:::主要內容區

米力臺灣.穀舞人生-微電影徵件活動紀要

農糧署  黃怡仁.廖婉均

壹 . 前言

  透過網路的普及,目前臺灣正興起一股微電影熱潮,有別於以往廣告短短幾十秒的行銷推廣方式,這類型影片長度約莫 7 至 8 分鐘,且拍攝規模及製作成本門檻較低,但 以真實的故事當題材,且 劇情精簡的影片,往往令人印象深刻。農糧署注意到這波「微電影」的風潮,特於 102 年配合臺灣米博覽會舉辦「米力臺灣 穀舞人生 微電影徵件活動」,希望藉由這項活動與豐富的獎金,鼓勵參賽者激發想像力及創作靈感,以「米食」為主題,透過鏡頭拍攝與影音紀錄的創作,呈現臺灣人與在地米食文化的感動故事及經驗分享,為臺灣米食之美留下紀錄。

貳 . 微電影徵件過程

  米食文化在臺灣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儘管國人飲食習慣逐漸西化,加上市場上飲食選擇多樣化,米食消費量逐年下降,但米食依舊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主食, 臺灣米品種多樣,具不同的口感、米香、軟硬度及加工特性,適合使用於 米籽條、碗粿、米蛋糕、米穀粉及米鳳梨酥等各類米製加工品及料理製作 ,可滿足消費者多變的選擇需求。農糧署特 以「米食」為徵件主題,徵求任何與米食相關的動人故事,其影片形式、主題與表現手法不限,惟參賽作品內容須具完整劇情,且影片時間達 5 分鐘以上,並提供創作主題及內容大綱。透過微電影創作,想像、記錄、或訴說臺灣米的感人故事,農糧署要將臺灣米食文化結合傳統與創新,成為每位吃米、買米、喜歡米的消費者,可以容易親近的新食尚!

  該活動自 9 月 24 日起分別辦理人氣獎及評審獎,報名成功的參賽作品,張貼於 2013 臺灣米博覽會 Facebook 粉絲團後,至 12 月 6 日止,貼文按讚數前五高者,即為本次活動人氣獎得主。專業評審評選獎,則由主辦單位邀集各領域專家學者進行影片審查及評分,其評分標準為:「主題切合度」占 20% 、「劇情內容」占 25% 、「創意表現手法」占 30% 、「影像品質」占 10% 及「 Facebook 粉絲團人氣票選」占 15% 等五項指標進行評比,評選出本次活動之優勝前 3 名。

參 . 人氣票選及評選結果

  為發掘在地動人米食故事與建立國產米優質形象,農糧署透過本活動 , 尋找專屬於在地精神的「臺灣米微電影」, 其第一階段人氣票選結果於 12 月 13 日出爐,於 Facebook 粉絲團張貼文累計按讚數共計 2,505 次,前五名人氣作品分別是「餐桌上的神蹟」、「思念傳千粒」、「阿嬤的米滿人生」、「穀舞人生之穀稻熱嚐」及「穀舞青春」。獲獎作品有的溫馨感人、有的 KUSO 逗趣,表現手法創新多元,充分傳達出國人對在地米食的喜愛及情感。

  本活動總計徵得 81 件作品報名,其中完成資格審查,進入初選名單的作品計 19 件, 特別邀請 由曾擔任「金馬獎」評審召集人的李祐寧導演為評審主席,為入選作品作層層把關, 並於 12 月 18 日農糧署 7 樓大禮堂協同 5 位人氣獎作品共同舉行頒獎典禮。

  本次冠軍參賽作品為陳浩銘導演的「阿嬤的米滿人生」, 改編 自 農村 阿嬤 的真實故事 ,描述從小生長在務農家庭患有輕微老人失智症阿嬤蔡阿惠 ,記憶隨著歲月慢慢流逝,連回家的路都記不得,但仍記得過去艱困的農家生活中,品嚐到菜頭粿的溫馨感,不認得籃球和黃色小鴨,卻能叫出滿桌的米粉、米糕、台稉九號米,以及自己小時候最愛吃的菜頭粿,阿嬤滿是皺紋的臉龐上,露出的微笑象徵著臺灣米食王國的溫暖及美麗,加上人倫的溫暖與家的力量,展現了驚人的親和力與臺灣本土特有的鄉土風情,一致獲得評審青睞。

  銀、銅獎分別由「餐桌上的奇蹟」、「簡單的幸福」奪下,「餐桌上的奇蹟」跨刀邀請了電視節目「大絲路」主持人廖科溢與臺灣在地農民阿福伯合作演出,根據金山八煙聚落堅持友善土地的農夫何春福本人的真實理念改編而成,在時代與文化衝擊下,農民對土地的熱愛,與對農村的感情相互牽絆,片中米飯從田地到餐桌的過程,道出主食白米對生活的重要性與連結性,更是農民對自耕田的堅持,小女孩與母親共吃一桌飯的情景,更傳達出最溫暖樸實的幸福感動。「簡單的幸福」,以偶像劇手法拍攝,透過溫馨的敘事手法,將臺灣傳統的米食早餐「稀飯」與人生故事,巧妙融合,在繁忙的都會生活中,平凡簡單的稀飯,卻隱藏著人生所追求的幸福感受。兩件均表現出「餐桌」上的小確「幸」,傳達了最樸實的溫暖感動!

肆 . 結語

  臺灣是以米食文化為主的社會,歷經文化與歷史傳承的在地米食,是許多人重要的成長記憶,農糧署藉由本次微電影徵選活動,成功尋找出許多臺灣在地的真實米食故事,展現臺灣米的鄉土民情與國人對米食文化的深刻情感,道出主食白米對生活的重要性與連結性,感動了許多人。雖然米的同質性高,且消費者的喜好各有不同,但近年來農糧署除積極輔導糧食業者生產優質且安全的食米外,亦輔導加工業者以添加米穀粉的方式,開發各式各樣以往所想像不到的嶄新米製產品,不僅從傳統走向創新,更讓米製食品成為消費者的新選擇。

  農糧署首度透過微電影拍攝重新包裝,無論是挖掘在地米食故事,還是塑造臺灣米優質形象,以真實故事當藍圖,行銷溫暖當後盾,不到十分鐘的臺灣米微電影不但溫暖人心,也提升國人潛藏的美食文化,更有效加深國人對臺灣米食的認識與瞭解。本次活動得獎作品除可於 youtube 及米博臉書粉絲團上點閱瀏覽外,亦可於農糧署首頁微電影專區,觀賞各獲獎作品獨特的故事背景及內容,而後續農糧署將持續致力於改變臺灣米傳統的本土印象,推廣多樣化的米食文化,也將透過各種管道廣為宣傳,持續推廣在地米食消費。

知名導演李祐寧(右)及金獎得主陳浩銘導演(左)合影

知名導演李祐寧(右)及金獎得主 陳浩銘導演(左)合影

農糧署陳建斌副署長(右 3 )及金獎作品「阿嬤的米滿人生」工作團隊與飾演蔡阿惠的王阿嬤演員(右 2 ) 合影

農糧署陳建斌副署長(右 3 )及金獎作品「阿嬤的米滿人生」工作團隊與飾演蔡阿惠的王阿嬤演員(右 2 ) 合影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3-01-21: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