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酪農對乾乳牛之飼養管理

林育安[1]

一 . 前言

  一般酪農場對於乳牛的管理可以分為初乳期、哺乳期、保育期、生長期、待配期、懷孕前期、懷孕後期、泌乳期(初期、高峰期、中期和末期)、乾乳期(前期和末期)。然而,每一階段的飼養管理都是很重要的,若是那一環節出了狀況,將會影響到酪農場的經營成功或失敗。

二 . 乾乳牛飼養管理對乳產量之重要性

  關於乾乳牛的飼養管理方面,乳牛的乾乳期一般可以分為前期和後期:前期是指從分娩前 2 個月至分娩前 3 週,而後期是指分娩前 3 週至分娩的階段。然而,酪農對於已懷孕且即將乾乳的乳牛,其乾乳最好的方式就是停止餵飼所有的精料,只給予品質較差的芻料即可。但是,對於每天產乳量在 10 公斤以下的乳牛,就應該斷然的完全中止榨乳。然而,要使泌乳的母牛之產 乳量降到 10 公斤以下,可能要花一個星期的時間,且必須要將乾乳的牛隻和正常在泌乳的牛群進行分開飼養,這樣對要進行乾乳的牛隻通常是有幫助的,不要讓這些要乾乳的牛進入榨乳台,並讓牠們遠離榨乳室。有時候母牛每天必 須要榨一次乳,經過幾天之後產乳量才會降到 10 公斤以下。但是,無論在何時榨乳,都必須將母牛的乳汁完全地榨乾。在停止每天榨乳後,對於乳牛乳房之乳室必須立刻做乾乳處理,並將乳牛的乳頭浸漬於消毒液中;最好是能持續將近一個星期的時間來處理。理想的乾乳牛時間是 50-69 天,若少於 40 天則會降低下一個泌乳期的產乳量,若超過 70 天以上,則泌乳期的產乳量會有降低或是增加的現象產生,但即使增加卻也無法彌補乾乳天數增加所失去的產乳量。

三 . 乾乳牛的體型管理

  乳牛在乾乳期時,可以對乳牛的身體進行修飾、驅蟲和控制其他寄生蟲的工作。母牛在乾乳期間身體的肥胖指數不能有明顯的改變,理想的情況是母牛在分娩時肥胖指數應與剛乾乳時一樣。因此,母牛肥胖度評量的最重要時刻,大約是母牛進入泌乳期 150 天的時候。這是調整母牛在乾乳時,肥胖指數會是如何的一個關鍵時刻。若需要的話,此時修飾母牛身體的肥胖度是最簡單且風險也最小。主要的目標就是要使母牛在生小牛的時候,有最好的身體狀況,不要太輕瘦或太肥胖。有些母牛的體型會很瘦,很顯然地顯示這些乳牛並沒有準備好下一次的泌乳。若肥胖指數為 1 和 2 的母牛,將會是低產乳量的牛隻,因為牠們在泌乳早期沒有足夠的體內儲存物以供應泌乳所需。一般母牛在生產小牛後 4-6 週間就可以達到泌乳高峰,但是採食量要到 8-12 週時才達到最高。所以,泌乳量高的母牛將會使用到體內的儲存物質。如果母牛有較佳的食慾,到達採食的高峰會愈快,且在高峰期的泌乳量也就愈大。理論上,雖然非常胖的母牛有大量的體內儲存物且有最好的泌乳,但是牠們對於飼料的採食會很緩慢,並且會有新陳代謝上的問題,因此將會影響到泌乳的效果。

  肥胖指數為 4 的母牛較指數為 3 的母牛,大約可以多生產 180 公斤左右的乳脂校正乳量,一部分的原因是,指數 4 的母牛有較高的乳脂率,母牛在泌乳早期消耗愈多的體脂,乳脂率就愈高。但是要小心的是,指數為 5 的母牛,在下一個泌乳期的乳脂校正乳量,會比指數為 3 的少約 590 公斤。要從分娩時指數為 4 或較高的牛隻中獲得最佳的產乳量,因此良好的管理照顧是必要的,最安全的目標是比指數 3 稍為肥胖的母牛。如果能使肥胖牛在分娩後第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內不發生問題,母牛也許可以生產更多的牛乳和較高的乳脂率;但是,相對地風險也就較高。另外,不要在乾乳期間調整母牛的肥瘦狀況,最好是注意飼養狀況,使母牛在乾乳期開始時就有好的體態狀況,然後在乾乳期時一直控制母牛在這種狀態。理由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母牛在泌乳期比乾乳期時,對於飼料的利用更有效率,所以泌乳時對於輕瘦的牛隻進行增重會比較容易且較經濟,而額外的給予穀類也可能會使泌乳後期的泌乳量增加。如果在乾乳期時母牛的體型有偏瘦的現象產生,則 2 個月的乾乳期間是不足使其增加為適當的體況,母牛在乾乳期間通常只能獲得 1/4-1/2 單位的身體狀況指數。另一個方面,若母牛在剛乾乳時身體太胖的話,通常不可能在乾乳期除去脂肪,使其恢復到適當的體態,如果以饑餓的方式來回降體態,可能會影響到母牛的身體健康情形,例如脂肪在肝臟中堆積和泌乳早期會造成嚴重的疾病發生。

四 . 乾乳牛的營養管理

(一)日糧

  芻料為乾乳牛日糧中的主要成分,並且為乾乳牛所需要營養成分之最便宜來源。此外,攝食入體內的芻料能刺激瘤胃壁,增加瘤胃的蠕動,將瘤胃內的發酵氣體排出體外,防止鼓脹症的發生以增進瘤胃的健康。牧草方面有禾本科和豆科牧草二種,而豆科牧草對乾乳牛而言,鈣的含量過高,所以餵予時要小心。豆科牧草在日糧中的乾物質含量應限制在 30-50% 。玉米青貯可以占 30-40% ,高於此百分比將會導致能量供給過多以及會有蛋白質不足的現象產生。將這些芻料和玉米桿、稻草或青草等結合餵飼,可以稀釋過多的營養成分以達到適合乾乳牛的需要。所有要餵予的芻料均需要進行成分分析,以調配成精確且平衡的乾乳牛所需之日糧。一般而言,芻料對於瘤胃的健康並無很大影響,除非其含有足夠的有效纖維。因此,餵予芻料時要避免切的太細,否則就失去了芻料的意義,另一方面,牛隻易發生營養性障礙的疾病。如果必須餵飼這種芻料,那麼在日糧中必須包括長而且粗糙的乾草,以完全混合日糧( Total Mix Ration, TMR )的方式餵予,將可避免乾乳牛在飼料槽和乾草架之間產生擇食的現象,而且保證能攝食足夠的所有營養。

(二)精料

  精料在乳牛的乾乳期中也有其重要性,在乾乳期有精料餵予,將使母牛容易轉換到泌乳日糧。每天餵予含有 14-16% 粗蛋白質的精料 3.5-5.5 公斤 ,有助於瘤胃乳頭狀突起和瘤 胃微生物對即將面臨的高精料泌乳日糧的適應性。供給適當的轉移日糧對於乾乳牛的餵飼是重要的,乾乳牛若以單群餵飼,將難以預防代謝方面的疾病。若使用泌乳牛的混合精料,可能會有危險性,因為鈉和磷的含量會很高,而乾乳牛並不需要高含量的鈉和磷。

(三)水

  一般而言,懷孕的母牛對於水分的攝取量會增加至原有的 1/3 倍。因此,必須給予乾乳牛以任食方式飲用乾淨且品質良好的水質。另外,將所有的礦物質加入日糧中,比讓母牛任食礦物質較能確保對礦物質的攝取。

五 . 結語

  附表為 NRC 所推薦的乳牛於乾乳期時,平均每日的營養成分需要量,這樣可能會造成母牛在乾乳早期過食能量,而在最後的 5-6 週和實際需要相比會有能量不足的現象產生。以兩階段方式管理乾乳牛,最能配合懷孕期增加時的需要。早期乾乳的母牛需要高纖維和低能量的飼料。但是,即將分娩的母牛則需要較高能量而較低纖維的飼料。另外,還要考慮周遭的環境狀況,當天氣嚴寒時,動物需要較多的能量來維持身體的溫度,如果加上潮濕和泥濘時,能量需要將更多。可見維持能量的需要,會因為母牛的活動量和惡劣的天氣狀況而急劇增加。所以,酪農對於乾乳牛的飼養管理應審慎,以免因疏忽而影響到分娩後泌乳牛的泌乳高峰,間接也影響到本身的利益。

附表 乾乳牛的最低營養成分需求量(乾物質基礎)

營養成分

乾乳前期

乾乳後期

乾物質採食( % 體重)

1.8-2.2

1.6-1.8

NEL 1 ( Mcal/kg )

1.28

1.50

粗脂肪( CF )( % )(最高)

5

6

粗蛋白質( CP )( % )

13

15.5

UIP 2 ( % of CP )

25

32

酸洗纖維( ADF )( % )

30

24

中洗纖維( NDF )( % )

40

32

芻料的中洗纖維( % )

30

24

NFC 3 ( % )(最高)

32

38

鈣( % )

0.50

0.50

磷( % )

0.25

0.30

鈣:磷比例

1.5-5.0 : 1

 

鎂( % )

0.2

0.25

鉀( % )

0.65

0.65

硫( % )

0.16

0.20

鈉( % )

0.10

0.10

氯( % )

0.20

0.20

DCAD4 ( meg/kg )

---

< 0

鈷( ppm )

0.10

0.10

銅( ppm )

12

15

碘( ppm )

0.60

0.70

鐵( ppm )

50

60

錳( ppm )

40

50

矽( ppm )

0.30

0.30

鋅( ppm )

50

60

維生素 A ( KIU/kg )

3.96

4.84

維生素 D ( KIU/kg )

1.65

2.20

維生素 E ( KIU/kg )

26.4

33.0-88.0

備註: 1. NEL :作為泌乳的淨能。

2. UIP :瘤胃不分解蛋白質採食量。

3. NFC :非纖維的碳水化合物。

計算的方法為: 100 -粗纖維-粗蛋白質-中洗纖維-灰分

4. DCAD :日糧陰、陽離子差,單位為毫克當量, DCAD 值較低則發生泌乳熱的機率低。計算的方法為:(鈉+鉀)-(氯+硫)

 

註 [1] 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3-01-21:21,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