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農業科技產業化推動現況與展望

科技處 陳瑞榮.李紅曦.盧虎生

壹、前言

  我國農業近年來面對全球社經與環境諸多重要改變,包括氣候變遷、亞洲等新興國家之崛起、消費者多樣性需求、新興技術發展及知識經濟興起等,復以我國刻正面臨國際間雙邊或多邊之經濟合作協議快速發展,故必須改變原保守防禦之策略布局,加強創新加值與產業結構調整,俾迎頭趕上其他國家之經濟貿易自由化程度,確保我國競爭力與經濟永續成長。面對新局勢的挑戰,如何充分運用知識及資源,以促進產業創新及強化競爭力,已成為我國農業重要課題。

  我國農業科技具有深厚的研究基礎及豐碩的研發成果,業帶動農業產業的進步發展,惟面對知識經濟產業興起與全球化競爭的國際現勢,我國農業能否成功轉型升級,端視能否以多年累積的厚實技術能量為核心,加強創新加值並帶動產業升級調整。故過去十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業改變以往農業技術均無償推廣之方式,調整部分技術透過技轉由農企業承接,俾將技術轉化為商品並回饋農民後極大化產業效益,期透過上、中、下游科技研究發展的整合,建構農業科技產業價值鏈,提升農業產業競爭力。此外,農業產業結構逐漸由初級產業轉型為包括資材開發與服務業之綜合性產業,農企業將成為創新競爭中的重要角色,而科技則為帶動產業創新及競爭力之重要推手。

貳、推動策略與績效

  農委會過去十年戮力於發展以科技為後盾、市場為導向之優勢農業,除建構農業科技產業化及新創事業之發展平台,提供農業技術及商品化、產業化服務外,並改善科技農企業發展之基礎環境,加速農業新創事業及國際化之發展,相關推動策略及績效說明如下:

一、完備成果管理法規制度

  為健全農業智慧財產權管理運用制度,以促進農業研發成果朝向商品化及產業化,需由法制面及制度面著手,加強對智慧財產權之保護及管理。農委會自 90 年起依據科學技術基本法訂定「農委會科學技術研究發展成果歸屬及運用辦法」做為管理依據後,陸續業訂頒相關行政規則及契約範本;加強運作農業智慧財產審議會,以強化成果申請智財權及技術移轉之審議,並辦理智慧財產管理制度評鑑,強化成果管理運用體制;另建置「農業研發成果管理運用及契約管理系統」,以利於研發成果資訊化管理及追蹤。

  該等法制之完備,業促進農委會研發成果運用收入及首次技轉件數逐年顯著成長,自 91 年之 118.1 萬元與 3 件技轉案,提高為 102 年之 8,412 萬元與 127 件技轉案。 102 年之研發成果收入與科技預算比,亦提升至 2.4% ,繳交至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基金約 4,409 萬元,與科技預算比達 1.3%,為科技預算 10 億元以上之部會中名列第二。

二、強化跨領域整合研發

  農委會依據「農業科技計畫產學合作實施要點」,自 87 年開始推動產學合作計畫,並於 100 年增列政策型產學合作計畫,由農委會及所屬機關整合相關產業技術研究或能量,與產業界共同合作辦理。另亦規劃執行農業科技專案計畫(簡稱科專),於 95 年執行法人科專、96 年執行業界科專、99 年執行學界科專,透過學校或法人研究機構成立跨領域、整合型的研究團隊,協助農產業進行關鍵技術研發,另並鼓勵企業主動投入農業技術研發。

  產學合作計畫至 102 年,業執行 1,311 件,成果移轉至產業應用包括新產品開發、即有產品改良或品質提升、製程效能提高、降低生產成本等方面,經調查統計,自 99 年起計畫成果之產業效益每年已逾 10 億元。至於農業科專自執行以來,在專利獲得件數、技術移轉金額、提高農民收益、促成業界投資及增加產值等方面,均獲具體成果,累計至 103 年 6 月執行 95 件農業科專計畫,總計投入經費 7.6 億元,已獲 55 項專利,另有 37 項專利申請中;學法科專計畫帶動業者研發投入 5,603 萬元,衍生投資 1.84 億元,業界科專計畫則帶動業者研發投入約 1.38 億元、衍生投資 4.65 億元,增加產值達 3.22 億元。

三、建構科技產業化平台

  農委會自 97 年起借重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簡稱工研院)技轉中心人力及能量,成立並運作「農業科技產業策進辦公室」,進行農業研發成果之技轉模式規劃、權益保障、多元行銷及資源引進,所建置「農業技術交易網」(Taiwan Agriculture TechnoMart, TATM)已成為各界尋找農業技術來源之主要管道。為因應產業發展之需要,農委會於 100 年另成立「農科事業促進辦公室」,以加強推動新事業及新創公司之發展。

  為加強國內學研單位之農業科技研發成果加值運用,強化農業科技之技術商品化、投資事業化、科技產業化、行銷國際化,農委會於 103 年 1 月 1 日設立「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簡稱農科院),並將前述兩辦公室及委託中央研究院成立之「農業生技產業化辦公室」整併納入,期做為強化推動農業科技產業化及新創事業之發展平台,期達成「打造農業科技產業成為臺灣創新產業,帶動農企業與農民合作開創全民農業」之農業科技施政目標。

四、強化農業創新育成

  農委會為協助新創農企業成長,積極推動所屬試驗機關設立創新育成中心,爰畜產試驗所、水產試驗所及農業試驗所陸續於 94 年 1 月、98 年 11 月及 98 年 12 月分別成立創新育成中心。迄今農業創新育中心累積進駐 72 家,畢業離駐 30 家,進駐中 42 家。由於農委會所屬試驗機關創育中心以協助技術加值與提升研發能力為主,對於人資管理、市場行銷及金融財務等方面缺乏服務能量,農委會爰整合所屬試驗機關創育中心及農科院創育中心,由後者接手中階段之跨領域研發資源整合服務、業師駐點服務、國際參展與交流合作、資金媒合、創投及上櫃規劃、法務支援等,期強化對農企業之育成,協助企業創新發展。

五、輔導農企業經營管理

  有鑑於農業科技產業之價值鏈欲向下游延伸,需由農企業進一步強化創新經營模式及經營管理效率,農業技術商品之價值始得發揮到最大,農委會乃自 98 年起委託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針對從事科技研發、推廣及行銷之科技農企業,進行產、銷、人、發、財、資之經營管理及產業體系之輔導,並提供有關教育訓練及獎項鼓勵等機制,積極扶育農企業。

  在強化經營管理效率方面,接受輔導之農企業包括經營管理輔導 167 家及產業體系輔導 23 家,業增加就業人數 306 人、投資金額達 6 億 8 千萬元, 98 ~ 100 年度 9 成受輔導業者表示經營管理及制度化能力提升,6 成業者表示有助財務能力的建立;在培育跨領域及經管人才方面,委託政治大學辦理之「農業科技跨領域人才培訓」學分班已辦理 9 屆、委託臺灣大學辦理之「科技農企業經營管理菁英班」學分班已辦理 5 屆,合計培訓 663 位學員,學員並成立 3 個協會以進行跨業交流合作;在標竿引導方面,98 年起開始辦理「科技農企業菁創獎」,舉辦 4 屆計 238 家業者參選,獲選之「創新研發」及「科技應用」兩類獎項共計 38 家農企業得獎,102 年為擴大青年學子參與,亦首度辦理「農業科技產業好點子競賽」,共 216 人參加。

六、健全多元財務融通

  為鼓勵農企業持續從事創新研發活動,農委會業於 100 年訂定「農委會提供農業及其相關技術服務業從事研究發展活動認定意見書作業要點」,受理公司從事研究發展活動申請投資抵減認定。此外,為建構多元資金融通管道,輔導農企業進入資本市場,運用股權籌資,擴大經營規模,提升企業競爭力,農委會於 100 年發布「農委會受託提供係屬農業科技或新創事業具市場性意見書作業要點」,協助農企業不受設立年限及獲利能力之限制,加速上市櫃;另於 103 年 6 月發布「農委會出具申請登錄創櫃板公司具創新創意意見書作業須知」,俾利取得創新創意意見書之農企業,減省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簡稱櫃買中心)第一階段創新創意審查,且增資金額不受 1 年內 1,500 萬元之限制,加速登錄創櫃板之時效。

  農委會自 100 年起即積極輔導 24 家具潛力之農企業上市上櫃,其中大江生醫公司已於 102 年 9 月間正市上櫃掛牌,而瑞基海洋生技公司經農委會於 102 年核發係屬農業科技或新創事業具市場性評估意見書後,將於 103 年 8 月正式上櫃。配合櫃買中心創櫃板的推動,農委會業順利推薦京冠生技公司與微新生技公司,於 103 年 3 月順利登錄創櫃板並完成融資。

七、發展科技產業聚落

  行政院於 92 年 2 月間核定「農業生物技術園區規劃構想」,期規劃完成農業生物科技園區,兼具研發、產銷、加工及轉運功能,並輔導鄰近農場成為衛星農場,發展為高科技農業產業中心,發揮技術擴散及產業群聚效應,目前已完成之農業生物科技園區,包括農委會主管之「農業生物科技園區」及地方主導之「彰化縣國家花卉園區」與「臺南縣臺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位於屏東之「農業生物科技園區」,目前已有 84 家農企業投資進駐,總投資金額約 84 億元,配合自由經濟示範區之推動,選擇以「觀賞水族生物及周邊產品」、「動物疫苗」及「農漁畜產加工」等主軸產業為未來推動重點,期透過前店後廠、專案進出口等政策優惠措施,擴大臺灣在加工、育種、栽培、貯藏及運輸上之技術優勢,創新加值來開拓農產品的全球市場版圖,亦同時擴大對國內農產品的需求。

參、未來努力目標

  農業科技之產業化經過去十年餘之積極推動,業累積具體績效,展望未來,將持續努力之目標如下:

一、建立農產業知識服務中心

  有鑑於農業科技過去在市場分析布局方面著力較有限,為因應經濟自由化,我國農業技術將有全球實施之新機會,亟需建立農產業知識服務中心,以進行標的產業環境與全球供需分析,同時考量研發端及終端使用者之需求,進行廠商布局動態及競爭分析,另亦需積極建立全球市場資訊來源管道,並建立國際合作夥伴,以利全球市場之研究分析。農委會爰於 103 ~ 106 年度「推動農業科技產業全球運籌」雄才大略計畫中,將其列為重點工作,並委託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知識研究中心協助農科院,建構農產業市場研究之方法、工具及知識庫,並培育產業研究人才。

二、加強跨領域合作研發

  因應極端氣候、天然資源有限、衛生安全、環保訴求及自由市場經濟競爭等嚴峻全球問題,農業科技需加強研發之重點,包括:研發非化學防治技術、資材及肥料,開發環控調節、綠能及高效率生產體系,導入自動化、遙控技術及節能等系統,從源頭導入健康的生產體系,以及發展機能性產品等,均有賴工業及醫藥界之協助。故未來將加強跨領域跨機關之合作研發,俾加速資源整合以利產業化。

三、運作農業創投媒合平台

  農委會於 103 年與中華民國創業投資公會合作,建立農業創投媒合平台。初期除訪視有意上市/櫃之農企業,輔導其資本結構及財務模式,使其更容易和資本市場溝通外,並積極針對創投業者辦理農業科技重點產業發展講習,以促進創投業者瞭解農業科技產業,進而能透過農委會持續辦理之創投與科技農企業媒合會,接觸具上市、上櫃潛力之農企業,期盼農業科技產業在農業創投媒合平台的積極運作下,將有更多優質新創的農企業被發掘並獲投資,藉由大量創投資金的投入,促使科技農企業快速發展,協助產業升級轉型。

肆、結語

  農委會業選定動物用疫苗、飼料添加物、生物農藥、檢測檢驗、植物新品種與種苗、菇蕈類、石斑魚養殖模場、農業機械、觀賞魚與周邊產品及寵物食品與周邊產品共十項產業,藉由雄才大略計畫之執行,積極推動農業科技產業全球運籌,以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扶植新興產業起飛並兼顧發展安全優質農產品。農業科技產業化需產業主管機關、試驗研究機關/構及業界之通力合作,除結合產學研之研發力量,並藉由新成立農科院產業化及新創事業化發展平台,另運用農業整合育成及科技農企業輔導機制,以全球市場及產業需求為指標,並透過產品安全功效驗證及國際行銷等環境建構能量,以帶動我國農業加速從「生產型農業」轉型為「新價值鏈農業」,擴大農業加值空間,對外拓展市場,逐步與國際接軌,在全球市場上創造出獨特且持久之競爭優勢地位。

91 ~ 102 年農業科技研發成果技轉收入趨勢圖

91 ~ 102 年農業科技研發成果技轉收入趨勢圖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3-08-20:1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