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發展產業化聚落

屏東農業生物技術園區籌備處 林如怡 

前言

  農業為我國立國根本,臺灣農業擁有優秀研發人才及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多年來累積厚實實務及研究基礎,在競爭激烈的全球產業環境下,始終保有極佳競爭力及發展潛力。

  本會為配合產業趨勢及國家整體政策,近年來持續推動農業提升與轉型,且為引導農業科技產業化發展,於 92 年間開始規劃、並於 95 年正式成立「農業生物科技園區」(以下簡稱農科園區)。農科園區的設立,目標在透過完善的產銷化平台,協助臺灣農企業創新育成,提升產品開發及量產行銷等能力,營造深具特色與競爭力的農業科技產業化聚落,開拓國際市場商機。

農科園區打造臺灣的農業科技產業化聚落

  農科園區地處屏東縣長治鄉,占地面積 233 公頃,95 年開園營運以來,區內所有道路、地下電力電信、供水、自來瓦斯管線及污水下水道等均已建設完竣,並有完善服務性公共設施,包括:豐和館(餐廳、購物、金融等)、有晴園(進駐企業宿舍)、社區公園、自行車道及三座大型生態湖等;此外,為因應臺灣農企業多屬中小型的產業型態,農科園區亦已設置虎躍館、龍騰樓、亞太水族中心等符合各式產業需求的標準廠房,便捷農企業設廠營運。

  由於農科園區全區均屬保稅區,進駐農企業以貨物或勞務外銷者,於輸入機器設備、原料及半成品時免徵營業、貨物稅等相關稅捐;另在工商行政方面,園區已獲授權辦理建管、公司登記、工廠登記、原產地證明等事項,提供單一窗口便捷服務,以各項政策優惠及便捷措施,打造農業科技的最佳的產業化平台。

  在前述軟硬體設施的帶動下,農科園區目前已有 84 家農企業陸續投資進駐,總投資金額約新臺幣 84 億元,各進駐農企業的產銷營運項目已形成天然物、水產養殖生技、生物性農業資材、禽畜生技產業、生技檢測服務產業及節能環控農業設施等 6 大產業聚落,同時結合周邊學研單位,營造出獨步全球的農業科技產業聚落,帶動臺灣農業轉型發展。

自由經濟示範區—農業加值,帶領臺灣農業科技產業化再突破

  為因應全球貿易自由化潮流及國際間區域經濟整合趨勢,本會配合行政院政策方向,將過去以「產品」為主的農業生產概念,擴大為「產業價值鏈」的觀念,並在行政院推動的自由經濟示範區中,將「農業加值」列入重點推動項目,同時選定具有產業聚落雛型的農科園區,成為農業加值第一階段的實施重點。

  為配合自由經濟示範區之推動,農科園區特別依據臺灣農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優勢,選擇以「觀賞水族生物及周邊產品」、「動物疫苗」、「農漁畜產加工」等主軸產業為未來推動重點,希望透過前店後廠、專案進出口等政策優惠措施,擴大臺灣在加工、育種、栽培、貯藏及運輸上的技術優勢,創新加值來開拓農產品的全球市場版圖,也同時擴大對國內農產品的需求。

  以「觀賞水族生物及周邊產品」項目為例,農科園區已在本會協助下,於園區規劃建置的 亞太水族中心內,整合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家畜衛生試驗所及財政部高雄關(海關)等不同業務功能之單位入駐,提供便捷的一次通關、在場(養殖、蓄養場)檢疫服務,以及研發人員全天候的魚病防治、檢測與技術諮詢。此外,針對觀賞水族產品多樣化的產業特性,本會漁業署也開放業者 專案引進來自全球各地的觀賞水族生物,引進後在 農科園區的嚴謹管控下進行蓄養或與國內既有魚隻混合包裝,在不影響國內環境及市場的條件下全數外銷,大幅提升臺灣業者營運品項以滿足國際市場需求 ,帶領相關養殖科技的產業化腳步再突破 。

結語

  農科園區自 95 年開園營運以來,產業化推動已見初步成果,而為因應行政院「自由經濟示範區—農業加值」帶動之農企業投資設廠需求,明(104)年度開始,農科園區將進行擴充開發計畫,將目前 233 公頃腹地擴充為 400 公頃,以進一步擴大臺灣農業科技的產業化規模,未來亦將在此基礎上,致力招引具全球競爭力的農企業進駐以建構優勢產業,開拓國際市場商機。

附表 農科園區各產業聚落廠商數量 PDF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3-08-20: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