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國際重要農情資訊

企劃處 林文傑 [1]
國際處 李蓮生 編輯

1. 南韓農產品外銷呈現快速成長趨勢

  2004 年至 2006 年南韓農產品及食品輸出金額僅 34.3 億美元(以 1 美元等於 1,020 韓元為匯兌基準),自 2007 年南韓與美國簽定 FTA 起,南韓農產品及食品的輸出呈現快速成長趨勢,至 2013 年增為 78.8 億美元(增加率為 130%),預估 2017 年將倍增為 158 億美元,其相關訊息要點如下:

(一)南韓農產品及食品能夠快速成長的要因有三,其一是,南韓申請加入 WTO 時,是以開發中國家的名義申請加入,所以被 WTO 認可為:得以輸出補貼的方式,辦理促進南韓產農產品及食品輸出相關事宜。其二是,2008 年南韓李明博總統當選總統起,以貿易自由化為其施政之主軸,致使南韓得以編列補貼經費,積極辦理南韓產農產品及食品促銷及輸出相關事宜。其三是,與美國簽定 FTA 後,南韓所盛產的朝鮮族特產類農產品及食品銷到美國等地時,其檢疫及關稅等方面取得相當有利的待遇。

(二)南韓為了促進南韓產農產品及食品輸出的主要補貼內容為:

  1. 南韓農產品及食品相關業者研發可望成為新商品者,如果獲得南韓當局認可時,每一件申請案可以獲得最高 6,000 萬韓元的補助款。
  2. 南韓產農產品及食品相關業者辦理輸出相關事宜,而需要購買保鮮等相關資材時,每年可獲得最高 3,000 萬韓元的補助款。此外,如果該相關廠商列屬南韓當局認可的輸出業者,每年亦可獲得 3,000 萬韓元的補助款。
  3. 辦理南韓產農產品及食品的輸出業者,可向金融單位申辦低利貸款,最高額度為 200 億韓元。
  4. 南韓產農產品及食品輸出時,所需支付的檢疫證明文件等認證費用、通關費用、冷凍或冷藏等之保管費用、匯兌變動保險費用等,可以獲得實際支付金額的 80 ~ 90% 的補助費用。
  5. 南韓廠商在前往世界各地辦理南韓產農產品及食品促銷相關事宜時,可以獲得最高為促銷所需經費的 80% 補助款。

(三)由於受到世界農產品及食品市場的交易規模年年呈現成長的趨勢、南韓透過外交及積極參與世界各地所舉辦的農產品及食品展等各種手段辦理促銷相關事宜、南韓產農產品及食品的安全性逐漸被國際市場認同等因素影響,所以南韓產農產品及食品輸出相關的產官學界普遍認為, 2017 年南韓可望實現南韓產農產品及食品輸出金額達到 158 億美元的願景。

2. 近年來日本各地方的小學開始流行辦理農業學習課程

  近幾年來日本各地方以自動自發的方式,開始在小學生的「綜合學習課程」(註:依日本教育法等相關法規規定,小學生三至六年級的學童,每一學年有 70 節的「綜合學習課程」,而其所稱之綜合學習課程的內涵與功能等,與我國俗稱之輔導課程類似;惟二者的主要差異是:日本的每一所小學有權可以自行選擇認為可以符合小學生需要的綜合性學習課程的授課內容與教學方法。)中,開始流行開辦「農業科」課程,其相關訊息的要點如下:

(一)日本各地方小學興起開辦「農業課程」的主要背景:為了能夠使日本的食育政策能夠順利推展,日本各地方的學者專家認為「往下札根」學習理念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所以紛紛在各地方小學裡新設「農業課程」,希望日本的下一代,從小學生開始能夠充分瞭解並且體會「從生產的農場到餐桌為止的農業產銷的重要性」,進而達到傳遞知福、惜福的教育目的,為未來日本的社稷安定帶來和樂的願景。

(二)由於日本小學的教育相關法規,只規定要安排「綜合性學習課程」,並未強制規定一定要辦理「農業課程」。此外,更因每一所小學的校址位置、周遭的自然環境與人文條件的差異性頗大等因素的影響,所以日本各地方積極開辦農業課程的小學也可以提供「農業實習場所」的學校居多,且其所顯示的主要特徵為:

  1. 學習時數方面:由於受到日本的小學生學習課程規定「每一年級有 70 節的綜合性學習課程」的限制,以及兼顧需要學習各種才藝、保健等課程之實需,所以大多數學校以「每一年級的農業學習時間最多為 35 節」為原則。
  2. 主要的教學內容與方法方面:基於吸引小學生對於農業產生學習的興趣、體驗務農的實務經驗、培養小學生觀察自然界變化的奧妙等多方面因素的考量,所以在主要的教學內容與方法上呈現多彩多姿的樣貌,其中受注目的案例有:
    (1) 以生產稻米為主要課程,規定小學生從播種、插秧,均需要親自動手處理排水、施肥、病蟲害防除等水田管理,以及收割稻米、碾米等歷程,而後將小學生所產生的稻米供做渠等營養午餐中之米飯來源,以期能讓小學生深深體會「粒粒皆辛苦」的真諦。
    (2) 以種蔬菜為農業課程的小學,採取由小學生決定種植蔬菜的項目起,至採收後的學生營養午餐止,均由小學生以自動自發的方式進行;學校的老師及義工等只能以指導的方式進行協助。
    (3) 位居漁村或畜牧業產地的小學,其所開辦的農業課程以與漁牧業產銷相關課程為主,期能將小學的日常生活與教育密切結合。
    (4) 為了促進學校師長、小學生家長等彼此間之交流,有些小學選擇鼓勵家長以及學校附近的居民共同參與農業課程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
    (5) 為了促進小學生瞭解農業產銷流程與日常生活間之運作方式,有些小學選擇帶小學生參訪農家、超市等市場、或在學校的教室裡講解農產品產銷相關事宜。
    (6) 為使小學生在農業課程方面留下深刻的印象與回憶,幾乎所有開辦農業課程的小學均採透過作文、繪畫、攝影、演講等比賽的方式達到教育的目的。

(三)就東京等大都市裡的小學來說,由於缺乏可以供做小學生實習農業課程的場所,但為了促進小學生瞭解農業的重要性,所以採取與鄉村的農業團體合作等方式,舉辦農業體驗營、開辦料理教室認識農林漁牧產品的特性及其營養價值等方式,達到教育小學生促進日常生活與農業間具有密切結合的關連性等教育目的。

3. 日本積極拓展日本產農產品內外銷的回教市場

近幾年日本積極拓展日本產農產品內外銷的回教市場,其相關訊息要點如下:

(一)日本積極辦理日本產農產品及食品內外銷回教世界的要因:

  1. 回教徒在日常生活裡有飲食等方面的宗教禁忌,為眾所周知。因 2013 年全球信仰回教的人口達 18 億人(約占全球總人口的 25%)(註:預估 2030 年回教徒約占全球總人口的 33%),其每年農產品及食品的消費市場規模超過 3 兆美元,且隨印尼、馬來西亞等回教徒人口眾多的國家的國民所得逐年增加、出國觀光人口快速成長等因素影響下,回教徒在農產品及食品等方面的消費潛力,成為各國積極爭取的外銷對象。
  2. 由於近幾年來日本人口處於少子女化及老化等因素影響下,致使人口呈現漸減趨勢;提高日本產農產品及食品外銷,為提升日本農業產值的重要手段;邀請觀光客到日本國內參訪,是促進國際交流與活絡日本經濟的良策的狀況,以及受到上述因素的影響,日本全國上下採取全方位的促銷策略,積極爭取參與回教的各種活動的機會,並且努力開拓與其相關的各種市場,已成為當今日本各界的重要顯學。

(二)由相關資料得知,迄至 2013 年底止,長期旅居日本的回教徒人數約有 70 萬人,渠等在日本的農產品及食品的年消費金額達 900 億日元。此外,以 2014 年 1 至 5 月馬來西亞及印尼的民眾赴日本觀光的人數為例,分別約為 10 萬人次及 6 萬人次(分別比 2013 年同期增加 60% 及 20% );其中值得關注的是:此些旅客中,馬來西亞人有 60% 以上、印尼有 90% 以上為回教徒,充分顯示渠等赴日本觀光呈現快速成長的趨勢,成為日本各界越來越重視與回教徒交流,並且積極開發與其相關的各種市場的要因。

(三)目前日本積極拓展回教徒市場中,與促銷日本產農產品及食品相關的主要動向為:

  1.  2014 年 6 月 24 日農林水產省宣布以「創造日本農林水產業及地域活動計畫」(註:此計畫的中文翻譯資料,請參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網站)為基礎,積極辦理日本產農產品及食品外銷回教徒世界相關事宜,主要包括:舉辦將日本產農產品及食品外銷到回教徒世界的研討會與說明會、培育能符合回教徒所需之農產品及食品的各種人才、鼓勵日本廠商將其產品辦理取得回教協會認證資格等。此外,例如盛產肉用「和牛」等畜產品的都道府縣等地方政府,則採取自行編列預算經費的方式,辦理將其所盛產的農產品及食品外銷到回教徒世界相關事宜。
  2. 在吸引回教徒赴日本旅遊方面,以透過外交手段(例如放寬回教徒赴日旅遊的觀光簽證)、民間交流(包括鼓勵日本觀光業者前往回教徒人口眾多的地方,參與當地的旅遊展)等方式,努力宣傳日本的名勝古蹟,以及回教徒在日本旅遊時可以安心食用符合回教徒所需的住宿及餐飲地點、適合回教徒採購的日本產禮品等,為現階段的努力重點。

6. 拉脫維亞可能宣布緊急狀態,以因應非洲豬瘟

  拉脫維亞可能宣布在該國與白俄羅斯和俄羅斯邊境的東部進入緊急狀態,俾與爆發在一些野豬和家豬之間的非洲豬瘟疫進行作戰。

  豬瘟於 6 月底在拉脫維亞發現,而更早前在立陶宛和波蘭出現。本病好發於家豬和野豬,其影響具有毀滅性,往往造成豬隻致命,此病並無疫苗但不會影響人類。

  到目前為止,在拉脫維亞一共有 8 隻野豬和 3 隻家豬經檢測為陽性。國家食品和獸醫署負責人 Maris Balodis 表示,感染已在野豬之間發生,我們不知道會繼續蔓延多久,因此,在此緊急情況下必須採取相關的措施。拉脫維亞農業部長, Janis Duklavs ,在 2014 年 7 月 1 日表示,政府擬將該地區宣告為緊急狀態,但是否進入緊急狀態,仍需由國會以投票決定。

  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將使官員得以進入私人農場,使他們可以測試即便沒有註冊的豬隻、檢查離開疫區的車輛,並採取限制潛在疾病傳播的其他措施。

  在 2013 年,拉脫維亞向其他歐盟國家出口價值約 3 千萬歐元的活豬和豬肉。若發布緊急狀態,所包含的區域將廣達 5,000 平方公里,大約是拉脫維亞領土的 8% 。由於非洲豬瘟在立陶宛被發現,俄羅斯已經限制從歐盟進口豬肉。

4. 紐西蘭訂定「臨時性麥蘆卡蜂蜜標示指南」

  紐西蘭麥蘆卡蜂蜜( Manuka Honey )因源自紐西蘭最少污染的郊外樹林,有獨特的芳香與活性成分,坊間偶有標示不實情事之傳聞。為此,紐國主管農林漁牧等產業之初級產業部( Ministry for PrimaryIndustries, MPI )特訂定「臨時性麥蘆卡蜂蜜標示指南」,紐國食品安全部部長 Nikki Kaye 於 2014 年 7 月 31 日對此表示肯定。 K 部長指出,此一指南釐清麥蘆卡( Manuka )型態蜂蜜之構成元素,可確保紐國生產正確標示的麥蘆卡蜂蜜之品質,符合國外相關管理機構及海內外消費者的期許。

  K 部長進一步表示, MPI 為推動本案,與科學家、產業及國外機構攜手合作,已檢視過 1 萬 1 千個蜂蜜樣本,俾確定紐國標示之真實性。過去 10 年來,有關麥蘆卡定義所提出之議題及發表文章相當多;由於針對標示之意見分歧,以及此一領域的科學演變,使問題變得更複雜。因此,紐國能訂定指南以保護紐國的品牌及標示制度的完整性至為重要。

  「臨時性麥蘆卡蜂蜜標示指南」內容計 16 頁,可自 MPI 網站下載。 MPI 下一步將協助蜂蜜公司配合遵守此一新指南。

5. 日本發展黑鮪「完全養殖」預計增加 7 成生產量

  日本近畿大學(近大)與豐田通商 2014 年 7 月 16 日表示將合作發展黑鮪「完全養殖」事業,此舉將大幅增加稚魚生產;預計在長崎縣內設置魚卵孵化培育稚魚之設施, 2019 年生產量增加 7 成以上。黑鮪為壽司食材使用之高級魚類,為保護漁業資源而加強野生漁獲管制,使漁獲量減少,遂有擴大「永續養殖事業」增加生產之需求。

  黑鮪抗壓性低難以養殖, 2002 年近大水產研究所成功達成全球首創魚卵培育至成魚之「完全養殖」,在 2010 年與豐田通商合作,開始在長崎縣五島市進行稚魚培育至幼魚之事業。

  近大在和歌山等縣內自行辦理之生產稚魚作業,也與豐田通商達成合作共識進行事業化,具體部分為在五島市之福江島建設全新設施,今後 6 年間將投入 15 億日圓,計畫至 2019 年每年生產 30 萬尾稚魚;生產能力將由現在每年 40 萬尾增加至 70 萬尾,若計畫順利進行,「近大黑鮪」預估將占日本黑鮪國內消費量(年約 4 萬公噸)之 2 成。近大將派出技術員進行專門技術指導,新設施將置於現有幼魚培育設施附近,預計可達成減少稚魚於運輸途中大量死亡之目標。

7. 美國出口團體表示:中國大陸飼料穀物新規定行不通

  美國最大的糧食出口協會在 2014 年 7 月 24 日呼籲中國大陸撤銷其最新的一個轉基因玉米品系的限制,並指出該要求是不可行的。貿易消息人士表示,中國大陸頒布的新規定影響蒸餾後的乾酒糟(DDG),這是一個因生產玉米乙醇而產生的副產品,一種普遍的家畜飼料。貿易商說,中國大陸要求進口的 DDG 提供不包含 MIR162 株轉基因生物認證。穀物交易商說,美國政府不會發出零容忍認證。

  美國穀物協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湯姆斯萊特表示,中國大陸要求的東西並不存在,也無法做到。斯萊特指出,中國大陸要求這項新的規定立即生效,會造成嚴重破壞。北美穀物出口協會是在 2014 年 7 月 24 日告訴成員的一份報告中指出,自當日起,對不符合認證要求的所有 DDG 出口將被拒絕。

  斯萊特說,是讓中國大陸來看待和批准這一特質的時候了,缺乏 MIR162 的審批正在成為對貿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礙。他說,自 2010 年起該品系除了中國大陸以外,已被在美國和所有其他進口國批准,即便在有嚴格轉基因規則的歐盟。

  中國大陸因為農業部不批准 MIR162 轉基因品系,而在 2014 年 6 月停止簽發進口許可證。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從 2014 年 1 月至 5 月美國出口 231 萬噸 DDG 到中國大陸,使得 DDG 出口在該時段達到創紀錄的 499 萬 6 千噸。

  由於傳聞美國 DDG 的最大買家 — 中國大陸要求認證,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貿易玉米期貨下跌至合約新低點,但後來減少跌幅,最終只是略低於 2014 年 7 月 24 日收盤。交易商表示, DDG 因預測出口前景需求疲軟,現貨價格一噸下滑 5 美元至 15 美元,跌幅最高達到 8% 。

  美國穀物委員會在寫給會員的信中表示,由於中國大陸對美國打算輸出 DDG 的乙醇工廠的註冊有新法規和新要求,該委員會將終止做為代理美國乙醇公司向中國大陸農業部提交註冊卷宗的角色。(註: MIR162 轉基因玉米品系是由先正達公司( Syngenta AG. )所開發。

8. 南韓確認口蹄疫爆發

  南韓農業部在 2014 年 7 月 24 日發表聲明指出,南韓已確認發生在一個養豬場的口蹄疫病例,這是南韓 3 年多來首次爆發。在這個亞洲第四大經濟體努力遏制一個已爆發 6 個月禽流感的時候又發生此案,使得豬肉價格達到多年來的高價位。

  經檢測確認的這個口蹄疫病例發生在南韓首爾東南 250 多公里的義城郡養豬場。南韓農業部表示,這次爆發不可能蔓延,因為它是該國用接種疫苗對抗的三種口蹄疫類型之一。疫情爆發在未接種疫苗的豬隻,大約有 600 頭豬已被屠殺以控制疫情,此次爆發可能導致豬肉和牛肉的進口上升。

  在 2010 ~ 2011 年南韓爆發最嚴重的全國性口蹄疫,導致 1/3 豬隻族群遭到撲殺。加上禽流感爆發,許多消費者選擇以豬肉代替雞肉,更推高了豬肉價格。

  根據政府數據和業內消息人士指出,三年新高豬肉價格。因為消費者尋找豬肉替代品,預測將導致牛肉進口增加。根據海關數據,在 2014 年頭 6 個月,南韓主要從美國、德國和加拿大進口近 17 萬噸豬肉,比去年同期增長 7% 。該國牛肉進口,主要來自澳大利亞和美國,在 2014 年上半年逾 138,000 噸,與去年同期比較,也上漲 8.5% 。

9. 日本積極研訂振興都市農業相關法規

  日本為了能夠積極辦理振興都市農業相關事宜,於 2014 年 7 月 18 日在東京召開「全國都市農業振興協議會」,希望能研訂「都市農業基本法(名稱暫訂)」等相關法規及施政方針,俾在 2014 年下半年向日本國會提出,其相關要點如下:

(一)依日本「食料農業農村基本法」第 36 條第 2 項之規定,所謂的「都市農業,是指都市及其周邊的農業」而言,其主要的任務與功能,具有包括以與消費地合而為一的地利提供新鮮的農產品、供做都市居民體驗農業的場所、供做災害發生時之備用地或避難地、為都市提供妥適的綠地空間,供做住宅與道路等方面使用的預定地等多方面機能。

(二)由農林水產省所公布的資料得知, 2010 年日本農業總戶數為 252.8 萬戶,其中列屬都市農戶為 63.6 萬戶(約占總農戶的 25% );農地總面積為 459.3 萬公頃,其中列屬都市農業用地的面積為 124.3 萬公頃(約占農地總面積的 27% )。

(三)推動理由

  1. 各行各業對土地的強烈需求,都市農業用地常遭受到變更使用的現象,成為都市農業發展的絆腳石。
  2. 供做都市農業使用的農業用地未有稅賦等優惠,增加其生產成本。
  3. 面對肥料、農藥、溫室用燃料用油等生產資材上漲,引發生產成本增加的壓力下,都市農業所面臨的經營困境愈來愈嚴峻。
  4. 都市農業與目前日本整體農業同樣面臨農業勞動力老化與不足、農業經營人員取得農地經營權困難等問題,以致於都市農業的萎縮現象愈來愈嚴重。

(四)此次的日本都市農業振興協議會所得到的具體建議頗多,其中以建議擴大減輕繼承稅與遺產稅等稅賦負擔、希望能檢討都市計畫法中之有關農地變更使用相關事宜、研訂防止都市農業用地流失方法、鼓勵青年投入經營都市農業等為主要結論,並且希望日本執政當局能將此些建言,納入研訂振興都市農業政策的重要參考資料。

註 [1] 已退休專員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3-08-2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