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年9月(第279期)
漁村小旅行─特色漁業旅遊路線
文 / 漁業署 林靖倫‧夏光耀
壹、前言
隨著國內外環境變遷及國人休閒與保育意識興起,漁業不再僅是捕撈海洋資源來換取收益的初級或加工產業,而是值得國人參與體驗及深入了解的多元化產業,隨著國人對旅遊需求的與日俱增,海洋休閒觀光也逐漸受到關注,透過傳統漁業轉型休閒漁業經營,永續運用地域資源、漁業文化及在地物產,也為漁村經濟提供轉型的契機。
貳、興盛的漁業體驗活動
觀光休閒產業受到全民需求與肯定下,漁業在掌握沿岸海域、漁港、漁村及養殖生產區等各項人文、產業、景觀、生態等資源條件下,以漁業為基礎發展出觀光休憩體驗活動,包括水域的娛樂漁業、海陸交界的體驗漁業及陸域的休閒漁業等。
一、娛樂漁業:
娛樂漁業以搭乘娛樂漁業漁船出海體驗為主軸,可近距離賞鯨豚、欣賞海島風貌、海洋生態觀光、潟湖觀光、登島活動及海釣等。每年春夏季,吸引各國觀光客前來觀賞花東海域獨特的賞鯨豚行程,多種類的鯨豚讓觀賞民眾驚呼連連。在宜蘭烏石漁港、花蓮石梯漁港及臺東伽藍(富岡)漁港,只要天候條件許可,民眾憑身分證即可購票搭乘娛樂漁業漁船出海,蔚藍大海中盡興欣賞躍於海面鯨豚,來趟身心靈滿足的旅程。
二、海陸交界的體驗漁業:
在海陸交界的體驗活動,最具代表性的即為「牽罟」及「潮間帶」體驗。「牽罟」曾經是臺灣沿岸海域盛行的古老漁法之一,在泥沙底質的平坦海底處,以底棲性魚種為漁獲對象,先曳地網的兩端則固定在岸邊,形成 U 形圓弧,魚群被圍住後,再由岸上數十人協力將魚網拉上岸,是種需要展現團隊合作及同心協力的作業方式,也象徵著臺灣先民移墾奮力與自然搏鬥的決心,但隨著時代變遷,目前已轉型成為民眾熱門的漁業體驗項目,宜蘭、澎湖、桃園、苗栗及馬祖等地都還保留這項傳統漁法供民眾預約體驗。
「潮間帶體驗」又以彰化縣芳苑鄉王功漁村的「海牛採蚵產業」最具特色,漁民利用潮間帶做為牡蠣的天然養殖場,早期漁民駕著牛車往返於海洋與陸地之間,在海水漲潮前進行養蚵及採蚵作業,近年來已成功將此獨特產業轉型為休閒體驗活動。
三、陸域的休閒漁業活動:
傳統漁業漁法、豐富濃厚的漁村信仰文化及漁港風情,發展出別具特色的人文文化與慶典活動,透過地方政府、各地漁會合作辦理的各項漁業文化節慶、漁村生活體驗活動,如南方澳鯖魚節、屏東黑鮪魚文化觀光季、東海岸旗魚季,漁業慶典活動成為民眾瞭解漁業產業文化的途徑之一;另有結合漁業產業及水產品行銷的活動,如適合年輕族群或親子參與的彰化王功漁火節、頭城海洋文化觀光季等,展現多元文化產業特色,讓民眾近距離感受漁村文化與漁港之美。
參、特色漁村旅遊路線
漁業署為推廣各地區特色旅遊路線,輔導各地區漁會提出當地別具特色的漁村小旅行路線,推廣當地漁村休閒旅遊。由北到南,各地區漁會已開始規劃充滿當地特色的漁村小旅行路線,基隆品嚐時令鎖管料理,出海體驗夜釣鎖管;桃園中壢濃濃的客家漁村風情,獨特的客家米食滋味,帶領民眾悠遊紅樹林,探訪藻礁生態保護區;彰化芳苑漁村牛車採蚵,乘上牛車,漫步蚵田;搭乘觀光漁筏欣賞嘉義外傘頂洲、潟湖等多樣化的自然景觀,體驗抓文蛤、划船撈海菜等漁鄉樂趣;乘坐竹筏四草綠色隧道欣賞水中的林蔭大道及美麗的溼地沙洲景緻;蚵仔寮漁港逍遙遊,走訪臺灣第一座 HACCP 魚市場,體驗一日糶手拍賣員,親手自製魚丸及飯糰,散步河堤吹吹海風,享受都市中難得擁有的悠然時光;臺東富山保育區生態旅遊導覽活動,近距離親海親魚,徜佯美麗海洋風光;串連花蓮漁港及七星潭沿線,驚奇的海上賞鯨旅程及陸上漁村生態導覽體驗活動讓人意猶未盡;走訪宜蘭頭城可登龜山島及出海賞鯨豚,並帶領民眾體驗魚鮮儲藏冷凍庫及魚市場拍賣活動,傳統糶手拍賣能迅速拉近民眾距離,快速融入當地漁村文化。
肆、結語
漁業署為推廣漁村旅遊,積極與地方政府、漁會、全國性漁業(民)團體合作,結合包括漁村社區、魅力漁港、地方文史、濕地、潮間帶、潟湖及其他自然景觀等資源,每年於全國各地辦理超過 40 場次的漁村漁業產業慶典及休閒漁業推廣活動,未來漁業署仍將發展以漁港為中心的漁村休閒旅遊,發掘更多適合民眾參與之漁村旅遊亮點,藉以引發遊客前往漁村從事深度旅遊的動機,從而引導旅遊業者長期經營的基礎。
目前漁村旅遊已列入農村再生推動項目,展望未來,漁業署將以更積極的作為,持續向國人推薦海洋生態旅遊觀光,並爭取各國遊客來臺從事海洋生態旅遊活動,在兼顧觀光發展與生態保育之前提下,能夠增加漁村經濟收益及創造在地就業機會,促進漁村再生與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