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食在˙很慢」-鮮享在地食材遊花東花海

文/ 輔導處 陳詠妤

  花東每年冬季休耕地的大片花海景觀,搭配花東天然景緻,已成為國人每年寒假出遊知名景點。自 96 年開始,農委會每年度推動花東地區的冬季主題花卉畫布,進一步結合花東縱谷冬季休耕田的大面積花海,引領大家前往花東地區享受冬季休閒農遊,推廣的區域,從農會延伸到農場、再延伸到田媽媽餐廳、農村社區及相關體驗農家,延長了花東農遊的時間。並透過各種活動和行銷推廣,讓遊客四季遊花東,帶動花東農村旅遊產業的發展,同時提高在地業者的收益。

鮮享在地現採農產

  想欣賞好山好水,同時品嚐特色美食,又可以感受到原始生態與環境,以及體驗自然教育,農村當然是首選,而花東又是其中特選。本年度農委會特別和臺東縣政府合作輔導,以花東「食在˙很慢」(現挽、現採的諧音)為主軸,推出花東特色慢活行程。

  位於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之間的花東縱谷,有台 9 線公路順沿而行,形成貫穿花蓮及臺東兩縣長達 158 公里的綠色長廊。除了縱谷的山稜美景,沿著東部海岸蜿蜒的台 11 線,也有著美麗蔚藍的景緻。本年度農委會特別輔導在富里、池上、關山、成功及卑南五處設置「可食地景」介紹在地當季農產作物,除了「可看」以外,還「可吃」、「可買」。

  到花蓮富里,有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育成之非基因改造花蓮 1 號品種的黃豆現磨豆漿,泥火山水替代石膏作為凝結劑、口感紮實豆香濃郁的泥火山豆腐,六十石山的無硫金針、用相思樹木頭栽種的段木香菇,都是不能錯過得鮮採美味,羅山有機村更是值得一遊。

  提到池上跟關山,寬闊的稻田讓人印象深刻,各式各樣的米食體驗亦等著遊客親自探索。在關山,從「看稻」、「玩稻」、「吃稻」、「住稻」到「買稻」,一系列從頭「稻」尾的稻米體驗讓遊客瞭解稻米的知識;也可踩踏著自行車,悠遊於長 12 公里的環鎮自行車道,欣賞四季不同的農村景緻。在池上,可親自試試用木炭煮飯,一嚐那米飯的獨特香氣;或親手烤一支祈福米粄,刷上特製豆腐乳醬可真是一絕;又或是從菜園裡頭直接現採到餐桌,體驗最即時的鮮食滋味。

  花東地區亦孕育保留了許多的原住民文化,原著民族的傳統特色農作物,近年因相關研究而被重新被注意到,小米、樹豆及臺灣藜,是臺東的雜糧三寶。其中,臺灣藜又稱紅藜,有「穀類的紅寶石」之稱,原本為原住民重要的傳統糧食作物,由於營養價值非常高,所以深獲市場歡迎。這次冬季的可食地景,台東縣農會也特別在卑南鄉用紅藜呈現,將這個閃亮的寶石介紹給大家。

  東部海岸由於冬日太平洋西側南北黑潮對衝,帶來了大量的旗魚魚群,臨海的成功旗魚季也因此打響了名號。特色漁產除了旗魚外,利用無污染純海水養殖之先天條件,結合政府在地水產試驗技術指導所生產的白蝦,亦鮮甜肥美。另外還有甜中帶酸的晚崙西亞(香丁),及每次產季一到就供不應求的臍橙,都是臨海成功的特色農產。

慢遊行程體驗農村生活趣味

  花東的慢遊行程,可帶領著你遠離繁忙的塵囂,體驗另一種生活況味。除了自行開車前往外,本年度農委會也特別和臺東縣政府共同推出 7 條農遊專車行程,從臺東火車站或臺東豐年機場接駁,提供遊客另一種前往探訪的交通選擇。 7 條農遊行程包含:「山海野味 - 山豬窟」、「曙光山城 - 太麻里」、「乳鄉釋迦 - 初鹿」、「米香米鄉 - 關山」、「稻香輕踏 - 池上」、「豆福羅山 - 富里」以及「海港花田 - 成功」,各別安排了不同地點的特色風貌及獨有的體驗,歡迎遊客多多利用前往,用慢行、慢食跟慢活來體驗花東。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5-03-17:4,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