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驚蟄(國曆3月5或6或7日)

驚蟄-國曆三月五或六日、太陽過黃經三四五度為『驚蟄』。此時天空出現雷聲、萬物逐漸孳生茂盛
想像一下太陽是在此圓的正中間
二十四節氣在地球公轉軌道的位置

節氣與農業

  中北部地在驚蟄左右為水稻插秧盛期。驚蟄象徵春雷初響,萬物萌發之景象,在驚蟄前太平洋高壓過早發展而有打雷,會使中南部地區雨水連綿,此種反常現象會使得低窪區發生災害,亦會使得西部沿海鹽田之晒鹽受到影響。

節氣與漁業

  台灣西部海域之等溫線逐漸往北部移動。四湖外海捕獲之童尖、嘉腊都在同等溫線之附近,鯛類魚族,又隨水溫之上昇繼續往北洄游。

  鰹類係屬赤道附近終年棲息之魚類,也可在赤道終年產卵,在台灣東部每年從四~七月為鰹魚之盛產季節。

  鰹魚係活躍魚族,每年三月就開始由菲律賓東方海域出發作產卵及索餌洄游。一支循黑潮主流北上,一支循支流進入台灣南部海域。魚族之洄游常依適水溫在進行,與氣候有很密切之關係。

節氣與民俗

  由於驚蟄後,不論害蟲益蟲全部復甦,古人為了防害蟲便有兩項含有衛生意義的習俗,一是聽到第一聲音春雷響時,要趕緊將衣服抖一抖,俗信這樣可以經年不受蝨子跳蚤侵襲;一是驚蟄日要取石灰灑在門限外,如此可以使蟲蟻整年不敢上門。

  驚蟄前後的民間節慶,有二月初二土地公生日:土地公是從古代的「社」神演變而來。台灣的工商界將土地神(福德正神)奉為財神,除了正月之外,每月初二、十六皆備牲醴祭拜,俗稱「做牙」,二月初二是頭牙,十二月十六是尾牙,祭儀特別隆重。頭牙請客有一種特製的食品名為「潤餅」,又稱「春餅」或「春捲」,以烤熟的薄麵皮包裹切成細絲的肉類和蔬菜,如豆芽、豆干絲、蘿蔔絲、蒜青以及花生粉等。吃春餅含有祈求「年年春」的意義在內。

節氣與諺語

  • 驚蟄聞雷米似泥:驚蟄日打雷,表示節氣無誤,風調雨順,稻穀豐收,米價便宜。
  • 二月初二打(音ㄉㄢˊ)雷,稻屋較(音ㄎㄚ)重過秤鎚:義同前,主收成很好。
  • 驚蟄鳥仔曝翅:驚蟄後氣溫升高,不但土中蟄蟲出動,連鳥兒也飛出老巢,停在樹枝上晒太陽。
  • 未驚蟄打(音ㄉㄢˊ)雷,會四十九日烏:驚蟄之前就打雷,會連續下四十九天雨。

節氣與種植

北部:胡瓜、西瓜、甜瓜、白芋、筊白筍、薑、落花生
中部:薑、刁豆、菜豆、筊白筍、落花生
南部:烏豆、菜豆、筊白筍、落花生

資料來源: 二十四節氣與農漁民生活(內政部與中華民國農訓協會編印)
  「臺灣生活圖曆」(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遠足文化共同出版)
田園之春叢書-臺灣二十四節氣

 

  • 回上一頁
  • 94-04-08:10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