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
冬至(國曆12月21或22或23日)
二十四節氣在地球公轉軌道的位置
節氣與農業
晝最短,夜最長,嚴冬來臨。古代農耕時期,一年辛苦,期待秋收冬藏,穀物糧食積滿倉庫,人們在此時節休養進補恢復生息,準備過年的物品。民間習俗在冬至日吃湯圓,象徵圓滿、豐碩,並增添一年歲月。
節氣與漁業: 參見大雪
本節氣中,自淡水、彰化、台南、澎湖、高雄、東港等外海先後均可撈捕烏魚。因此從淡水、新竹、彰化等可捕獲闊腹鰆,其他有白腹,土托鰆等,台南以下至高雄、澎湖均可捕獲白腹,土托、疏齒鰆等。
節氣與民俗
冬至那一天夜最長,日最短,過此以後,又逐漸日長夜短了。從入冬以來,漁民根據年年所得的經驗,冬至前,烏魚鰾較大,是好的烏魚子材料,捕捉烏魚、製作的烏魚子,是沿海漁民的重要收入,所以天氣雖冷,卻是大家期盼的冬之喜訊。
昔日冬至的前日,到處就可用石磨磨糯米,準備作湯圓的佐料,現在則可方便地在市場買到現成的。等到晚上,全家圍攏一起搓作湯圓,這就是「冬至(節)圓」。
冬至湯圓是有取於一家大小團圓過冬的美意,不過北方人也有吃水餃、餛飩的,都表現不同的飲食文化。
「冬至」也具有大節的意義,因此有人將冬至的所有祭拜活動,稱為「謝冬」,的確是能表現收穫季的心境。
節氣與諺語
- 冬至烏,過年酥:冬至若下雨,則占過年會放晴。
- 冬至透腳日,做田人拼攏劊直:冬至晴朗,農夫忙於農事。
- 冬至圓仔呷落加一歲:冬至為古代之過年,故說吃過冬至湯圓即算添一歲。
節氣與種植
北部:皇帝豆、菜豆、蘿蔔、石刁柏、蕪青
中部:廿日蘿蔔、石刁柏
南部:冬瓜、茄子、路蕎、韭菜、蘿蔔、大蔥
資料來源: | 二十四節氣與農漁民生活(內政部與中華民國農訓協會編印) |
「臺灣生活圖曆」(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遠足文化共同出版) 田園之春叢書-臺灣二十四節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