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觀農勢
三、2017年農業施政方針
(一) 發揮農業在保障糧食安全、維護生態環境、支持鄉村發展、增進國人健康的多功能價值,透過建立農業典範、建構農業安全體系及提升農業行銷能力,以創新、就業及分配為原則,打造全民農業新格局。
(二) 調整耕作制度,活化休耕地,逐步推動對地綠色環境給付,鼓勵農地種植進口替代作物,推廣友善環境生態的生產方式;建構農業天然災害救助及保險體系,有效因應氣候變遷衝擊,提升天然災害風險管理能量。
(三) 改善畜禽產業環境,精進畜禽屠宰衛生管理,強化防檢疫效能,降低動物疫病傳播;提升豬隻育成率,加強畜牧廢棄物再利用,推動畜舍綠能及沼氣發電。
(四) 積極參與國際漁業組織,加強遠洋漁業管理符合國際規範,落實漁業資源管理,保育沿近海漁業資源;優化作業環境,維護漁業勞動者權益;改善漁業公共設施,推展養殖永續經營,提供安全優質漁產品。
(五) 運用前瞻技術,發展智慧科技農業生產與數位服務,提升管理效能及擴大產業加值應用;結合設施農業與綠能經濟,推動農電共享雙贏。
(六) 獎勵國中小營養午餐採用在地食材,推行食農教育,鼓勵地產地消;設立區域農產加工中心,提升農產品加值效能,鼓勵青年農民投入農業產銷行列;優化休閒農業旅遊服務量能,拓展國內外遊客市場,活化在地經濟。
(七) 推動農漁民組織體系變革,提升農田水利會經營能力;加強農漁會信用部監理及農業信用保證機制,推動政策性農業專案貸款,運用農漁業金融資訊共同利用平臺,提升營運績效與服務效能;完善農民福利措施,增進農民福祉。
(八) 強化糧食安全體系,推動非基因改造雜糧作物生產;加強動植物防疫檢疫及用藥安全與管理,從源頭建構農產品安全生產,提升農產品品質及查驗頻率,推動消費者可信任的標章制度。
(九) 積極參與國際經貿諮商談判,突破貿易障礙,加強農產品國際行銷,鞏固既有並開拓新興市場;建立農產品多元行銷通路,茁壯小農並扶持企業農,增加農民收益。
(十) 精進農村再生,結合特色產業發展,提升農村生活品質;吸引青年農民投入農業,提升農業人力質量;加強農水路基礎建設,提升農業用水效率;配合國土計畫,建立農地分類分級管理,推動適地適作及規模化經營。
(十一)強化動物保護管理,落實飼主責任及源頭管理,促進動物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