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五、照顧農民福祉

(一)老年農民福利津貼

  為照顧老年農民生活,政府對年滿65 歲符合規定之老年農民發放福利津貼。自 2020 年 1 月 1 日起,每人每月發放 7,550 元,2020 年發放總金額 523億 919 萬元,計 60 萬 8,537 名老年農民受惠。

  2020 年 2 月 15 日修正發布「老年農民福利津貼申領及核發辦法」,符合「漁會法」第 19 條第 4 項規定者,經退出勞工保險再加保且遷回後未再遷出原漁會組織區域,不受同條第 3 項規定之限制,得請領老農津貼。自 2021 年 1月 1 日起老年農民得透過勞動部勞工保險局建置之線上申辦服務平臺申請老農津貼。

  為落實對長期參加農保老年農民之喪葬照顧,針對 65 歲以上加入農保滿25 年農民,因故無法請領農保喪葬津貼者,發給喪葬慰問金 10 萬 2,000 元。2020 年受惠人數 1,304 人,發放金額 1億 3,301 萬元。

(二)農漁民子女助學金

  為照顧農漁民,避免其因經濟因素造成子女喪失就讀大專校院或高中職機會,本會自 2003 年 9 月開辦農漁民子女就學獎助學金。2019 年提高發放金額及刪除學業成績規定,2020 年 2 月修正「農漁民子女就學獎助學金申請作業要點」為「農漁民子女助學金申請作業要點」,定位為助學性質。2020 年發放金額 10 億 8,635 萬元,計 9 萬 9,288 人次農漁民子女受益。

(三)推動農漁村高齡者綠色照顧示範計畫

  為推動農漁村高齡者身心健康的服務,輔導農漁會辦理綠色照顧示範站, 結合在地農業資源及自然環境等綠色元素,以達農漁村高齡者在地健康老化的願景,2020 年共輔導 31 間農漁會成立綠色照顧示範站,包括農會 28 站及漁會 3 站。年度辦理高齡者創新學習、互助共食及關懷服務共計 17 萬 2,221 人次受益。

(四)農業用油補貼

  迄 2020 年累計核(換)發之有效農機具使用證總計 34 萬 1,411 張, 購買農機用油量 8 萬 4,000 公秉,減免營業稅額 8,226 萬元。輔導 6,631 艘漁船申購柴油 47 萬 9,322 公秉,補貼金額 7億 7,235 萬元,另輔導汽油機漁船 6,127艘,補貼金額 1 億 696 萬元。

  萬 6,000 公噸,補助金額 3 億 2,300 萬元,以替代傳統化肥,減少化肥施用量。補助花東及離島地區肥料運費 4 萬 6,000公噸,補助金額 2,300 萬元,照顧偏遠地區農民用肥權益,並促使農民末端購肥價格趨於一致。

  輔導屏東縣農會、明慶農產運銷合作社等 22 家農民團體辦理化學肥料疏運庫存 1 萬 7,000 公噸,並輔導農民提前預購肥料 4 萬 5,000 公噸,穩定國內用肥淡旺季之肥料供需,確保農民用肥需求。

(五)穩定肥料供需

  為加速友善環境耕作推廣,鼓勵農民施用添加泥炭等含有機質複合肥料 64萬 6,000 公噸,補助金額 3 億 2,300 萬元,以替代傳統化肥,減少化肥施用量。補助花東及離島地區肥料運費 4 萬 6,000公噸,補助金額 2,300 萬元,照顧偏遠地區農民用肥權益,並促使農民末端購肥價格趨於一致。

  輔導屏東縣農會、明慶農產運銷合作社等 22 家農民團體辦理化學肥料疏運庫存 1 萬 7,000 公噸,並輔導農民提前預購肥料 4 萬 5,000 公噸,穩定國內用肥淡旺季之肥料供需,確保農民用肥需求。

(六)大小型農機補助

  配合農業發展及農耕需求,輔導農民購置中耕管理機、割草機及農地搬運車等小型農機 6 萬 432 臺, 促進農耕機械化,提高工作效率;另為紓解農業缺工及協助農民於汛期搶收, 補助共通使用之曳引機及聯合收穫機等大型農機 2,421 臺,協助農民提升耕作效率。

(七)農業天然災害救助

  為增進農民對於災害來臨前之準備及應變,結合國家災害中心及中央氣象局,於重要農業區設置 131 個農業氣象站及 74 個重要作物生產區的精緻化氣象預報系統,並建立災害警示燈號以系統化應變機制,提供災害即時資訊、警戒範圍及作物品項與其防災建議等。建置農作物災害早期預警 APP,提供災前、災中及災後相關防範及應變資訊,  強化農民自主性防災能力。另以專業氣象模式分析預報為基礎,製播每日農業天氣影音,並於特殊天氣事件(如颱風)發生時,加製特殊天氣氣象影音。除作為決策參考外,亦透過本會臉書官方粉絲團、YouTube、農業虛擬博物館、各地農會電子看板等多元管道推播,全年影音曝光及點閱總次數超過 650 萬次,獲農民廣泛用於改進栽培管理與災防因應。
 
  對於農民從事農業生產因天然災害受損,本會提供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 對於經勘查合格之受災農民即予核撥, 對協助農民復耕及復建,助益甚大。2020 年 受 0129 寒 流、0217 寒 流、0213 雨 害、0413 低 溫、3 月鋒 面、1-2 月高溫、5 月豪雨、1-3 月高溫、4月低溫、6 月乾旱、6-7 月乾旱、0826西南氣流豪雨、9-10 月乾旱、10 月霪雨、閃電颱風、11-12 月霪雨及 1230 強風等災害影響,造成農業災害損失, 依「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辦理現金救助 4 億 7,962 萬元,救助戶數 2萬 1,989 戶,低利貸款貸放 39 戶、貸放金額 2,892 萬元。

(八)海難救助

  依據「漁民海上作業保險及救助辦法」,針對領有船員手冊在本國籍漁船從事海上作業或具漁會甲類會員資格從事沿岸採捕之漁民,遭難致死亡、失蹤及失能者核發救助金,死亡者最高救助 150 萬元,計救助 43 件、核發4,748 萬元。

  另依據「遭難漁船筏救助要點」, 針對漁船(筏)因火災或海上作業因不可抗力因素致損毀而無法經營者,核發救助金計 17 艘、救助金額為 128 萬元。

(九)強化農民團體組織效能

  修正發布農會理監事候選人實際從事農業資格認定及審查認定辦法,預告農會人事管理辦法;又為鼓勵農(漁) 會配合推動重要農業政策修正農(漁) 會考核辦法。完成 12 家農會總幹事補聘遴選作業,辦理各級政府農會輔導人員專業知能訓練 2 場次,協助農會選聘任人員專業知識與職能訓練 11 場次,委託會計師辦理 21 家農會財務查核,補助136 家農會推廣教育設施及輔導 20 家農會經濟事業計畫。

  因應 2021 年各級農(漁)會屆次改 選,於 2020 年 8 月 13 日公告2021 年農會農事小組組長、副組長、會員代表之選舉投票日為 2021 年 2 月21 日及 2021 年各級農會改選工作計畫 ,2020 年 9 月 28 日 公 告 2021 年漁會漁民小組組長、副組長、會員代表之選舉投票日為 2021 年 3 月 20 日及 2021 年各級漁會改選工作計畫。

  農田水利會改制前,為減輕農民負擔,農田水利會持續停徵會員會費, 改由政府編列 22.3 億元補助農田水利會。自 2020 年 10 月 1 日農田水利法施行之日起,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不再適用,全國 17 個農田水利會自同日起納入公務體制,改制升格為管理處, 依農田水利法辦理農田水利事業,保障農民灌溉用水權益,使灌溉服務管理更為透明、專業。

(十)創新農業金融服務

  1. 農業金融多元服務
    為提升農漁會服務品質及競爭力,農業金庫整合農漁會信用部業務及通路, 與農漁會簽訂代理收付款項總契約書, 建構完整上下層金融服務系統,提供國民年金保險費、水費、電信費、信用卡費、瓦斯費及有線電視費等 1,162 項代收服務,截至 2020 年底,311 家信用部1,164 個營業據點,總計代收 1 億 6,809 萬筆、6,657 億元。
  2. 農漁會信用部
    經積極採行各項改善信用部經營體質措施,全體信用部 2020 年底存款總額達 2 兆元,放款總額 1.2 兆元,稅前淨利 46 億元,逾放比率 0.38 %,放款品質良好。
    整體信用部經營體質已有顯著改善, 將持續掌握信用部營運概況,瞭解問題予以協助,並強化監理工作,以監理與輔導並重方式,協助信用部健全經營,維持農業金融穩定發展。
  3. 政策性農業專案貸款
    為支應農漁民營農資金,配合培育青年人力、新農業等政策及實務需求,賡續推動政策性農業專案貸款,自推動以來至 2020 年止, 累計貸放 123 萬名農漁業者 6,797 億元,其中 2020 年提供 5萬 5,000 名農漁業者 450 億元貸款,貸款金額較 2019 年成長 49%。本會將賡續配合農業施政目標,適時調整貸款項目及內容,以提升產業競爭力、促進農業發展。
  • 回上一頁
  • 110-09-22: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