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八、推動農村建設

  農村再生以生產、生活、生態及夥伴關係等作為政策推動主軸,讓具有不同區位特性之農村適性發展,依照區域產業、自然資源與社會文化之特性發揮區域擴散,同時配合國家發展委員會地方創生之政策視野與格局,強化農村再生之「產業紮根、跨域整合、多元參與」等推動重點,帶動農村發展綜效。2020 年重要成果如下:

(一)持續進行臺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計畫

  本會及中央研究院合作透過「環境」、「生計」、「社會」及「文化及生活」四大面向與 24 項基本要項,建立長期田野調查點 51 處、完訪 4,521 份問卷調查,深度訪談超過 40 人,藉由調查成果,提供具體興革建議,作為政府規劃農村政策及擬定對策之參考。

(二)推動農村人力及教育推廣計畫 

  為展現政府部門對於農村社區再生活化的投入付出及成果效益,於 2020
年 9 月 25 日至 27 日舉辦「農村再生10 載幸福」成果聯展暨嘉年華會,邀請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及各縣(市) 政府共同參與, 吸引 15 萬以上民眾共襄盛舉。

  厚植在地多元專業人才,累計培訓2,648 社區,16 萬 1,708 人次,超過全國農村社區半數(63%),已核定農村再生計畫 923 社區;並由教育扎根,辦理大專生洄游農村等系列計畫,提供青年參與農村之管道,累計協助 677 位青年以創新經營模式在農村創造新價值。

(三)辦理農村產業跨域計畫及區域亮點計畫

  核定主題發展亮點 39 區,引導農村產、學、社區及政府部門等資源整合並持續投入農村發展,辦理 127 件環境改善案、8 件農業生產技術案及255 件軟體案。

(四)推動農村社區企業經營輔導計畫

  遴選具潛力的優質農業生產或經營主體,輔導轉型公司或合作社之組織型態,強化其企業化經營及創新能量,引導擴大對社會與環境的影響力,增加農村產業整體產能與產值,累計輔導 127 家優質農村企業。

(五)辦理「農村再生 10 載幸福」成果聯展暨嘉年華會

  為展現政府部門對於農村社區再生活化的投入付出及成果效益,於 2020年 9 月 25 日至 27 日舉辦「農村再生10 載幸福」成果聯展暨嘉年華會,邀請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及各縣(市) 政府共同參與, 吸引 15 萬以上民眾共襄盛舉。

  • 回上一頁
  • 110-09-27: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