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單元壹 國內外農業發展情勢、2022年度農業施政方針

一、國際農業發展情勢

2022年全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趨緩之際,俄烏戰爭又引發肥料、小麥與能源之價格大漲,並破壞糧食供應鏈,通貨膨脹與糧食安全雙重危機,衝擊全球經濟。

在美中衝突持續下,美國推動「印太經濟框架」(IPEF),並為強化臺美貿易夥伴關係,我國與美國於2022年8月18日宣布正式啟動「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協商談判。繼英國、中國大陸、我國及厄瓜多於2021年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之後,哥斯大黎加也於2022年提出入會申請。另世界貿易組織(WTO)第12屆部長會議(MC12)於2022年6月12日至17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通過「日內瓦套案」,以因應國際經貿情勢變化,維持國際經貿穩定成長,並兼顧糧食安全及海洋環境資源等永續發展核心關鍵。

二、國內農業發展情勢

2022年農業生產總值初估為新臺幣5,486億元,較2021年成長2.91%,其中農林漁牧占總產值之比率各為49.05%、0.06%、13.82%及37.07%。2022年農業生產指數初估為99.87(以2016年為基期年),產量與2021年相比下降2.09%,其中農作物減少1.37%,漁業減少10.65%,畜牧產量減少0.84%。農產價格方面,以2016年為基期,2022年平均農林漁牧產品的躉售物價指數為113.71,較2021年上升11.89,其中農產品上升11.25、禽畜產品上升10.58、林產品上升8.96、水產品更上升15.97。農產貿易方面,2022年農產品進口值204億1,717萬美元,較2021年增加13.52%,進口產品以大宗穀物(油料籽實、黃豆、玉米)、牛肉類為大宗;出口總值為52億2,774萬美元,較2021年減少7.76%,出口產品以魷魚、鰹魚、鮪魚、牛皮及蝴蝶蘭等為主。

三、2022年度農業施政方針

  • 全面推動農業保險制度, 提高投保覆蓋率;精進農民健康保險及農民職業災害保險,強化納保與給付制度;推動農民退休儲金制度,布建綠色照顧站,健全農村高齡者照顧服務,完善農民福利體系。
  • 強化動植物防疫檢疫效能,防範疫病蟲害跨境傳播,維持非洲豬瘟及口蹄疫非疫區;導入現代化畜禽飼養管理系統,強化屠宰場衛生安全管制,策略性擴大出口拓銷臺灣豬;落實動物保護,加強遊蕩犬減量控制。
  • 推動農業環境給付及耕作制度轉型,加強農田水利建設,適地適作擴大灌溉服務,提升用水效率;強化青農輔導,提供安心健全的從農環境;運用智慧科技與物聯技術,促進農業數位轉型獲利。
  • 完善農業生產預警制度,加強因應氣候變遷調適,確保糧食供應無虞;全面提升農產品安全管理與驗證制度;強化地產地消,拓展食農教育,提升消費者對國產農產品的支持;加強農產品國際行銷,開拓新興市場。
  • 強化漁業資源管理,落實責任漁業;積極參與國際組織及諮商,維護漁業作業權益;提升外籍漁船員勞動權益與友善漁作環境,接軌國際規範;推動養殖漁業生產區,建構功能完善漁港與特色漁村,永續漁業發展。
  • 優化農業旅遊服務,拓展並深耕國內外遊客市場;以農村再生帶動產業發展,營造宜居宜農宜遊的農村;建置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維護生物多樣性;落實山林開放,提供友善活動場域。
  • 回上一頁
  • 112-08-23:2,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