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壹、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農業諮商與因應措施

一、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農業諮商結果

  民國八十一年九月GATT理事會通過我國入會申請案,並成立我入會審查工作小組,迄今我入會案已歷經八次正式(一次非正式)多邊工作小組會議之審查,並與WTO相關會員國進行二百餘場雙邊諮商。在今年二月二十日對美國結束雙方諮商後,我申請加入WTO與二十六國進行之農業雙邊諮商已全部完成。

  中美雙方農業諮商多涉及敏感議題,談判之困難度極高。尤其美國要求我開放稻米、雞肉、豬肉、動物雜碎之市場及縮短農產品降稅期程等,將對國內產生重大影響,極易變為敏感的政治問題。因此,雙方歷經十七回合諮商才達成協議。綜合我與各國談判之結果,未來加入WTO承諾開放市場之情形如下:

1、在農產品關稅減讓方面,一九九二年,我農產品平均稅率水準為二一.六%,各國咸認為我係以已開發國家名義申請入會,要求大幅降稅,甚至要求我農產品關稅降幅應達五十%以上,尤其必須對高關稅產品作更大幅度之減讓。經與各國諮商之結果,未來我國准許進口類農產品之平均稅率入會第一年將降至十四%,公元二OO二年降至十二%左右,惟有一三七項敏感產品降稅期程可延至二OO四年。降稅後之總體稅率水準將維持介於日、韓之間,以反映我經濟發展程度。

2、削除農產品非關稅措施方面,我國目前有四十三種農產品採非關稅保護措施,未來加入WTO後,稻米可比照日本模式開放進口,設定進口配額,入會後逐年增加進口量,於二OOO年達成進口國內消費量之八%。進口米大部分由政府統籌撥售,進口後在國內加價處理。雞肉、豬肉、動物雜碎、花生、東方梨、糖等二十二項敏感性農產品,以關稅配額方式開放進口。在低稅率配額方面限制進口數量,配額外則以高關稅適當保護國內產業,以逐步自由化之方式爭取產業調適時間。實施關稅配額之農產品於二OO五年元月起逐漸開放自由進口,其他未納入關稅配額之二O項農漁產品將於加入WTO後即開放自由進口,只保留課徵關稅。

3、削減農產品價格補貼方面,對於目前採取保證價格措施之稻米、雜糧、蔗糖、菸草等作物,我承諾依WTO農業協定規範綜合調整,於二OOO年完成削減基期(一九九O至一九九二)年國內農業補貼總額(AMS)二O%。

二、因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農業重要措施

  我國多屬小農經營,較缺乏國際競爭力,而加入WTO後,國內相關產業及農民收益難免受到衝擊,因此須積極採取境內調整措施加以配合,本會將推動整體性之「跨世紀農業建設方案」,並採取重點因應措施如下:

1、成立「加入WTO農業專案小組」,依稻米、園產、養豬、養雞、漁業設五個分組。小組成員包含產、官、學各界代表,廣徵意見,就產業狀況、入關衝擊、國際情勢等,提出因應對策行動計劃,全力推動產業調整措施。

2、依行政院核定之「提昇農業產業競爭力計畫」,全面改善農業體質,利用農業科技,提高產品品質,降低產銷成本。同時強化產銷組織,進行產業策略聯盟,加強促銷工作,建立高效率之運銷體系。

3、調整稻米產業結構,加速推動水旱田輪作制度;提高種植綠肥及休耕給付等補助標準;強化本土良質米產銷等措施。

4、調整養豬、養雞產業結構及運銷體系。依相關規定研擬成立「養豬產業發展基金」及「家禽產業發展基金」,輔導無競爭力之養豬、養雞戶離牧,並依「農業發展條例」申請變更土地或辦理損害救助。養豬產業並研擬展延口蹄疫紓困貸款還款期限,以協助業者渡過困境。同時加強調整養豬、養雞產銷體系,以強化產業競爭力。

5、配合農業生產結構之調整及國家整體建設之需要,放寬農地農有,落實農地農用,以及推動農地釋出方案,輔導過賸農業勞力離農或轉業。

6、推動農漁村整體建設,促進其現代化發展,健全農漁民社會安全體系,將農民年金給付納入國民年金一併規劃實施,以增進農漁民福祉。

7、實施「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辦法」及「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寬籌基金經費,對有損害之虞之農民進行先期產業結構調整,及對受損害之農民予以救助。

  • 回上一頁
  • 94-03-01:1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