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5月(第107期)
90年5月蔬菜、主要切花、茶及果品生產預測
國曆5月份屬於一期作採收初期,入夏之後,多數葉菜類蔬菜產量明顯減少;瓜果類蔬菜採收量將逐漸增加;至於根莖類中竹筍、茭白筍與蘆筍等,逐漸進入盛產季節,各地產量逐日遞增。根據各地農情報告員與田間調查員的預測與觀測結果,預測本月份葉菜類總產量為54,034公噸,與4月份產量59,644公噸比較,減少9%;與去年同期5月份產量49,281公噸比較,則增加10%。
春夏之後,台灣地區即將進入雨季,特別籲請農友應加強預防雨害、水傷等損害發生,確保農產品品質。茲將預測結果分述如下。
一、菊花產量較上月份減少18%
就菊花生長而言,5月份非其主要採收期,本月份由於大部分產地冬季菊花採收期結束,主產地彰化縣已過外銷盛期,而南投縣、屏東縣產地因氣溫逐日上升,又逢雨季來臨,多數產地可收獲面積大幅減少。預測本月份產量為2,426千打,較4月份產量2,945千打,減少18%;與去年同期比較,因去年921震災影響,多數產地採收面積減少,使總產量相較去年5月份產量1,996千打,增加22%。本月份主要產地在彰化縣田尾鄉、永靖鄉,屏東縣萬丹鄉與南投縣南投市、埔里鎮等地。
二、唐菖蒲產量較上月份減少11%
本月份主要產地在台中縣后里鄉、外埔鄉,彰化縣溪州鄉、田尾鄉,屏東縣萬丹鄉、枋寮鄉,苗栗縣三義鄉與高雄縣美濃鎮等地。唐菖蒲為大宗切花,就消費價格而言,普遍為各階層消費者接受,目前正值產期交替期間,在氣溫漸趨炎熱下,開花數減少,平均採收量普遍不高;又因應4月份清明節掃墓之需,多數產地提前在3~4月份採收。總體而言,本月份可採收面積相對較少,預測產量984千打,較4月份產量1,100千打,減少11%;惟與去年同期比較,則因主產地受921震災影響,平均單位產量明顯降低,總產量相對減少,本月份產量較去年5月份的871千打,增加13%。
三、香石竹產量較上月份增加52%
5月份母親節傳統應景花卉康乃馨的消費需求量將達到高峰期。由於今年年初以來,氣溫相對提高,而呈現暖冬現象,且無農業天然災害影響,相當適合香石竹的生長,故單位面積產量提高;又受到各類切花價格普遍表現不佳,部分產地農民預期應景花卉將有好價錢,已有花農先行調節產期,以因應節日需求而集中於本月份採收。預測5月份產量560千打,較4月份產量369千打,增加52%;與去年同期5月份產量726千打比較,由於今年主產地栽培面積較去年大幅下降,致使產量減少23%。5月份主要產地在彰化縣田尾鄉、永靖鄉,南投縣埔里鎮等地。
四、百合產量較上月份增加4%
本月份各產地產量消長互異,主產地台中縣因氣溫普遍偏高,可收穫面積明顯降低,而適於較涼爽氣候生長的百合,大部分高冷產地如仁愛鄉、阿里山鄉等地生長條件良好,正值進入盛產期,產量明顯增加,總體而言,雖然可收穫面積減少,惟主要產地南投縣單位產量大幅提高,而使總採收量相對增加。預測5月份產量為504千打,較4月份產量487千打比較,增加4%;與去年同期5月份產量495千打比較,增加2%。本月份主要產地在台中縣后里鄉,南投縣仁愛鄉、埔里鎮、魚池鄉,嘉義縣阿里山鄉與苗栗縣三義鄉、大湖鄉等地。
五、玫瑰產量較上月份增加5%
本月份除屏東縣產地,因氣溫濕熱,花卉品質較差,且產地價格偏低,農民僅零星採收,導致產量降低外;但主產地南投縣、彰化縣氣候穩定,有利花卉生長,且進入採收盛期,單位產量相對提高。總體而言,本月份產量為1,040千打,較4月份產量995千打,增加5%;與去年同期5月份產量1,423千打比較,由於今年景氣不佳,消費市場需求量下降,且產地價格持續低靡,農民採收意願降低,相對產量較去年5月份,減少27%。本月份主要產地在南投縣埔里鎮、國姓鄉、草屯鎮,彰化縣溪州鄉、永靖鄉、田中鎮,台中縣豐原市與苗栗縣大湖鄉等地。
六、文心蘭產量較上月份減少4%
本月份主產地屏東縣受到近期氣溫偏高且呈現悶熱影響,不適合文心蘭生育,又經濟景氣不佳,消費市場需求減少,農民採收意願不高,多數產地產量隨之減少。預測本月份產量287千打,較4月份產量299千打,減少4%;與去年同期5月份產量325千打比較,減少12%。本月份主要產地為屏東縣內埔鄉、里港鄉、長治鄉,南投縣埔里鎮、國姓鄉,台南縣玉井鄉、歸仁鄉,台中縣新社鄉、后里鄉,嘉義縣大林鎮與高雄縣美濃鎮等地。
一、李減產17%
台灣李園種植地區,主要集中在中部山區及東部,又以苗栗縣最多,中部所產李供鮮食者較多,而東部李則供加工為主,今年產量因花東兩縣因去年颱風災害,植株折損嚴重,開花結果不佳,而中部產區,則因產地鄉鎮受921地震,部分果園受損後管理粗放,品種較差的李園,而略有荒廢現象,結實情形亦不佳,預測本年李總產量約為34,993公噸,比去年產量41,950公噸減產17%,若與近3年平均年產量38,991公噸比較,則減少10%,主要產地鄉鎮為苗栗縣大湖鄉、泰安鄉,南投縣仁愛鄉及台東縣海端鄉。
二、桃產量與上年相近
目前台灣栽培的桃,包括低海拔的硬肉桃,高海拔的的水蜜桃,以及中低海拔需冷性水蜜桃,硬肉桃如鶯歌桃及八月桃,主產地在台中縣和平鄉中低海拔山區,高海拔水蜜桃分布在高海拔之和平鄉、復興鄉、仁愛鄉、尖石鄉等佔有最大面積,因售價較高均採集約經營,至於新引種選育之台農甜蜜桃,則在台中縣新社鄉與東勢鎮進行試作,面積亦不少,今年春季桃開花結實情形尚屬良好,惟果實成長期中,氣候未臻理想,未如預期的豐收,預測本年產量為24,763公噸,比去年24,918公噸減產1%,若與近3年平均年產量24,403公噸比較,則增產1%,變動不大,桃的產期因品種不同而有差異,硬肉桃與甜桃5月中可上市,水蜜桃7、8月可採收。
三、梨增產1%
今年梨生產原預期可能豐收,但主產地台中縣東勢地區梨果成長中因氣候異常,局部果園發生病變裂果損害,再次預測本年產量為114,986公噸,比去年產量113,567公噸僅增產1%,與近3年平均年產量121,230公噸比較,則減少5%,主要生產鄉鎮為和平、東勢、卓蘭、仁愛、新埔等鄉鎮。寄接梨6、7月間可採收,溫帶梨在8至10月採收。
四、一期巨峰葡萄略增1%
台灣栽培巨峰葡萄集中在苗栗、台中、彰化及南投等4縣,台灣栽培巨峰葡萄年可採收二期,第一期在夏季生產,稱為夏果,第二期在冬季生產稱之為冬果,本月預測為夏果產量,挔據產地農情觀測生長情形,各地互有增減,惟變動不大,預測本年夏果產量為39,147公噸,比上年同期產量38,948公噸,約增產1%,再與近3年夏果平均產量35,027公噸比較,則增加12%,仍屬豐收,盛產期在7、8月間,主要產地鄉鎮,則有溪湖鎮、新社鄉、卓蘭鎮、大村鄉及信義鄉,種植面積都在300公頃以上。
五、改良種芒果增產2%
改良種芒果係指本地種以外品種,包括引進種馴化及本地選育改良品種,其品質甚佳,產區分布在台南及高屏等3縣,並大面積栽培,如遇豐收年期,容易發生產銷失調現象,根據產地觀測,台南縣開花期氣候適宜預測增產,而高雄縣開花授粉不佳減產,屏東縣結實正常,預測總產量為161,172公噸,較去年產量157,278公噸增產2%,但比近3年平均年產量150,436公噸增加7%。產期各地間略有差異,屏東南區6、7月盛產,台南地區則在7、8月盛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