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11月(第113期)
90年9月農情概況
農委會統計室 劉玉文‧廖春梅
壹、農業生產
一、稻米
90年2期稻作計畫種植面積為149,790公頃,較上(89)年同期之158,300公頃減少8,510公頃或5.38%。依據本會農糧處於10月22日所發布之1498期「台灣地區稻作生育情形旬報表」,本期作初步統計稻作種植面積為145,348公頃,占計畫種植面積之97.03%。其中台中、彰化、雲嘉南等縣市之稻作面積合計占本期作台灣地區稻作總面積之65%。觀察各縣市稻作生育情形,本旬屏東地區收割近尾聲,高雄、台南進入盛收期,台中、彰化、雲嘉、花東地區開始收穫,其餘地區仍在乳糊熟或抽穗期,預估十月下旬台灣地區收割面積將累計至18,133公頃,占初步統計稻作種植面積之12.5%。
本期作因受桃芝、納莉、利奇馬及海燕等颱風先後來襲之影響,部分縣市局部地區稻作稔實不良,預估單位面積產量較去年同期降低較多之縣市包括屏東縣、高雄縣市、台南縣、嘉義縣、花蓮縣、台中市及台北市,惟仍有宜蘭縣、桃園縣、新竹縣市、彰化縣、台南市、台東縣等則有增產之趨勢,依據本會農糧處於10月9日發布之九月份稻米生產量估測報告資料綜合評估顯示,90年第2期糙米總產量經估測為546,780公噸,全年合計為1,444,588公噸,較89年之1,540,122公噸減少95,534公噸,減幅為6.2%。
在糯稻種植面積部份,經初步調查90年2期作長糯種植面積為3,723公頃,圓糯2,652公頃,合計6,375公頃,與去年同期(6,463公頃)相較,減少88公頃;其中長糯較去年同期(3,406公頃)增加317公頃,圓糯較去年同期(3,057公頃)減少405公頃。惟由於90年1期作糯稻較去年同期增產甚多,總計全年種植面積可達18,508公頃,糙米總產量預估為82,525公噸,較89年全年之66,450公噸增加16,102公噸,增幅達24.2%,預料短期內國內糯米供應應無不足之虞。
二、蔬菜
本(9)月主要果菜市場蔬菜交易數量為64,657公噸,由於上(8)月起受滯留鋒面導致之連日豪雨,產地蔬菜生長明顯受損,復以本月中、下旬接連遭受納莉及利奇馬颱風侵襲,蔬菜復耕不及並品質再受影響,而秋季又為蔬菜生長交替時期,致市場之總交易數量較上月續減8,496公噸或11.61%;若與上年同期(89年9月)比較,市場總交易量亦減少7.11%。
就各類蔬菜之交易情形觀察,本月份葉菜類之市場交易量為26,032公噸,占總交易量之40.26%,交易量較多者為甘藍10,770公噸及包心白菜5,462公噸,分占市場總交易量之16.66%及8.45%;若與上月比較,葉菜類市場交易量較上月減少2,251公噸或7.96%,除包心白菜市場到貨量較上月增加10.32%外,其餘各葉菜類蔬菜因產期交替、水傷導致品質受損及復耕不及採收,供貨均較上月減少,其中小白菜、蕹菜因遭風災雨害,腐損水傷嚴重,市場到貨量較上月減少38.38%、34.19%,減幅最大。花果菜類本月交易量為20,396公噸,其中以甜玉米及胡瓜交易量較大,分占市場總交易量之3.74%及3.25%;若與上月比較,本月花果菜類市場交易量較上月減少2,068公噸或9.21%,除甜玉米較上月增加一成外,餘各花果蔬菜均呈減少,其中花椰菜非產期,供貨較上月減少24.92%,瓜果類蔬菜(胡瓜、花胡瓜、絲瓜、苦瓜等)已漸入生產尾聲,復受天候影響,落花、落果嚴重,到貨量較上月減少一至三成不等。根莖菜類本月市場交易量為14,754公噸,占總交易量之22.82%,交易量較大者為蘿蔔,占總交易量之2.59%,青蔥次之,占總交易量之2.21%;若與上月比較,本月根莖菜類市場交易量較上月減少1,795公噸或10.85%,除茭白筍因逢產區階段性採收,市場交易量較上月增加近一倍外,其餘各根莖菜類均呈減少,其中竹筍進入產季尾聲、青蔥產地受災嚴重,市場供貨量較上月分別減少19.39%及14.12%。 (詳表xls / ods / pdf)
三、水果
本月主要批發巿場青果交易數量為68,534公噸,雖有農曆7月下旬、8月中秋節前民間祭祀活動之水果需求,惟7、8月間接連遭受尤特、潭美及桃芝颱風,以及本月中、下旬之納莉、利奇馬颱風影響,造成產區青果受損,貨源減少,致市場總交易量較上月減少13,310公噸或16.87%。時序入秋,水果生產亦進入交替期,夏季主力之瓜類水果(西瓜、洋香瓜、甜瓜等)雖仍為青果市場交易大宗,全月交易數量占市場總交易數量之15.97%,惟仍較上月持續下降5.33個百分點;若就單項產品觀察,以中秋節應景水果之文旦占市場總交易量之7.89%最多,木瓜占6.72%次之,黃肉西瓜占6.19%再次之,鳳梨、世紀梨、大西瓜亦分占市場總交易量之4 %以上;各類水果之市場交易量若與上月比較,冬季主力水果之柑桔類由柳橙、椪柑率先登場,文旦柚為應中秋節市場所需大量供貨,紅柿、世紀梨大量採收,市場交易量均較上月增加一倍以上,而中部地區木瓜及蘋果進入產季,市場交易量亦分較上月增加38.92%及29.11%;其餘夏季水果,如芒果、龍眼、高接梨、瓜類水果、夏果葡萄及釋迦等,則因已屆產期尾聲,供貨量持續減少,市場交易量分較上月減少三至九成不等。(詳表xls / ods / pdf)
四、毛豬
本月台灣地區家畜(肉品)巿場毛豬交易頭數合計為677,182頭,較上月減少44,393頭或6.15%,本月毛豬交易日數計24天,平均每日交易頭數為28,216頭,則較上月增加1,491頭或5.58%,主要係為應民間祭祀活動與學校陸續開學後增加之肉品需求,以及消費者預期蔬果產品將因風災雨害影響漲價更增加對肉品消費之需求;若與上年同期比較,市場交易頭數亦增加46,195頭或7.32%(詳表xls / ods / pdf) 。若就每頭交易平均重量觀察,因天氣漸趨涼爽,毛豬生長情形良好,豬隻每頭交易平均重量較上月增加1.2公斤為110.1公斤,較上年同期亦增加0.8公斤。
一、稻穀
9月份蓬萊稻穀產地價格平均每公斤17.05元,較上(8)月份下跌0.53%,主要係南部地區早植稻已陸續收割,且我國加入WTO時程逐漸明朗,糧商購儲意願不高,上、中旬穀價持續下滑所致;惟因納莉及利奇馬颱風接連來襲,二期稻作倒伏、發芽受損不輕,預期未來米穀供應不豐,下旬起蓬萊稻穀產地價格已見回升。若與上(89)年同期比較,上漲3.42%;與前3(87、88、89)年同期平均比較,則下跌1.62% 。
二、毛豬
9月份家畜(肉品)市場毛豬交易價格平均每公斤40.60元,較上月份下跌7.52%(本月份毛豬交易頭數為67萬7千餘頭,較上月減少4萬9千頭,減幅6.19%,平均每頭重量110公斤,則較上月份為高),主要係中元節需求高峰已過,加以納莉颱風造成嚴重水患,畜主出豬踴躍,致毛豬交易行情明顯下滑。若與上年或前3年同期平均比較,因豬源增加分別下跌18.96%及31.25%。
三、肉雞
9月份肉雞產地價格平均每公斤為34.58元,較上月份上漲3.60%,主要係桃芝及納莉颱風造成240萬雞隻受損,短期間肉雞供應減少,產地價格持續上揚。若與上年同期比較,上漲4.53%;與前3年同期平均比較,則下跌8.90%) 。
四、雞蛋
9月份雞蛋產地價格平均每公斤24.22元,較上月份上漲13.12%,主要係上、中旬學校陸續開學,恢復供應學生午餐使雞蛋需求增加,另中、下旬颱風來襲,部分雞場受損嚴重,化解入秋後產蛋率提升之壓力,並維持蛋價於每公斤25元價位。若與上年或前3年同期平均比較,因蛋源充裕分別下跌3.09%及15.40% 。
五、蔬菜
9月份蔬菜生產供應,上旬受雨害、中下旬受颱風影響,主要產地蔬菜受損嚴重,貨源短缺,價格普遍上揚,尤以短期葉菜類為甚。各單項產品全月平均價格與上月比較,全面上漲,其中以小白菜、蕹菜等短期葉菜因水傷腐損嚴重,供應大幅減少,產地價格續漲五成至一‧二倍為最大漲幅;其次扁蒲、菜豆、絲瓜、胡瓜等果菜類生產已近尾聲,又受風災影響,落花、落果多,供應減少,價格上漲二至五成不等;餘如結球白菜、蘿蔔、甘藍、竹筍等亦有二至三成之漲幅。若與上年同期比較,呈漲跌互見,主要係上年同期為碧利斯颱風災後,部分蔬菜尚未恢復正常供應,產地價格仍高所致,其中小白菜上漲近一倍,蕹菜上漲二成二,扁蒲、竹筍上漲一成多,蒜頭、胡瓜則下跌三成左右,絲瓜下跌一成 。
六、水果
9月份水果產地價格與上月比較,漲多跌少,上漲者有香蕉、葡萄、楊桃、洋香瓜、梨及番荔枝等,其中香蕉因九月份起每週輸日12,500箱秋蕉,有效紓解國內市場壓力,產地價格明顯回升四成三;葡萄因盛產期已過,供應減少,行情上揚二成二;楊桃、洋香瓜等亦有一成左右之漲幅。下跌者有木瓜、鳳梨及椰子等,其中木瓜因值盛產期,供應量增加,加以受屏東銅木瓜事件影響,價格下跌近三成;鳳梨因祭祀需求高峰期已過,價格回跌一成四;文旦剛上市,產地價格每公斤34元。若與上年同期比較,漲跌互見,各單項產品中,以新興梨、巨峰葡萄、洋香瓜、楊桃及開英鳳梨等漲幅較高,椰子、木瓜、文旦、番荔枝及香蕉跌幅較大。
七、花卉
9月上旬為中元節後,花卉買氣轉弱,供給同步縮減,價格小幅下挫;下旬逢中秋節前夕,應景祭祀花卉需求增加,價格普通上揚,全月平均價格與上月比較,漲多跌少,其中夜來香、菊花、滿天星及唐菖蒲等上漲一成左右;玫瑰則因七夕情人節後,需求減少,產地價格回跌近四成。若與上年同期比較,則漲跌互見,其中滿天星下跌三成二,唐菖蒲、夜來香則上漲一至二成 。
八、水產品
9月份水產品供應受颱風接連來襲影響,海況差冰藏、養殖魚貨供應減少,惟冷凍魚貨適時釋出供應,故各類水產品產地價格與上月比較,跌多漲少,下跌者有草蝦、黑鯧、旗魚、文蛤、赤宗及魷魚等,其中草蝦、黑鯧下跌一成多;旗魚、文蛤下跌近一成。上漲者有黃花魚、牡蠣、吳郭魚、虱目魚等,其中黃花魚、牡蠣上漲一至二成;虱目魚因風災魚塭受損,供應量減少,價格小幅上揚,之前盛產期產銷失衡狀況可望解除。若與上年同期比較,亦跌多漲少,其中虱目魚因上年同期價位較高,本年價格相對下跌近四成;魷魚、草蝦、文蛤、旗魚、吳郭魚及牡蠣下跌一至二成不等;黑鯧則上漲二成七。
一、綜合物價
依據行政院主計處發布之「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物價統計速報」顯示,90年9月份台灣地區各種物價指數與上(8)月比較,消費者物價上漲0.42%,躉售物價則下跌0.22%,進口物價下跌0.19%,出口物價亦呈小幅下滑;與上(89)年同期比較,除出口物價上漲0.45%外,餘均下跌,其跌幅依序為躉售物價1.43%,進口物價1.27%,消費者物價0.51%。
二、消費者物價
-
與上月比較:9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月上升0.42%(不含食物類指數則下降0.19%) ,主要係食物類因納莉、利奇馬颱風接連來襲,蔬果、蛋類、肉類及魚介價格均上漲,類指數上升2.06%所致;其次教養娛樂類因各級學校小幅調漲學雜費,類指數上升0.04%;衣著類則因夏季服飾換季出清,價位走跌,類指數續降1.63%;交通類因運輸費用降低,類指數下降0.26%;醫藥保健類因保健食品價格下跌,類指數下降0.11%;雜項類因婚喪喜慶費用調降,類指數下降0.10%;居住類指數變動幅度較小 。
-
與上年同期比較:9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年同期下降0.51%,其中衣著類因成衣及鞋襪價格均下跌,類指數續降1.99%;居住類因去年同期逢中秋節,家長饋贈褓姆秋節禮金,家庭管理費比較基期高,另家庭用品費、住宅修理費及房租等亦下跌,類指數下降1.47%;雜項類因婚喪喜慶費用及美容衛生用品價格下跌,類指數下降0.44%;教養娛樂類因國外旅遊團費降價,各級學校調漲學雜費,兩者漲跌互抵,類指數下降0.14%;醫藥保健類則因中央健康保險局七月份調高門診高藥費之藥品部分負擔額,類指數上升2.22%;交通類及食物類指數變動輕微。
三、食物類消費者物價
9月份食物類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月上升2.06%,各大類中,新鮮蔬菜類受颱風災害影響,葉菜類腐損嚴重,價格大幅上揚,類指數上升14.68%;水果類亦受風災影響,供應減少,價格上揚,類指數上升3.49%;蛋類因開學後學生午餐供應,蛋需求增加,加以部分雞場受災,供應減少,類指數上升2.09%;肉類指數上升1.30%;新鮮魚介類指數亦呈小幅上揚;休閒消遣食品類則因檳榔進入盛產期,供應增加,價格下滑,類指數續降1.94%;米及其製品類指數下降1.49%。若與上年同期比較,食物類消費者物價指數微升0.01%,其中除新鮮蔬果受颱風影響,供應短缺,類指數分別上升5.78%及2.76%外,餘均呈下降走勢,其降幅依序為新鮮魚介類4.44%,休閒消遣食品類3.61%,蛋類3.20%,肉類2.57%,米及其製品類1.42%。
四、農業產品類躉售物價
9月份各類農業產品之躉售物價指數與上月比較,除林產品小幅上漲外,餘均下跌,其跌幅依序為水產品2.69%,農產品1.89%,畜禽產品0.81%;若與上年同期比較,呈漲跌互見,其中林產品上漲9.48%,農產品上漲7.88%,水產品則下跌11.16%,畜禽產品下跌6.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