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參、農業科技

  農業科技年度工作重點項目包括:一、農作物試驗研究,二、林業及資源保育研究,三、農業水利研究,四、漁業科技研究,五、畜牧獸醫試驗研究,六、食品科技,七、生物技術,八、農漁牧產業自動化,九、遙感探測技術及十、農業推廣及農產運銷研究。其重點在加強農魚牧產業新科技之研究開發,科技人才培育訓練,促進農業現

代化。

一、農作物試驗研究

(一)水稻

  1. 84年共育成4個水稻新品種︰「台梗12號」、「台梗13號」、「台梗糯3號」及「台梗糯5號」。「台梗12號」與「台梗13號」均係梗稻品種,前者具有質優、豐產、適應性廣等優點,惟對病蟲害抵抗性欠理想,栽培者應以經濟防治之準則適時防治;後者具有抗稻熱病能力強及抗倒伏性等優點,適合於全省稻熱病發生嚴重之稻田栽培。「台梗糯3號」及「台梗糯5號」均係梗型 糯稻品種,兩者具有早熟、質優、豐產、脫粒率較低、抗倒伏性等優點,預計將可取代目前推廣中之部分糯稻品種,惟栽培者應注意少施氮肥及適時防治各項病蟲害,以免影響糯米加工品質。

  2. 運用近紅外光分析儀已完成稻米品質成分包括直鏈性澱粉、蛋白質、水分、灰分、脂肪、粗澱粉等之檢量線,將進一步建立適於台灣地區應用之食味計,俾作為稻米品種食味及品質成分之選拔評估時之參考指標。

(二)雜糧作物

  1. 為配合「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之實施,自81年度起至84年度止,選擇水稻、玉米、高粱、甘藷、大豆、毛豆、落花生、茶樹及牧草等作物,辦理浸水試驗及調查天然災害受害率計畫,並將成「農藝作物災害損失率基所得研究成果編印準參考手冊」,提供從事研究及災害勘查、認定之參採。

  2.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育成薏苡新品種「台中1號」,該品種產量高且穩定,每公頃產量可達3,183公斤,比岡山在來增產26.2%;生育日數127日,可適合水田或旱田栽培。

  3. 台灣省農業試驗所育成落花生新品種「台農六號」,該品種之莢果及籽粒均大於台南11號為最大特點,且銹病及葉斑病罹病率較低,莢果每公頃產量春作為2,712公斤,秋作2,343公斤,與台南11號相近,另植株直立,適合機械收穫。

(三)園藝作物

  1. 果樹方面

    (1)為加強品種改良促使品種多樣化,84年引進選育鳳梨170品系,葡萄10品種,梅8品種,印度棗20品種,蕃荔枝16品種,木瓜9品種,枇杷1品種,楊桃2品種,番石榴6品系,桃8品系,芒果16品種,荔枝17品種計12種果樹,268品種(系)。其中鳳梨c 64-78-3品系已於83年5月命名為台農16號甜蜜蜜鳳梨;另梨新品系「種苗4029」於84年7月命名為台農種苗2號蜜雪梨;建立香蕉優良品系保存園,擴充香蕉種質資源,俾選育新品種。

    (2)在栽培生理研究及果園管理技術改進方面,初步成果如下:飼放授粉昆蟲提高芒果單位面積產量,玉荷包荔枝之省工栽培技術,番木瓜扦插繁殖體系之建立,冬植網室木瓜倒株矮化栽培,枇杷、蓮霧、芒果、荔枝修剪調節產期,以及水蜜桃、葡萄、草苺遮雨試驗,提高品質均有初步結果。進行木蝨族群週年消長調查,並探討椪柑立枯病感染期及其預防之道。施用有機質明顯改善坡地柚類土埌環境,促使植株生長發育。

    (3)在採收後處理技術改進方面,開發設計貯果量30、50及70公噸等3種改良式柑桔普通通風貯藏庫。椪柑、桶柑、及柳橙貯藏在0℃及5℃均發生嚴重寒害,10℃亦有程度不同之寒害,15℃最好,而20℃腐敗及老化加快。建立椪柑與柳橙品質標準。建立內外銷芒果、荔枝、甜楊桃、蝴蝶蘭、苦瓜採後處理流程,並組訓及教育農民團體体農務人員研習採收後處理技術,5年來計約180人,對建立健全採收後處理推廣体系大有助益。

  2. 蔬菜方面

    (1)蔬菜品種改良

    1. 1.育成蕹菜新品種「桃園一號」,具有產量高、植株整齊度高、葉片狹長、葉數多、節間短、剌瘤少,適合宿根栽植等優點。

    2. 育成青蔥新品種「桃園三號」,具有晚抽苔、低抽苔率、葉鞘白長潔淨、單位面積產量高、分蘗數適當等特性,可節省調理工時,減少癈棄物。

    3. 自國外引進菜豆及豇豆計126品種,完成豇豆品種無病毒化工作及無病毒種子生產模式,使用無病毒種子可延遲發病及提高產量,完成80個豇豆品種(系)一般重要園藝性狀及抗病性調查。

    (2)栽培新技術研發

    1. 建立鄉土野菜經濟栽培之模式及技術並進行鄉土野菜成份分析,以迎合國人未來健康取向之食用習慣,亦可部分因應國際貿易自由化之衝擊。研究之作物包括過溝菜蕨等約廿種,均已獲致基本栽培資料。

    2. 以囊叢枝菌接種之西瓜苗,蔓割病害發生率低且品質佳。播種期與結果節位以上之葉片數對溫室洋香瓜(安地斯品種)之生長與品質有密切關係。

    3. 不織布具有良好的保溫性,且基重愈重保溫效果愈好,因此在低溫期中使用可促進作物生育及產量。秋冬作,無論是甘籃或青梗白菜不織布覆蓋均較對照組無覆蓋者生長快速,且生育良好。

    4. 利用水耕方法可週年栽培苦瓜。

    5. 利用簡易鐵架覆蓋紅、黃、藍、紫及抗紫外線透明塑膠布栽培葉菜類,圓葉萵苣、紅莧菜、菠菜的產量都以透明抗紫外線塑膠布最高,而覆蓋紅、黃、藍、紫透明塑膠布者之產量皆比露地高。

  3. 花卉方面

    (1)品種改良方面:收集134個菊花品種,並建立品種觀察圃;選育出3個優良唐菖蒲雜交品系、2個優良大粒種銀柳品系;搜集觀葉植物主要栽培品種,並調查其抗寒能力及寒害徵狀。

    (2)栽培技術改進方面:改進玫瑰扦插技術,有效提高繁殖成活率;改進聖誕紅栽培技術,提高盆花觀賞品質;建立庭園苗木容器栽培及機械化作業系統,提高移植成活率及達到省工之目的。

  4. 種子種苗方面

    (1)完成國家作物種原庫與附屬保存園、溫網室之整建工程,並開始運作國家作物種原保存利用合作體系;建置完成國家作物種原資訊系統之硬軟體及區域網路連線,並鍵入八千筆種原之特性資料;完成一萬八千餘份種原材料之收集保存,並加強本土種原之調查、收集及保存。

    (2)完成馬鈴薯、草莓健康苗生產及供應體系之建立;開發大蒜生長點培養及低溫處理種蒜技術,建立無病毒種蒜繁殖體系;研究牛蒡、蕹菜種子最適發芽條件;研發百合、夜來香、彩色海芋及金花石蒜等球根花卉本土化健康種球量產技術;改進蔬菜穴盤育苗技術。

    (3)依據「植物種苗法」辦理植物新品種登記審查,截至84年底,已受理57件登記案,其中審查合格發證者38件,刻正辦理公告中者8件,餘11件辦理審查作業中;研訂葫蘆科、茄科及十字花科等25種作物之品種特性調查表及品種名錄。

    (4)辦理優良示範種苗業者選拔活動,計選出 16 家合格示範種苗業者。

(四)特用作物

  1. 條形包種茶經120 ℃,10分鐘初步乾燥之後,利用除濕輪乾燥機在70℃繼續乾燥約2小時,可使茶葉乾燥至含水量4%以下,較一般常用之箱型乾燥機所需乾燥時間縮短0.5小時,且較能保持茶葉之香氣與色澤,提高其商品價值。

  2. 應用我國傳統保健性植物材料配合綠茶或包種茶調製成26種袋泡草果茶,經初步調查,以欖仁綠茶、芭樂綠茶、靈芝包種茶、人參包種茶及雷公根包種茶較受消費者歡迎,可促進茶葉口味之多樣化。

(五)土壤肥料

  1. 農藝作物土壤管理與施肥技術改進

    (1)台南及台東地區之試驗結果均顯示秋作玉米以夏作田菁作為敷蓋並行不整地之栽培方式,因土壤理化性質較佳,可避免連作障礙且玉米生育良好,產量提高4~6%,為一良好之栽培方式。若採夏作田菁整地掩埋一段時間後種植玉米之耕作模式,因田菁掩埋後迅速分解,釋出大量無機態氮素,則種植秋作玉米時應視土壤中氮素之含量,調整氮肥之用量及時期。

    (2)花蓮地區酸性土壤種植落花生發生缺鉬之地區,以撒施消石灰2公噸/公頃並加鉬酸銨2公斤/公頃或加樹皮堆肥10公噸/公頃之防治方法,各較對照增產54.4%及48.6%。澎湖地區栽培落花生每公頃施用豬糞堆肥10公噸,須連續施用三年才能顯著增加落花生莢果產量;而施用過量的磷肥對落花生莢果產量無益,反而徒增肥料的浪費,每公頃施磷酐量仍以100kg最合乎經濟效益。

    (3)連續數年進行作物對土壤鉀的吸收試驗結果顯示,非交換性鉀有隨時間而漸重要的趨勢,施鉀處理的土壤其鉀釋放量遠大於其持滯量,顯示加入鉀能促進土壤中native鉀之額外釋放,其增加百分率在土類間有明顯差異。農田土壤磷聚積情形調查顯示,土壤磷聚積量依作物輪作模式不同而異,以全年數作蔬菜積聚量最高,其Bray No.1磷含量高達618~1,015公斤/公頃。

    (4)台灣地區農田肥力管理及改良資訊系統之建立與應用,已完成17鄉鎮土壤採樣,合計已採取全省耕地面積約1/6 弱。經現地驗證花蓮新城鄉之木瓜、蘿蔔及玉米缺硼明顯,主要發生於美崙系土壤,與分析資料相吻合;另本區蕃茄鉀不足亦與土壤交換性鉀低相吻合。此外,整理歷年肥力調查資料,並與本計畫已分析之相同土類資料比較發現,在四十五年間,本省土壤pH值呈下降趨勢,但土壤有機質之變化趨勢並不明顯。

  2. 園特產作物之土壤管理、營養診斷與施肥改進

    (1)文旦柚每株施用 600公克氧化鉀之下,以施用氯化鉀較施用硫酸鉀對果實之果汁量及糖度均有較佳之效果。此外,每株施用有機質肥料16公斤且施用深度為60公分時,文旦柚之果實產量與品質均最佳。

    (2)楊桃葉片營養診斷之採樣適期為11~12月間,並由枝條頂端算起第五葉為最佳採樣部位。

    (3)六龜地區金煌芒果常見果肉異常現象,果實外觀正常(圖1),惟採收後數日果實下端果肉褐變凹陷,無商品價值(圖2)。其發生原因並非病害,可能為生理異常所致。經三年之田間調查及試驗結果顯示:果實病變發生似與果實之高氮及低鈣含量有關。正常果實中氮含量約45~104ppm,鈣含量約32~73ppm,其氮/鈣比在1.2~1.5之間;而生理病變果實中氮含量約62~128ppm,鈣含量約 17~50ppm,其氮/鈣比範圍在2.1~5.9間,且果實病變程度隨果實中氮/鈣比之提高而加重。降雨量的分佈對果實生理病變似有影響,開花至幼果期乾旱(降雨量僅3.1mm),而果實生育後期雨水過多(107.8mm),則果實病變發生嚴重,推測其原因為幼果期因乾旱植株對鈣之吸收不足,果實生育後期雨水充足,促進氮的吸收及果實急速發育,造成果實缺鈣而產生病變。營養管理處理結果顯示於開花期至幼果期,地面酌量補充水分及施用鈣資材,並由葉面噴施0.5%氯化鈣水溶液,可提高果實中鈣含量,降低氮/鈣比及罹病率。

    (4)以水耕法培育結球白菜(濱綠) 幼苗8天後,接種根瘤病菌5 ml於營養液中,當營養液中鈣、鉀離子濃度分別為10mM、5mM(比例2:1)時,且營養液之 pH 值為7或7.5時,則可近乎完全抑制根瘤病菌侵入結球白菜幼苗之側根。在使用罹病土培育結球白菜幼苗時,宜添加苦土石灰0.5~2%(重量比)來抑制根瘤病的發生,惟苦土灰之用量若超過2.0%,則根瘤病發生反較嚴重;若使用無根瘤病土或介質及田土來育苗,並施用適量苦土石灰可獲較之防治效果。

    (5)結球菜類甘藍施用銨態氮300 kg/ha、結球白菜施用銨態氮250-300 kg/ha之產量較其他硝酸態氮者為高。

    (6)報歲蘭栽培介質以蛇木屑+樹皮堆肥+水草的生育最佳,肥液濃度則以N:P:K=100:25:100ppm 生育最佳。

    (7)台茶十二號之氮肥需要量試驗顯示,每公頃約在 360-540公斤之間;而機採或手採茶樹對氮肥之需要量並無明顯之差異。

    (8)茶園土壤pH值低於4.0時,冬肥施用白雲石粉2公噸/公頃,並添加有機質肥料8公噸/公頃,可增進茶菁產量;施用白雲石粉4公噸/公頃則茶菁產量有下降之趨勢。茶園深耕試驗顯示,深耕加施有機肥均可提高武夷及台茶十二號之產量,尤以10月份進行深耕之效果優於12月份者。

  3. 有機物利用技術改進之研究

    (1)利用蝦殼及花生殼製成之堆肥,可作為洋香瓜之介質材料,若將該堆肥以體積比1:3 混合泥炭苔或表土,並接種有益微生物菌群,則洋香瓜生育量可達最高,其效果優於一般育苗介質。成株用的栽培介質,以主配方再添加米糠及褐海藻等材料,並以1:3 比例調製效果最佳,且作物生育期間不需追施任何肥料及化學藥劑,春秋作果實糖度均可達14Brix以上,單粒果重亦可達1.5 公斤以上,符合高品質洋香瓜標準。

    (2)菊花盆栽以堆肥(牛糞:粉碎穀殼:菇類堆肥=2:4:4(v/v)混合堆積腐熟)加河砂25%作為介質,混拌4-8g 15-12-13配方肥料,盆菊生育最佳,且介質成本僅為商用介質之1/5。(圖3、圖4)

    (3)豬糞與鋸木屑以重量比為5:1 之比例混合後製造堆肥,於第3天時氨氣濃度為75ppm;而僅以純豬糞堆積醱酵者則為280ppm,顯示豬糞與鋸木屑以5:1比例混合後,可以顯著減少醱酵過程中氨氣的產生。豬糞堆肥以1:500或1:100與土壤混合後種植白菜,其發芽率可達97~100%。若以1:50混合時(即每公頃施用50噸),則白菜發芽率降低至60%。

    (4)雞糞及廢棄太空包木屑以4:8之配方較有利於堆肥發酵,只要4 星期便可近於腐熟;其所製成之堆肥最有利於白菜的生長。每公頃之適當施用量為15~20噸。

    (5)乳牛廄肥之肥效試驗結果顯示,施用化學肥料區氮素用量之等量、二倍量、三倍量之乳牛廄肥之甘藍產量,與化學肥料區之87.2 公噸/公頃比較,其產量指數分別為55%、75%及84%。則估算乳牛廄肥之氮肥效率僅及化學肥料 之1/4。

  4. 有機農業應用技術之研究

    (1)不同輪作系統及農耕法之比較結果顯示:旗南試區第一輪作系統之秋作嫩莖萵苣及春作食用玉米在有機農法管理之下,產量表現優異,分別比慣行農法增產20.6及9.3%,但第二輪作系統秋作甜玉米及一期作水稻則有機農法生育不佳,分別比慣行農法減產10.3及12.8%。一期水稻有機農法之幼苗生長受阻,細觀根系生長分兩段,可能因施用廄肥造成土壤氧氣供應不足所致,應先施肥1~2週再淹水插秧。產品之外觀除秋作甜玉米外,有機農法均比慣行農法為優;除玉米及水稻之外,食味品評亦均以有機農法管理者為優。台東試區兩輪系統之夏作田菁產量以折衷農法最高;秋作甘藍產量R1以慣行農法為優,R2則以折衷農法稍高;春作毛豆及甜玉米則以有機農法表現最佳。花蓮試區之水芋及甘藷產量高低依序為化學區>折衷區>有機區。

    (2)手採茶樹較機採茶樹適合有機農法之施行,因手採茶之製茶品質較高可獲得較為良好之利潤,且可培養良好之樹勢以抵抗病蟲害之侵襲,另對有機肥料之需要量可能也較少,有助生產成本之降低。

    (3)以豬糞堆肥或雞糞堆肥添加綜合性微生物,並噴射放線菌可使胡蘿蔔軟腐病發生率顯著減少,產量增加,根部之鉻、鎳、鉛含量顯著降低。

  5. 有機質肥料施用技術研討會有機質肥料合理施用技術研討會於84年5月11、12日在臺灣省農業試驗所國際會議廳舉行,共有180餘位來自產、官、學界人士參加,除發表18篇論文外並共同討論本項議題及建議事項,會後另出版研討會論文集乙冊。茲摘錄建議事項如下:

    (1)有機資材的養分含量偏低,施用量龐大,為降低運輸成本,建議各地區應建立農牧複合經營體系,並需考量地區內禽畜廢棄物生產總量與當地農田土壤之消納能量,二者應取得平衡,以兼顧環境保護及經濟性。

    (2)有機農業產品之品質規範及認證,宜由相關業者與消費者組成之協會自行訂定及認證,政府單位僅作適度之輔導即可。

    (3)為維護生態環境,禽畜糞廢棄物之處理應以污染者付費之原則 ,將處理費用包含於禽畜之生產成本之內;龐大的禽畜糞廢棄物經堆肥化處理後,免費提供農民使用,方可由大面積之農田消納,解決污染問題。

    (4)禽畜糞廢棄物含有重金屬,長久施用此類堆肥後,將嚴重影響土壤品質,建議管制飼料添加物中重金屬含量,使符合肥料之規範。

    (5)應加強對農民有關有機質肥料之品質選擇、施用量及施用方法之輔導與宣傳。

    (6)未來應加強研究之重點:1.地區堆肥製造中心之區位配置及最適規模之經濟研究;2.有機資材利用於栽培介質製作、公園及庭院草皮之研究;3.有機資材之施用量與土壤有機質累積之關係研究;4.土壤氮素礦化量預測研究;

  6. 化學肥料與有機肥料之合理配合使用及田間施用技術之研究;6.施用有機資材之環境容量估算研究 (包括氮、磷對水之污染及重金屬對土壤之污染) ;7.商品化禽畜糞堆肥之品質基準,包括:重金屬含量及腐熟度等規範之制定。8.有機質肥料類別、施用量與作物病害發生率關係之研究。

  7. 生物肥料之開發與利用

    (1)本年度已分離出五種綠肥之根瘤菌株共計260 株。在生長箱以根瘤數及固氮能力進行初步篩選,田菁可選出11株,苕子選出7株,營多藤選出34株,太陽麻選出3株,可供試驗之用。另本年度進行紅豆、落花生及綠豆田間根瘤菌篩選,五地點之測試結果接種根瘤菌均可增加豆類根部之根瘤數及固氮作用,惟其增產率並未達顯著水準。

    (2)以內生菌根菌以Gl. intraradices和Gl. manihotis 混合接種百喜草,其每克乾根重之產孢量可達54,542個。此外,以此二菌種混合感染之根段進行冷藏試驗,發現以4℃冷藏八個月後仍能有效感染植株。

    (3)蕃茄於穴盤育苗時接種菌根菌 Sclerocystis sp.、Gigaspora sp.和Acaulospora sp.等菌種,在穴盤苗移植後第20天較未接菌者平均高11公分;而菱角絲瓜則僅接種Acaulospora scrobiculata之處理較未接菌者平均高11公分。

    (4)苦瓜育苗時添加菌根菌Glomus mosseae及溶磷菌並配合施用全量肥料之處理之產量最高,比不加任何菌者增產12%。

    (5)草莓接種菌根菌與溶磷菌後,可增加假植苗分枝數及乾物重;但對於提高果實品質及產量則效果不顯著。

    (6)天竺葵「繁花」與「優勝白」品種經接種內生菌根菌後,有提早開花、增加花數及花朵直徑之效果。「小雅混合色」日日春接種Gigaspora gigantea後,可提早約二週開花並增加一倍半的花數。菌根植株可減少一半的磷肥用量

    (7)以香水茅、黃秋葵與藤三七為宿主作物以氣霧式栽培接種菌根菌Glomus fasciculatum 發現,香水茅栽培於台肥液九週後,每公分根段約產孢36個,而於霍格蘭氏營養液中栽培者孢子數約為22個。以黃秋葵為宿主之產孢能力較香水茅為差,產孢量則以霍格蘭氏營養液較佳。藤三七生長緩慢不適於做氣霧栽培用宿主作物。

    (8)文旦柚苗經接種複合菌種(菌根菌+溶磷菌+固氮菌)後,植株生長勢及根部感染率較其他任兩種組合 (菌根菌+溶磷菌、菌根菌+固氮菌)或單一菌種的接種效果佳。亞洲型百合經接種複合菌種後,可加速種球增大。

    (9)由農產及果菜市場廢棄物所做成之堆肥中篩選出耐熱(53℃)及對纖維素分解能力強的細菌12株;及在50℃下分離耐高溫放線菌80餘株,分別具有澱粉、纖維、蛋白質之分解酵素活性,有些菌株亦可產生抗菌物質,將分離出之耐高溫放線菌加入堆肥中,可縮短堆肥腐熟時間。由堆肥中篩選到的固氮菌、溶磷菌加入樹皮堆肥中可增加樹皮堆肥中兩種菌之菌數。

    (10)由雞糞、豬糞及油粕堆肥中篩選之菌株再接種於三種堆肥中可消除堆肥製造時之惡臭,且接種菌株之堆肥可增加甘藍產量及品質。

    (11)由土壤篩選之根圈促進菌可使菊花與康乃馨之扦插苗存活率分別達90%及80~90%。土壤中篩選之螢光菌加入育苗介質中,可促進甘藍、甜椒幼苗之生長,有的菌株可增加百合組織培養苗之生長勢。

  8. 防範土壤與肥料污染之研究

    (1)以強酸性鉻鋅污染達第五級之土壤盆栽種植六種蔬菜均不發芽,施加各種土壤改良劑中以石灰之效果最佳,以石灰將土壤pH值提高至7.5左右,可減低鉻、鋅之溶出量,降低作物吸收量,蔬菜即可正常生育。石膏、綠肥及腐植酸之改良效果不彰。

    (2)調查市售禽畜糞堆肥,其有機質含量未達60%者占樣本數之50%以上。雜項有機質肥料之全氮含量在0.73~11.6%間,且有相當多的肥料其可溶性氮含量很高,幾乎等於全氮含量。應加強原料來源及肥料要素型態之標示管理。

    (3)調查全省 100處茶園土壤及茶葉之重金屬含量知其尚屬安全範圍。以標準泡茶法得知茶葉重金屬溶出率以鋅、鎳較高,在26%以上。

    (4)施用矽酸爐渣及堆肥對水稻及甘藍均具增產效果。施用矽酸爐渣可有效提高表底土pH,降低植體中鐵、錳含量。

(六)農業機械

  1. 半自動乘坐雙行式蔬菜移植機︰本機採用人工分苗,可附掛於乘坐式插秧機行走部後端,前面須一人駕駛,後面兩人分苗,具有體積小、轉彎半徑小、損及枕頭地少,操作輕便等特性,適合一畦種兩行栽培方式的移植作業,可移植甘藍菜、花椰菜、結球白菜、結球甘藍、番茄、甜椒等作物,其標準畦距120公分,畦面90公分,畦溝30公分,畦高30公分以下,移植行距為45公分,株距分40,45,52公分3種,可任意選擇,採交互種植方式,每公頃可定植32,000~41,500株。本機移植效率可達百分之百,每公頃僅須5~8小時,約等於30個人的工作效率。

  2. 三要素肥料攪拌機:本機主要由一台10.5HP柴油引擎(或220V、5HP電動馬達),輪葉式肥料粉碎裝置,容量400公升肥料攪拌桶,卸料裝置及四輪拖曳式本體架組合而成。起動柴油引擎後,經皮帶輪傳動輪葉式肥料粉碎裝置,可將結塊的肥料粉碎。一般肥料倒入肥料攪拌桶,再嚙合乾燥單片離合器,傳動環狀齒輪,使攪拌桶在10R.P.M.下轉動,利用攪拌桶內的傾斜隔片翻動混合肥料,5 分鐘後再將攪拌桶傾斜一角度,倒出混合完成的肥料入袋。本機可適用果樹及其它各種農作物,依據土壤診斷及葉片分析,針對農作物養份需求,混合肥料作合理施肥,同時可降低施肥成本,適合產銷班共同使用,降低農民投資購置機械的成本,發揮機械的利用率。

  3. 葉用甘藷莖葉採收機:本機全長164公分、寬120公分、高120公分。主要構造包括支持輪、割刀、風鼓、五馬力汽油引擎、行走部及調整桿、收集及裝袋裝置等。採收時可將甘藷莖葉割切、輸送、收集、裝袋一次完成。剪刀將莖葉長10~15公分處切斷,經風鼓送風把莖葉全部吹入收集裝置而裝袋。本機採收寬度100公分,調整高度8~27公分,工作速度每秒0.31公尺,每小時採收量500公斤,比人工採收34公斤快15倍。

  4. 撒佈型有機肥施肥機︰本機主要構造包括有機架、減速機、傳動機構、有機及化學肥料配出裝置、地下害蟲防治粒劑配出裝置、裝載箱、吊架等。有機肥肥料箱容積最大為2.5立方公尺,動力傳動部分是利用曳引機P.T.O.作為動力來源,經由萬向接頭傳至底盤下方主軸,帶動刮板,將有機肥料送向後方,利用垂直式碎擊轉盤,藉離心力將有機質肥料撒施出去完成作業。本機之撒佈寬度為2-8公尺,每公頃作業時間約1小時,適用於大面積且肥料作表面撒施之田區,如西瓜、水稻、落花生、蔬菜園等,施肥後再整地,每公頃與人工撒佈比較可節省人工2工,並解決人工撒施有機肥之困難,能有效大量推廣有機肥之施用。

  5. 蔬菜園自走式施藥機︰本機噴藥作業時,機體本身不負載農藥,其藥液來源係利用機體內部承載之高壓軟管與儲藥桶邊之高壓噴霧機連接供應農藥,由於機體本身不必負載沈重之藥液,故具有機體輕巧,直線作業操控容易等優點,只要具備一寬40公分、 高5公分以上之畦溝即可導引噴藥機沿畦溝作直線及後退行走。本機適用畦溝栽培之蔬菜、瓜果等作物,而且不同作物可換用不同型式噴桿,其作業效率為人工噴藥之二倍。噴藥作業中,操作人員不必跟著噴藥機行走,可減少施藥者接觸農藥機會,避免農藥中毒之危險。

  6. 小型袋式牧草青貯裝填機︰為配合本省農情及乳羊飼養戶之需要,一種小型袋式青貯裝填機,長24公尺,斷面積0.9平方公尺,容量達8~12噸的機型,可調製作各類牧草、農副產品的青貯,尤其水份含量很高之狼尾草,對正積極推廣養羊業者是較合適的選擇。本機作業量為15~20噸,全省養羊戶約2,000戶,30萬頭(包括羊、肉羊、成羊、育成羊),規模大小差距大,迄目前未大量採用青貯草,但隨乳牛TMR餵飼成熟的發展,需求日殷,具有市場前景,包括農副產品混合芻料,可降低成本並提供長期穩定的飼料供應。本機使用之PE袋每百公斤用量為0.93元,成本低,污染少。

  7. 搬運車附掛式有機肥施肥機︰利用本省之農地動力搬運車加以改裝,去除原車車斗後,加裝上具刮肥板機構之車斗及一具盤式撒佈頭後,即完成兼具搬運車與有機肥撒佈機功能的機械。本機使用18HP柴油引擎,具6前進速與2後退速四輪傳動,載肥量一次約為800 Kg,出肥量有四段控制,撒佈寬度達6~8m,並可具較大彈性選擇的3.6~14.4km/hr作業車速,進行撒施作業。撒佈之堆肥細碎均勻,效果甚佳。全車總長405cm,轉彎半徑為2.7 m左右,操作上十分靈活方便且機動性也高,適於稻田及蔬果園整地前施撒基肥或牧草區等使用。作物施用有機質肥料可提高品質,己普遍獲得農友認同,惟施用時需勞力多且工作環境不佳,致影響農友施用意願而影響推廣速度。有機質肥料用人工施肥,每公頃需三個人工以上,以本機施用,每公頃只需1小時,作業速度快,效率高,可提高農友施用意願及減輕施用工資,進而帶動有機質肥料之產銷,改善土壤質地,提昇農產品品質。

二、林業及資源保育研究

(一)林業經營研究

  依據「科學技術發展方案」及「全國第三次科技會議」結論,調整林業科技研究,其重要內容如下:     

  1. 森林資源經營及林業經濟之研究            

      探討研究林地超限利用區土壤物性植被,並建立滲透率模式;建立台灣省國有林區適中林道模式及行政組織內部交流之績效評估準則。完成設計森林生態系、生物歧異度與社會群眾在保育經營下之決策會理系統,並完成台灣五木志之編印。對桉樹在台灣之育林數量調查,設立永久樣區並作生長模擬器之開發,以作未來我國大面積推廣之依據。

  2. 造林與森林撫育之研究

      針對不同自然環境研究不同之森林培育技術。低海拔及平原地區,著重速生樹種與農地造林育林技術之研究,並以桉樹、相思樹及巨型銀合歡等為主要研究樹種;中海拔地區則研究本土性重要針闊葉樹種之培育及更新研究,並探討人工培育高價值食用菌類之可行性。至於針葉樹人工林中後期撫育與經營之研究,則是針對現存台灣杉、柳杉及紅檜人工林進行系統性之研究,以建立作業體系供推廣之用,並已初步完成作業手冊一種。

  3. 森林資源保護之研究

      對森林主要之病、蟲、獸害及森林火災為害,調查其成因及研究防救技術,彙整技術手冊,以供林業人員參考採行。

  4. 環境林業研究

      研究施肥對紓減鹽沫危害木麻黃苗木效應、紅樹林復育、台灣地區綠化樹種規劃、環境綠化樹種培育、都市林樹木葉面積之研究等,提供從事環境林業者的參考。     

  5. 森林遊樂與自然教育之研究

      辦理森林遊樂區和風景區之間遊憩屬性知覺差異、惠蓀及溪頭自然資源教育之研究、建立森林遊樂區步道規劃及作業準則、印製解說手冊及摺頁。

  6. 改進林產物加工利用技術               

      研究開發省產木材室內新產品、進口商用材乾燥基準之訂定、層竹產品製造及木材高溫乾燥方法。完成木材廢料利用、改良及保存方法、及家具方榫結構品質評估檢測標準。就塗料與膠合劑之改良及應用,竹材基礎性質研究及其加工利用技術,以及紙漿造紙技術等方面,完成多項成果,對改進我國林產物加工利用技術及增加附加價值等頗受肯定。 

  7. 台灣林業研究發展之整合與協調            

      召開「台灣林業研究發展小組」委員會議二次,進行林業現況及未來發展策略研討,以資決策之參考。製作台灣縣市樹年曆及海報,並舉辦「新林業經營」講習四場、林業在職教育講習四場及演講會六場,以改善林業經營觀念並提昇林業人員之形象。                  

  8. 推動國際林業合作                  

      為提昇我國林業國際地位,加強林業國際學術交流,繼續推動國際林業合作事宜。本年度計完成東南亞各國及智利、紐西蘭之森林資源木材產量、種類及木材利用情形資料,同時對國內產業界之料原供需、來源、數量、利用與加工層次等資料完成收集,可供研參。年度內舉辦「木造房屋建築技術研討會」及配合政府南向政策,舉辦泰皇山地計畫林業研究會,以及邀請多位外籍學者來華指導,對我國林業經營及木材加工技術之改良助益良多。   

  9. 林木種原之保存與利用                

      除繼續蒐集國內重要林木種原,建立種子冷藏系統及現地種原保存園之外,並利用既有材料進行復育及林木育種研究,包括台灣紅豆杉、檜木類、台灣油杉、竹類等珍稀及貴重樹種。另並進行闊葉樹種子採收期與處理之研究、重要原生闊葉樹種種子生產區之設置、國家植物園規劃後續計畫、以及金門縣森林公園開發計畫等。其中比較具體的成果,如在蓮華池設立了樟科與殼斗科植物永久保存區、紅豆杉休眠問題的突破、以及12種重要原生闊葉樹種種子生產區之設置等。

(二)水土保持及集水區經營研究

  1. 水土保持與集水區經營研究規劃及技術轉移之研究

      「水土保持及集水區經營研究發展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評估及審核年度計畫研究主題及工作重點,加強研究計畫間的整合與分工,研究方向分為山坡地違規使用對策之研究、集水區水土資源保育之研究、土砂災害防治之研究等進行。另彙編八十四度研究成果論文集,舉辦大型研究成果發表會及工作討論會,編印「水與土」通訊及水土保持教育宣導資料。                     

  2. 山坡地違規使用對策之研究              

       辦理土壤沖蝕與保育、生產力之相關性研究及土壤沖蝕推估模式之建立;加強不同覆蓋作物與土壤性質、水土流失及果樹生育之關係研究;加強陡坡地水土保持問題之研究;並進行水土保持植物材料管理技術之研究。  

  3. 集水區水土資源保育之研究              

      辦理森林集水區水文及泥砂與土利用關係之研究;森林(緩衝帶)對集水區水源及水質維護功能之研究;上游集水區生態及水文特性之分析與應用;繼續辦理冬山河集水區水文特性觀測。        

  4. 土砂災害防治之研究                 

      辦理坡地開發與災害防治之研究;防砂工程之基礎性研究;廢棄土砂與災害防治之相關研究;防砂工程技術之改進與開發之研究。

(三)野生動植物及地景研究

  為了解國內豐富之動植物資源之現況,本會每年仍積極透過野生動植物分布調查及保育相關研究,以建立野生動植物資料庫,提供人類永續經營生物資源及環境影響評估時重要依據,並同時進行蘭嶼角鴞、海龜、水獺、朱鸝、海洋哺乳類動物、黃魚鴞等保育類野生動物及其棲息環境進行調查研究。  

  在地景研究方面,採分年分區推展我國地質、地形景觀之調查研究與登錄建檔作業,以建立資料庫,並據以評鑑經登錄之地質、地形景點之等級,以積極劃設地景自然保留區、保護區,並研提經營管理辦法。本年實施「自然景觀及特殊地質地形現象登錄計畫 -- 台北縣、桃園縣」、「地景保育景點評鑑及保育技術研究計畫」、「地景保育行政人員研習班」、「台灣西南部特殊地景登錄計畫研究」、「花蓮縣特殊自然景觀及地質、地形現象登錄計畫」、「台灣東部地區特殊地景調查登錄及教育宣導計畫 -- 台東縣」、「台灣中部地區特殊地景調查及登錄計畫 -- 新竹縣、苗栗縣、台中縣」、「台灣地區地景保育景點之電腦資料庫建立計畫」等多項計畫。除此也研究發展新的地景保育技術,俾對特殊地質、地形景觀採取最有效之保育措施。

  為了解國內豐富之動植物資源之現況,本會每年仍積極透過野生動植物分布調查及保育相關研究,以建立野生動植物資料庫,提供人類永續經營生物資源及環境影響評估時重要依據,並同時進行蘭嶼角鴞、海龜、水獺、朱鸝、海洋哺乳類動物、黃魚鴞等保育類野生動物及其棲息環境進行調查研究。

  在地景研究方面,採分年分區推展我國地質、地形景觀之調查研究與登錄建檔作業,以建立資料庫,並據以評鑑經登錄之地質、地形景點之等級,以積極劃設地景自然保留區、保護區,並研提經營管理辦法。本年實施「自然景觀及特殊地質地形現象登錄計畫 -- 台北縣、桃園縣」、「地景保育景點評鑑及保育技術研究計畫」、「地景保育行政人員研習班」、「台灣西南部特殊地景登錄計畫研究」、「花蓮縣特殊自然景觀及地質、地形現象登錄計畫」、「台灣東部地區特殊地景調查登錄及教育宣導計畫 -- 台東縣」、「台灣中部地區特殊地景調查及登錄計畫 -- 新竹縣、苗栗縣、台中縣」、「台灣地區地景保育景點之電腦資料庫建立計畫」等多項計畫。除此也研究發展新的地景保育技術,俾對特殊地質、地形景觀採取最有效之保育措施。

三、農業水利研究

(一)加強水污染影響農業水土資原之調查研究及管制

  推動臺灣地區水污染情形日益嚴重,為防止農業水土資源遭受污染,除對污染嚴重地區實施監測,並研究污染水對作物、土壤之影響,84年度推動灌溉水質調查及管理工作,對嚴重污染地區實施先驅性之調查,以期及早發現污染可能案件並及時函請有關單位處理。另完成評估灌溉水質全氮及電導度之濃度限值盆栽試驗,繼續調查研究污染之潛變化影響及灌溉水質污染資料之管理等。85年度繼續推動灌溉用水水質監視及管理制度,並於灌溉用水水質劣於灌溉用水水質標準時,調查研究對農業水土資源潛變劣化趨勢。對於灌溉用水水質污染較明顯地區先驅性之調查,以控發生及其他有關之調查研究及資料管理。

(二)加強農業水利技術改進研究

  1. 提高農業水土資源有效利用之分析研究

      促進農業水土資源有效利用,結合現代化科學技術與管理,提高農業水土資源之經營效率,於84年度辦理水文資料應用、水文模式之引進開發及應用之研究、地理資訊系統應用於農業水利之研究及農業水利科技計畫成果發表討論會外亦辦理水庫放水操作之研究。85年度將持續辦理前述項目。

  2. 灌溉排水工程及營運管理技術改進之試驗研究

      提昇灌溉排水工程品質及改進營運管理技術,以增進農業用水之使用效率,降低營運成本,於84年度辦理灌溉排水及農地重劃工程現代化之規劃設計技術研究、農田水利會營運管理改進之研究及引進國外技術並研討其適應性與應用研究、加強充實農業工程技術資料中心等。85年度將針對前述項目持續辦理外,亦辦理農地重劃電腦輔助規劃設計之研究、農地重劃圖籍資料庫建立先驅性研究、農業工程技術資料之建立及水田轉作對排水系統之影響評估。

四、漁業科技研究

(一)海洋漁業生產科技之研究開發

  1. 臺灣週邊海域經濟性魚類資料庫系統建立

      完成臺灣東北部海域調查,共收集到經濟性魚類310 種,大多為中表層洄游性魚類。計共有棘鰆等20種,斑鰭飛魚等72種,其餘偶見或稀有者共218種。 目前系統係以印表機及檔案為主要輸出,地理資訊系統(GIS) 係採用GRASS 4.1 版進行開發,已有初步成果。計畫在World Wild Web網路上建立服務性資料查詢系統,免費開放供各界使用。

  2. 臺灣西南海域巴鰹魚獲量變動與海況關連研究

      本年度之海況調查結果顯示本年度之海水水溫較去年度低,同時無冷暖水交匯之現象,此結果初步推測,本年度本省西南海域黑潮支流較為離岸,但小型巴鰹漁獲量為近九年來最多,此一現象值得未來做一步的研究。

  3. 西太平洋黃鰭鮪資源評估

      本研究係應用Prager的ASPIC--一種非平衡生產量模式來研究評估此海域黃鰭鮪的資源現況。結果與Hampton and Lewis(1994) 經由標識放流模式研究結果非常接近。估計目前西太平洋黃鰭鮪資源之開發率大約在 0.2,最大持續生產量保守估計在 600,000公噸。由此得知西太平洋黃鰭鮪資源仍處於適度開發階段,無過漁之憂。

  4. 衛星遙測系統在漁業上應用之研究

      本研究對臺灣週邊重要海流水團,如黑潮主流極其鋒面、黑潮支流、大陸沿岸冷水團、東北海域冷水渦、澎湖海域冷水帶、及屏東外海暖渦等水文,其可能發生型態、顯明度、表水溫季節變化獲出現位置、規模、梯度或發生比率、離岸位置及侵入路徑等之表層動態現象,獲得瞬間廣大面積之資訊,對提供臺灣西南沿海烏魚漁汛、澎湖海域鎖管漁場漁海況、和臺灣東北部鯖資源魚等幫助很大。

(二)栽培漁業技術之研究開發

  1. 人工浮魚礁新材聚魚效果之試驗研究

      本研究乃針對以往較少使用之廢輪胎、原木、寶特瓶等材料再加上水泥塊組成立體魚礁群投放於永新漁港外側、墾丁南灣及竹坑外海、花蓮 石梯坪外海,比較各種材質及不同魚礁之聚魚及保育魚類幼苗效果,結果發現在沿岸營養鹽豐富地區如永新漁港外側,寶特瓶礁體上之海洋生物附著十分快速,投放二個月後即充滿管蟲、褐藻、藤壺等,同時礁群周圍聚集大群仔稚魚苗;水質清澈海域如南灣,則附著情況較差,顯然已達到計畫原設計之目的。 

  2. 澎湖青灣栽培漁業中心海水交流改善可行性研究

      由潮汐觀測資料發現,內灣和外海幾乎是同時升降。但內灣在滿潮時其高程普遍高過外海,而低潮時並無顯著之差異。滿潮時段潮口海流由內灣往外海流動,最大流量達9CMS,而在乾潮時段,潮口海流則由外海向內灣流動,最大流量為19.4CMS。 初步分析有關擬在中心西南灘岸與外海相連最窄處,挖一渠道使外海新鮮海水藉漲退潮之勢,順利補注內灣以改善灣內水質,恐有不利之影響。

  3. 黑鯛放流種苗減耗過程之研究

      茲為建立完整之黑鯛放流、追蹤、效果評估模式,本研究乃利用自行繁殖或購自民間種苗繁殖場之黑鯛苗進行人為減耗及自然減耗之研究。結果得知人為減耗之運送功能不至於降低種苗之活力,然而機械性之傷害死亡仍站相當大之百分比。           

  4. 臺灣週邊海域黑鯛相似種群族群結構之研究

      經比較分別採自淡水、梧棲、台西、澎湖及東港大鵬灣之樣品,以骨骼肌、心肌、眼睛及肝臟之抽取物進行電泳測定結果,共獲取35個基因位點(loci)及63個對偶基因 (alleles)。由上述五個樣品遺傳相似度比較,除大鵬灣族群具有與眾不同之遺傳標記外,各地之族群應屬同一族群。

  5. 蟳之種苗培育及遺傳育種試驗

      完成放養密度、隱蔽物及底質對幼蟳活存成長之影響研究。確定粗珊瑚砂底質與隱蔽物可提高幼蟳之活存率,可作為爾後實施人工標識放流幼蟳參考之基礎。

(三)養殖漁業生產技術之研究開發

  1. 牡蠣生產技術改進

      應用腎上腺素處理準備變態之牡蠣幼生,直接變態大量生產單體牡蠣。自美國引進之三倍體及二倍體牡蠣對本省溫度、鹽度之適應性差異不大,初期成長亦無明顯差異,繼續養成至成體,自美國引進之三倍體牡蠣殼長比二倍體牡蠣為大,值得應用。            

  2. 提昇七星鱸種魚飼料品質:

      於種魚產卵前一個月飼料中添加還原蝦紅素或維生素E可改善卵質,添加還原蝦紅素可以提高孵化率,而飼料中添加維生素E可以提高浮卵率,改善卵質促進大量人工生產魚苗。 

  3. 烏魚雌性養殖提高生殖巢成長及品質

      養殖之烏魚於六月齡,以適當濃度之雌二醇及雌二醇衍生物餵食四個月,雌性之比例可達百分之百全雌性化,並加速其生殖巢之發育,提高養殖經濟效益。

  4. 馬拉巴石斑人工飼料開發

      石斑魚之成長會隨飼料蛋白質含量增加而增加,當飼料以白魚粉當作蛋白源時,達最佳成長之蛋白質需求量約為51%,其成長之最適能量為324.7Kcal/100g,離氨酸為5.3克/100克蛋白質。

  5. 石斑魚養殖之最適水質環境

      已知石斑魚在15-38 ℃水溫,鹽度11-41ppt均可活存。由石斑魚於高鹽時耗氧較低,能量消耗較少,成長較好。及致死溶氧在25 及30℃ 較20℃時為低之結果,石斑魚培育之水溫宜在 25-30℃,鹽度30-35ppt為宜。

  6. 淡水長腳大蝦冬季低溫期大量死亡防治方法

      低溫期大量繁生的酵母菌是這些養殖蝦類大量死亡的病原,可以BKC 10ppm;福馬林1,000ppm;孔雀綠10ppm;高錳酸鉀100ppm;及漂白水10ppm徹底的消除本病原。

  7. 石斑魚服用Oxolinic acid 後之停藥期

      以40mg/kg 魚體重/天劑量口服,在體內的吸收與排除量皆在第三天投藥時已達穩定狀態,各組織器官蓄積量的多寡依序為腎臟>肝臟>血液≒肌肉。Oxolinic acid 在血液、肌肉、肝臟及腎臟的半衰期分別為20、22、21及21h;其停藥期(檢測下限為0.001μg/ml)需 11 天。

  8. 應用養殖環境中有益之微生物預防蝦病

      自蝦池篩選出來的一株有益養殖環境的菌株,Pseudomonas mendocina strainy,由於本菌可利用無機氮源如葡萄糖或檸檬酸鹽作為碳源,有效降低水中的氨-氮濃度,而且有極強的能力與蝦類最重要的病原性微生物弧菌生長的競爭,本微生物之存在,可有效的抑制病原性弧菌之生長,預防蝦病。9.美洲鰻魚對凹凸病之抗力:取純化的微孢子蟲以2x10E7,2x10E6,2x10E5,2x10E4,2x10E3 spores/ml濃度做人工感染浸泡日本及美洲鰻線 (體表透明,平均0.15g/尾)6小時後,飼養在28℃水槽,經過10天,高濃度感染的鰻線 (2x10E6 spores/ml 以上),美洲鰻線與日本鰻線均可被感染。感染30天後,比較其感染率,在濃度高於x10E6 spores/ml條件下,兩者感染率都接近於100%,但是在濃度低於2x10E5spores/ml 感染條件下,美洲鰻線感染率比日本鰻線輕微,身上白色斑點比日本鰻線少,且身上只有一、兩處的白色斑點。

  9. 草蝦及斑節蝦弧菌對藥物之抗藥性

      草蝦及斑節蝦對於Oxolinicacid、Chloramphenicol、Oxytetracycline、Sulfadiazine、Trimethoprim及Trimethoprim-Sulfadiazine(1:5) 6種供試抗菌劑之 1種或 1種以上具有抗藥性者,保存菌株為92.30%,新分離菌株為52%,合計為64%。對於各抗菌劑之抗藥性出現頻率,以Chloramphenicol 最高,其次為Sulfadiazine,其餘均極低或未出現。至於抗藥性型態,單劑型態有4 種,二劑型態有 1種,三劑型態有1種。  

  10. 循環水養殖模式建立之研究

    (1)建立利用毛刷過濾循環裝置、生物旋轉盤、泡沫分離式過濾系統、鼓式微過濾機及網袋筒式過濾機、水生植物淨化等六種系統之淡水鰻魚循環水養殖模式,各系統均可節約用水量80%以上,達成預期效果,其中又以毛刷過濾循環裝置設備簡易造價低廉且易維護,及鼓式微過濾機可自動逆洗,處理量大,二者最具推廣潛力。

    (2)建立草蝦(30萬尾/公頃)與文蛤(80萬粒/公頃)池水互換式循環水養殖模式,二者面積比可為1:1至1:4,在1:4之模式下二者成長均較穩定,若文蛤面積不足者可以機械過濾機輔助,用水量二者均可節約80%以上。

    (3)建立草蝦(30萬尾/公頃)與西施貝( 150萬粒/公頃)池水互換式循環水養殖模式,二者面積比以1︰2為佳,用水量二者亦均可節約80%以上。

  11. 降低鰻魚生產成本之研究              

    (1)監測鰻池水中優勢菌種,發現以Pseudomonas與Aeromonas二屬最常出現,後者又以A. sobria 及A. hydroplila DNAgroup 12為多,後者可能是鰻魚赤鰭病之病原菌,而二者親緣接近,在生態環境中可能會競爭同一資源,因此若能促使A. bobria 為優勢菌種以壓制A. hydrophila ,或可達疾病控制之目的。

    (2)初步建立傳統養鰻池養殖歐洲鰻及美洲鰻之技術,可望紓解日本種鰻苗供應不足之困境,且種苗成本占鰻魚養殖成本比例,可由50%以上降低至10~20%。

    (3)試驗證實鰻魚飼料中可以發酵黃豆粉取代30%魚粉為蛋白質源,以降低飼料成本;又浮性飼料中添加 3%魚油可提高鰻魚攝餌量約5%。

(四)漁港工程技術開發研究

  1. 新型消波設施開發研究

      收集國內外現有及計畫中的各種消波設施資料,加以分析了解其優劣點及台灣可能適用的海域,並完成水工模型實驗手冊;規劃各種新型消波結構物的基本形式,並經由水工實驗了解其消波效果。

  2. 漂砂嚴重海岸之漁港改善研究

      收集台灣四周沿海的海氣象條件,分析漂砂嚴重區構建漁業人工島之可行性,並收集整理國外現有案例資料,利用數值計算分析漂砂海岸之形成原因及完成漁業人工島規劃之條件及方法。

  3. 漁港內海水交換的改善研究

      收集國內各漁港地理、氣象及海況資料,加以分析整理;建立潮汐、流對港內水運動影響及港內油污擴散分析數值模式,並以八斗子漁港為例進行數值計算及模型實驗驗證。 

  4. 漁港工程設施結構安全及材料改善研究

      收集現有規範及準則,依據現有規範建立結構分析方法,在不同的條件下進行結構分析以了解現有規範的安全度;並建立漁港工程材料選擇的基本知識庫,提出耐久性混凝土設計之準則,修正現在使用的地震力計算公式,使其更能適合國內的施工環境。

(五)新穎漁船及漁業機械發展之研究

  1. 漁船產生水中噪音對各種魚群影響之研究:完成針對魚群多寡及密度的監控方法此套系統應用於定置網養殖魚群多寡之預估,而決定是否採收漁獲,將可以減少所需人力一至二人,降低成本。

  2. 漁船船殼附屬物對其航向穩定性影響之研究:完成斜航穩定性分析,並經由增加鰭板提高漁船之穩定性。此項設計用於改善現有漁船之斜航穩定性,預計將可降低漁船受海浪襲擊翻覆之海難事件,減少此類海難預計約百分之十至二十之效果,增加漁船之安全保障。              

  3. 漁船推進軸系折損之原因及軸系標準化之建立:分析完成軸系折損之原因有承受過大的剪應力、彎應力、扭轉應力及疲勞腐蝕。針對這些折損原因在設計、加工製造、安裝、操作運轉以及維護保護,提出防制對策。並建立一設計之標準,預估可以減少船東及造船廠之設計費千分之三至五之成本。防制對策亦可供參考,以降低維護費用百分之一至二之維護成本。                     

  4. 漁船因應海上遇險及安全系統(GMDSS)之研究:完成海上遇險安全系統應用于漁船上,對漁船發生海難時所能拯救之生命財產有極大之作用。預估由於該安全系統之安裝,可將生命財產之損失減少到最小之狀況。

(六)漁業公害防治調查研究

  1. 調查高雄後勁溪、中洲及大林蒲三條海洋放流管附近海域結果,有關檢測項目酚類略有改善,pH、BOD5、PO4-P、Cu、Cr+、Cd、Zn、Pb、Hg等之檢測值與上年度並無明顯差異,但DO有降低趨勢,NO3-N 明顯昇高,以及Hg於84年 6月份在大林蒲海域各測點平均值超過乙類海域水質標準 2ug/L,顯示海洋放流污染管制仍應再加強。

  2. 於台灣西部及西南部沿海(自新竹市至屏東縣)重要養殖區及河口共設立 100個監測點調查海水水質、其檢測項目濃度範圍為:BOD0.2~7.6mg/L、DO 3.3~9.3 mg/L、pH 7.3~8.8、Cu <0.001~0.030 mg/L、Ni <0.002~0.078 mg/L、Zn<0.001~0.084 mg/L、Cd <0.001~0.023 mg/L、Cr <0.002~0.035 mg/L、Pb <0.005~0.106 mg/L、Hg <0.0001mg/L、NO3-N 0.08~5.39 mg/L、T-P<0.001~1.170 mg/L、酚<0.001~0.147 mg/L。 其中有關重金屬之不合格率以Zn 3.1%最高,其次為Cd0.6%,Pb與Cu0.1%。

  3. 調查彰化沿岸養殖牡蠣体銅含量,發現伸港、福寶、王功地區含量較低,季節上則以秋、冬季較低。另雲林沿岸地區則以三條崙至台西之範圍內牡蠣体銅含量較高,季節上以夏、秋季較低。此種現象與沉積物含銅量受海況擾動影響程度有密切關係。                    

  4. 調查西南沿海地區文蛤、九孔、虱目魚、吳郭魚、花身雞魚、烏格、斑節蝦等水產物,發現其体內所含重金屬濃度均低,無食品衛生問題。

五、畜牧獸醫試驗研究

(一)畜牧科技研究

  1. 利用生物科技建立本地家畜禽之基因庫圖譜,可作為畜禽純種程度鑑定之用。

  2. 進行純種場種豬GPI、PGD遺傳型檢測及結合型分析,已可供豬隻親子血緣鑑定之參考,另以種公豬進行緊迫基因Hal-1843檢測,以提供純種豬場作為選育豬隻之參考。

  3. 在豬隻最適飼養密度,研究顯示每頭保育豬熱季飼養在網狀地面之適當飼養面積為0.38 平方公尺,涼季則為0.35平方公尺,每頭生長豬飼養於實心地面之最適面積為0.65平方公尺,而每頭肥育豬之最適飼養面積為0.95平方公尺。

  4. 利用14日齡早期離乳配合隔離飼養方式飼養仔豬,其結果顯示8 週齡之體重平均達到22.8公斤,比對照組的平均16.9公斤高出約六公斤,成效極為顯著,分離式早期斷乳值得推廣應用。

  5. 進行純種及二品種豬場場內檢定,84年度除檢定生長性能、繁殖性能外,並增加種豬外觀骨架結構評估,除檢定19,292頭,各項生長性能以藍瑞斯最優,約克夏與杜洛克則頗接近。繁殖性能亦以藍瑞斯最優,杜洛克最差。另骨架結構評估亦深獲農民歡迎,有88%豬場表示願意實施。

  6. 優良土雞品系之育種,中興大學已育成L2與D之母系土雞與B與S之公系土雞生產四品系雜交土肉雞,推廣民間使用,另畜試所已育成二元雜交體,預定推廣農民作四品系雜交土雞。

  7. 土雞飼養管理之研究:去年於試驗中發現土雞以三比三七公母比例飼養最佳,飼料中添加色胺酸可減少打鬥問題。

  8. 褐色菜鴨產蛋性能改良:已完成六代選拔,自初產至360日產蛋率79~91%,500日齡產蛋數308~337個,產蛋率80~89%。

  9. 飼糧脂肪酸對肉雞生長之影響:降低飼糧中飽和脂肪酸含量可降低雞肉中脂肪酸含量,可提高雞肉對消費者健康性。

  10. 研究自豬血提取超氧化物歧化 (SOD),完成高壓過慮進行分離實驗,可得60%以上純度之SOD,而且紅血球亦可有效去除。

  11. 飼糧中添加植酸,可在不影響豬隻正常生長性能下,取代玉米─大豆粕飼糧中所有無機磷之使用,並可降低豬糞磷排泄量,減輕對環境之污染。 

  12. 評估五家家禽屠宰場對廢棄物之處理顯示,有下列五點尚待加強:

  13. 提高血液、體脂肪塊及組織碎屑等廢棄物之回收率;2.減少用水量;3.回收血液及羽毛製成血粉及粉毛粉
  14. 回上一頁
  15. 94-03-01:33,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