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伍、科技研究(一至六)

一、農業科技研究
二、林業科技研究
三、水產科技研究
四、畜牧科技研究
五、特有生物科技研究
六、農漁牧產業自動化

  為加強農林漁牧產業新科技之研究開發,科技人力之培育及訓練,促進農業現代化,農業科技研究之工作重點項目包括:一、農業科技研究,二、林業科技研究,三、水產科技研究,四、畜牧科技研究,五、特有生物科技研究,六、農漁牧產業自動化研究,七、農業政策、經濟及貿易研究,八、食品科技研究,九、農地資源規劃研究,十、遙感探測技術發展,十一、農業水利研究。

一、農業科技研究

(一)農藝作物

  1. 水稻

    (1)桃園、台中、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分別育成禾更稻新品種「台禾更十四號」、「台禾更十五號」、「台禾更十六號」。「台禾更十四號」株型佳、短稈、耐倒伏、脫粒性適中、適合機械收穫,且產量高、抗稻熱病、食味佳、適合全省性推廣,惟其穗上發芽率偏高及對第二期作後期低溫反應敏感,應注意適時收穫及第二期作提早插秧。「台禾更十五號」具有早熟、高產、米質佳、抗稻熱病、耐倒伏等優點,於栽培時宜注意其他病蟲害之適時防治及成熟期之適時收穫。「台禾更十六號」具有抗褐飛蝨及抗稻熱病特性,又耐倒伏及米質佳,惟於栽培時應力行曬田,減少無效分蘗,並宜適量施用氮肥,以免植株過高,發生倒伏。

    (2)水稻有機栽培經初步試驗顯示有提昇米質之效果,純有機栽培之白米具有較低之粗蛋白質含量及較優越之凝膠展延性表現,故有利於提昇稻米品質;但水稻純有機栽培之每株穗數、一穗粒數及稻穀容重量均較慣行栽培略低,產量降幅介於5~20%之間。

  2. 雜糧作物

    (1)毛豆新品種高雄 5號係高雄區農業改良場選育出並通過登記命名,該品種由日本引進之綠光品種族群內選育出之新品種,莢果多為二粒仁或三粒仁、每500公克之合格莢果數為146~163莢,莢大、種仁大、單粒仁莢果比對照種(綠光)少,且色澤深綠等優良特性,屬有限生長型,生育日期為68~75天,完熟種子採取須95~105天,為中熟品種。春作公頃合格莢產量平均為5,702公斤,秋作為6,098公斤,夏作為5,230公斤,成熟種子產量為1,800~2,000公斤,平均種仁剝實率春作53.3%,夏作52.6%,秋作54.4%。新品種之風味佳,且具有良好咀嚼性,莢果不易黃化。

    (2)85年登記命名落花生新品種澎湖 3號,係由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澎湖分場所選育出之落花生新品種,該品種選自當地栽培品種澎湖二號族群,屬於佛吉尼亞型(Virginia type),植株匍匐性,育成日數約為165~170天,平均公頃莢果及籽粒產量分別為1,660及1,118公斤,皆較對照品種澎湖2號為高。剝實率平均為66.5,平均百粒重為49.9公克,油分含量為 45.45%,對簇葉病的田間自然罹病率明顯較對照種澎湖2號輕微,種子休眠期為8週,亦較對對照種澎湖2號為短,具耐旱、耐鹽、耐風特性,適合澎湖地區栽培。

  3. 特用作物

    (1)依據名間茶區茶園耕作管理模式試驗結果,修剪時期以春茶採摘後即五月下旬修剪最佳,採摘時期則以年採四次效益最高;深耕與否對茶樹生育影響至為明顯,且以隔年隔行深耕方法最佳;除草為達省工與降低生產成本目的,以年噴兩次年年春,並輔以地面敷蓋效益最高;施肥則以每公頃年施台肥1號複合肥料3,200公斤及分4次平均施用最佳。

    (2)研製袋泡草果茶,經篩選共選出47種本土性草果植物可供研製草果茶應用;分別就不同茶類如紅茶、綠茶、包種茶、烏龍茶特性進行分析比較,以利草果茶之調配,初步調配26種草果茶之組合及配方,其中以欖仁綠茶、人參包種茶、雷公根包種茶、芭樂綠茶及靈芝包種茶之消費者接受性較高。

    (3)以官能分析法判別佳葉龍綠茶及佳葉龍包種茶,由於茶湯風味相近,水色綠黃,難以有效分辨,嗜好分析結果亦顯示兩者無差異;利用直接烘焙法改善佳葉龍茶風味,伽瑪-胺基酪酸含量隨烘焙時間加長而遞減,且風味未能有效改善,此法較不適宜;比較添加20%香片、20%烘焙茶、20%決明子與未添加之佳葉龍綠茶、佳葉龍包種茶,進行嗜好調查結果顯示添加20%香片或20%決明子者較受喜愛。

    (4)長形山藥利用塊莖繁殖,種薯大小影響產量,故研究適宜之種薯大小,以節省種薯用量。於試驗中,長形山藥塊莖經催芽後定植之,將種薯重量分 4等級10、20、40及60g進行試驗。結果顯示種薯重量以40g為宜;山藥塊莖具休眠性,尤其長形山藥其休眠性較強,故研究探求打破種薯休眠之適宜低溫及時間。綜合結果推薦以5℃低溫處理4週,可有效打破長形山藥種薯之休眠。

    (5)以枸杞之根、莖、葉、果為單複料,經熬煮濃縮噴霧乾燥成即溶性產品,試驗結果含果實之單複料處理不理想,其他處理則良好,其噴霧乾燥條件︰入口溫度150℃,出口溫度95℃,風量600ml/hr,含葉片之單複料風味不理想,以莖、根為主調配1/5果實之配方,噴霧乾燥容易操作,且其風味最佳。

(二)園藝作物

  1. 果樹

    (1)選育出鳳梨、番石榴、木瓜、芒果、香蕉、柑桔、荔枝、枇杷、桃等多種果樹之優良品系,將繼續進行試作及評估;雜交梨(編號SH -085 )已完成區域試作及評估,預估二年內完成命名工作。

    (2)完成水蜜桃高冷地設施栽培與鳳梨番荔枝 (Atemoya)冬果生產模式;並繼續進行枇杷、愛文與凱特芒果、黑葉荔枝、青梅、麻豆文旦等多種水果省工及產期調節生產模式之試驗及評估。

    (3)建立玉荷包荔枝矮化密植、機械化省工栽培模式;並證實利用授粉樹及環刻與施用益收生長素,調節並控制花期使植株之花朵開放時有充分花源,提高授粉率,穩定產量。

    (4)完成葡萄、番荔枝、枇杷、梨等多種果樹颱風災後復育之試驗與調查研究。

    (5)繼續建立香蕉、鳳梨、蓮霧、葡萄、百香果等果樹無病毒苗木繁殖 體系之建立以及繁苗技術之改進。

  2. 蔬菜

    (1)育成香菇新品種「台農一號」,可全年生產,環境適合時易形成花菇。栽培時較不忌水,也不易產生爛包,可使用相思樹及雜木之木屑來栽培。菌傘圓而整形,菇體質密肉厚而耐貯存,且不易變色,極適 合鮮銷用。

    (2)育成小果番茄新品種「台南亞蔬六號」,具有高產量、高耐熱性、抗萎凋病、耐頂葉黃化捲曲病毒病及番茄嵌紋病等優點,其開花數及結果數多且集中、成熟期亦較集中,有利於省工栽培。其果實肉質脆、硬度高且不易裂果,故耐貯運。

    (3)選出適合作為抗青枯病砧木及接穗之茄子品種,其嫁接成活率高達90%以上;以囊叢枝菌根菌接種西瓜苗,蔓割病發生率低且品質佳;應用甜玉米作為清淨作物,可有效降低土壤過份累積之鹽份。

    (4)馴化栽培成功台灣地區最大型野生食用菇─金福菇,並完成技術轉移;研發完成雪耳太空包直立栽培法,比傳統橫式栽培獲致更大收益。

  3. 花卉

    (1)品種改良方面:評選唐菖蒲 7雜交品系、33個雜交組合;夜來香選育出重瓣系、紅花色系、粉紅花系、紫花系、白花系等;百合收集鐵 炮百合原生種等11種。建立庭園苗木母樹園,樹種119種。

    (2)栽培技術改良方面:建立百合、孤挺花、夜來香、金花石蒜、彩色海芋等繁殖體系。玫瑰沙蔓莎品種以撚枝水耕栽培一級品高達91%,大幅提高切花品質。盆菊、聖誕紅施用矮化劑可提高品質。應用長日促進文心蘭假球莖之生長、噴灌或每日灌溉、遮陰有助文心蘭切花之生長。琴葉蔓綠絨以 30/25℃處理的切葉品質較佳,介質以珍珠石:泥炭土:蛇木屑=1:1:1 生長最佳。建立庭園苗木容器栽培及機械化作業模式,提高移植成活率及達到省工的目的。

  4. 種子種苗

    (1)規劃完成國家作物種原保存利用合作體系,累計完成收集保存種原材料3萬5千餘份;完成國家作物種原資訊管理系統及連線網路,完成63種作物特性資料格式之建立,並鍵入3萬餘筆種原基本資料及1萬8千餘筆種原特性資料,積極推展我國種原保存利用工作。

    (2)建立木瓜、牛蒡等種子之最適發芽條件,研發甜椒、毛豆等種子之調製技術;選育優良無病毒健康種蒜,開發低溫處理種蒜繁殖技術及病毒檢驗技術,並研發百合病毒檢測技術;研發證實囊叢枝菌根菌對西瓜、胡瓜、苦瓜、番茄及茄子之生長、移植、增產及節省磷肥等方面具顯著成效。

    (3)完成「台灣地區現有作物栽培品種名錄」蔬菜綜合篇及聖誕紅篇之編印;受理新品種命名及權利登記申請案51件,累計申請登記案共108件;收集並分析世界各國植物品種保護有關法規及執行概況,以為我國執行「植物種苗法」之參考。

    (4)辦理優良示範種苗業者選拔活動,計選出16家合格示範種苗業者。

  5. 採收後處理

    (1)椪柑、桶柑及柳橙長期貯藏適溫為13~15℃,可貯藏3~5日。

    (2)台農四號、台農十四號鳳梨最適貯藏溫度為10℃,可貯藏25日;5℃以下貯藏則會發生寒害。

    (3)"初秋"甘藍最佳氣調貯藏(CA storage)條件為1℃,CO2及O2各5%,可貯藏4-5個月。

    (4)荔枝之最適貯溫為 5℃;銷日荔枝之褐化與蒸熱處理時加熱溫度不均有關。

    (5)火鶴花在15℃以下會發生寒害;在8℃下3日即發生凹陷斑點及細胞電解質滲漏。以抗涷劑squalene 5~10%處理可以減少寒害之發生。

(三)生物技術

  1. 生物技術在植物病害診斷與防治上之應用

    (1)生物技術在植物病害診斷與防治─完成病原似菌質體(phytoplasma,MLO)16S rDNA 3 端與23S rDNA 5 端之PCR引子對 rH3/fH3之設計。已設計完成可增殖出梨樹萎凋病病原似菌質體(PD-phytoplasma),並完成特異(specific)引子對之設計及製備蘭花 ORSV單元抗體。利用GCG Multiple Alignment Program,將目前已知全長核酸序列之10種 potexvirus病毒排列,選取同源性最高之區域。配合傳統Phenol/chloroform核酸萃取技術之改良,已由葡萄罹病材料萃取葡萄捲葉病毒(GLRaV)dsRNA進而製備並選殖獲得其cDNA。

    (2)植物病毒抗性基因開發之應用─已構築完成之PRSV HA 全長度cDNA;並將 pHA-T3G之轉錄體接種木瓜後發病之病株材料,以免疫電子顯微鏡觀察,可見到與 PRSV HA抗血清明顯反應之絲狀病毒顆料,以西瓜漬染檢測,亦顯示此植株確由PRSV所感染。另利用刺角瓜繁殖木瓜輪點病毒,依據葉氏之純化病毒方法獲得高純度高產量之病毒之病毒,以供單株抗體之製作。且自本省胡瓜嵌紋病毒系統中,篩選出衛星核酸 C-Sat,此衛星核酸具抑病性質。合成 C衛星核酸之cDNA,構築於植物表現質體,並轉殖至腫瘤細菌 Ti 質體中,轉殖衛星核酸序列至台中亞蔬四號蕃茄。

    (3)病蟲害防治用生物製劑之研究──透翅毒娥及加州苜蓿尺蠖蛾多角體病毒(PnMNPV及AcMNPV)以3種共轉染(Cotransfection)方法,AcMNPVDNA/ PnMNPV DNA共轉染法,病毒 (AcMNPV/PnMNPV)共轉染法,以及未含有多角體基因之AcMNPV重組病毒(LCH-1)與PnMNPV共轉染法,轉染入PN-HH細胞,所得之廣寄主域之重組病毒中,以第2及第3種方法得到的重組病毒較佳,第2種方法僅得到1株,而後者亦得4株可形成PIB,但能同時使這兩種細胞產生PIB的重組病毒株還未盡理想。純化重組病毒的DNA與親代(PnNPV與AcNPV)之限制圖譜比較,確實證明DNA限制圖譜有所差異。以設計之多角體基因引子(primer 35,36),與親代PnNPV及AcNPV於PCR內偵測,證實在690 PFU/ml之病毒數即可偵測出,效果較其他方法快速。

  2. 作物基因轉殖技術之開發應用

    (1)已完成甜瓜 130餘套可偵測到多型性之RAPD基因座之分析,包括父母本、F1及F2族群,並繪製成遺傳聯鎖圖,共含19個聯鎖群、60個標誌,估計約佔甜瓜整個基因組之40~60%。

    (2)利用花粉媒介之基因轉移方法,已獲得食用玉米基因組內含有抗蟲基因ICP 片段,將進一步雜交檢定,期能獲得具有ICP 基因之轉殖玉米植株。

    (3)利用農桿菌轉殖系統,將CMV 病毒之replicase 基因及鞘蛋白基因轉殖入甜椒、辣椒及甜瓜,已獲得抗病植。

    (4)已成功地將高粱抗水稻紋枯病品系的基因組 DNA,以花粉管通道導入水稻染色體組中,進行抗病篩選。

    (5)已取得蝴蝶蘭花器專一性 ACC合成酵素基因之啟動子並完成定序分析,進行暫時基因表達分析;利用花粉管基因導入法,將蝴蝶蘭反義ACC合成酵素基因轉殖入蝴蝶蘭,進而篩選轉殖植株。

  3. 生物技術應用於種苗繁殖及品種改良

    (1)以甘薯台農57、66、68號、桃園 1號、桃園選 1號及C82L07之莖段為材料,取其葉片切除葉尖並帶有部分葉柄為培植體,在MS + 0.2mg/l 2, 4D培養3天後,移置以MS為基礎培養基,分別添加0.2mg/lBA、Kinetin 、TDZ。結果顯示,在以上3種不同培養基對芽體的誘導率均以台農68號效果較佳,台農66號次之。

    (2)以台南11號花生授粉後4天及6天之子房柄尖端為材料進行體外培養,結果顯示 2mm以下之子房柄尖端均無法順利生長, 3mm左右之尖端則有較佳之生長反應。提高蔗糖濃度及低濃度的glutamine或CH有較高的莢果形成率,其中以MS添加150 mg/lCH的莢果形成率(20%)最高。

    (3)改善素心蘭、四季蘭、報歲蘭及拖鞋蘭等國蘭傳統分株繁殖倍率低之問題,由無菌播種及組織培養等方式,誘導產生根莖並分化生成芽體,初步建立國蘭大量快速繁殖體系。

    (4)研發甘藍花藥培養以產生單倍體植株及由單倍體倍加處理產生多倍體個體之技術,建立傳統育種方法外之多倍體培育法;草莓瓶苗經誘變處理及青枯病濾液和水楊酸處理,已篩選出抗青枯病植株。

    (5)牛樟不定胚誘導及分化之培養基已初步建立,不定胚於試管中可繼續繁殖及分化繼而形成大量無性胚,無性胚並可分化成苗。

    (6)在全省採集台灣紅豆杉枝葉,調查其紫杉醇含量,結果發現不同地區紫杉醇含量差異很大,在 0到 368 ppm之間。且枝葉含有一種紫杉醇類似物—去乙醯巴卡亭 III,在某些單株中含量可達3605 ppm,此類化合物可經由半合成,合成紫杉德(亦有與紫杉醇相似功效),顯示選種之空間頗大。

    (7)台灣雲杉的胚原性組織,在移轉至 PG 培養基添加 30μMABA之後,經過二次繼代培養(8個星期),已有大量體胚形成,目前以不同之ABA濃度及碳源測定最適體胚形成之組合。

  4. 生物技術在食品上之應用研究

    (1)以215個食用菇為試驗樣品,利用不連續聚丙醯胺電泳及SOD之活性染色法鑑定,發現該批食用菇其菌絲體所含之SOD以MnSOD為主,且SOD總活性在該批樣品中呈常態分布。

    (2)由全國各地油脂廠土壤採樣,篩選得20餘株鹼性脂肪酵素生產菌,其中382A經鑑定為Vibrio metschnikovii,F111鑑定為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此酵素之基因已成功選殖於大腸桿菌中,並完成基因定序。

    (3)將人工合成一條含八套重覆序列之冰核活性基因,導入大腸菌後,利用小水滴凍結(a droplet freezing)測定法,測知此基因重組大腸桿菌之菌體抽出物具有冰核形成活性。

    (4)大規模篩選大屯山區溫泉水樣與周邊土樣中之微生物,選擇出能利用木質糖為碳源生長葡萄糖異構酵素生成菌,且已完成酵素純化,並獲得 2 株葡萄糖異構酵素基因之選殖株。

(四)農業環境與生態

  1. 開發生物防治及植物檢疫防疫新技術

    (1)害蟲生物防治技術之開發與利用
      A.調查台灣地區害蟲天敵,自梨樹上採得害蟲約50種,其中約40種為新紀錄之害蟲,其寄生性天敵約有15種。另自約365種以上植物採得約155種粉蝨,自其中約100種以上飼育得50種以上寄生蜂。
      B.探討薊馬天敵大量飼育技術,知曹氏小黑花椿象於攝氏25或30度定溫下飼育,其發育較佳,若蟲與成蟲合計一生可捕食薊馬300隻,食量大,且成蟲於開花季喜鑽入花瓣間取食,對薊馬極具防治能力,已可以豆葉及葉為主要食物加以累代飼育。
      C.開發成功大量生產及保存本地種草蛉之技術,釋放草蛉幼蟲在柑桔園、木瓜園、草莓園及網室瓜類園中防治葉?及蚜蟲類,對剋制害蟲十分有效,本技術已為上述作物栽培農民廣為接受。
      D.開發大量繁殖東方果實蠅幼蟲寄生蜂-小繭蜂,及蛹寄生蜂-跳小蜂技術,每週可生產 5,000隻以上,釋放在宜蘭員山之小繭蜂已在當地立足。
      E.探討灌溉渠道雜草布袋蓮之生態,並自國外引進2種象鼻蟲天敵,已完成其必要之生物學觀察與評估,下年度將於部分水道進行田間釋放。

    (2)病蟲害微生物防治技術之開發與利用
      A.以蟲生線蟲防治蔬菜害蟲斜紋夜蛾具潛力,人工培養蟲生線蟲以黃豆粉添加膽固醇效果佳,其與以昆蟲活體所培養之線蟲之殺蟲效力,無顯著差異。
      B.以黑殭菌配合性費洛蒙及誘蟲燈綜合防治甜菜夜蛾,效果良好,在宜蘭青蔥專業區已大面積示範推廣。
      C.利用拮抗微生物與土壤添加物防治園藝作物疫病之研究,由土壤中分離出疫病之拮抗菌、細菌及放射菌,其中有2種拮抗真菌最具防治之潛力。
      D.自動化環溫控制之甘藍、甜椒、洋蔥、番茄等蔬菜之育苗期立枯病嚴重,以添加FBN-5A一千倍製成的介質可明顯降低發病率。
      E.自柑桔園土壤中分離之放射菌SC31有降低線蟲卵孵化之效果,於罹患根瘤線蟲嚴重之番石榴園中試驗,發現效果顯著。

    (3)昆蟲性費洛蒙之應用研究
      目前已開發合成之害蟲性費洛蒙有十餘種,包括斜紋夜蛾、甜菜夜蛾、二化螟、大豆擬尺蠖、甘藍擬尺蠖、番茄夜蛾、蕪菁夜蛾、球菜夜蛾、桃折心蟲、大菜螟、小菜蛾、瘤野螟、茶捲葉蛾、甘藷蟻象、楊桃花姬捲葉蛾、茶姬捲葉蛾、柑桔潛葉蛾等,在田間實際應用的有:
      A.茶捲葉蛾以研配之配方進行田間誘殺示範,效果極佳。
      B.花卉蔬菜害蟲包括斜紋夜蛾、甜菜夜蛾等以合成之性費洛蒙誘殺,已轉移民間承接,本年度全省實施面積逾2萬公頃。
      C.應用性費洛蒙偵測害蟲週年發生消長情形,已建立斜紋夜蛾、甜菜夜蛾、二化螟等害蟲全省監測網及預警模式。
      D.新開發成功之桃蚜警戒費洛蒙對桃蚜、夾竹桃蚜、大桔蚜、小桔蚜、梨瘤蚜等均具生物活性。

    (4)套袋保護技術
      套袋保護果樹類果實或蔬菜瓜果類,具有防病蟲之效果,適當地套袋並可提高產量,提昇品質。目前套袋保護技術已廣泛應用於生產高品質的水果與瓜類,如梨、蘋果、楊桃、葡萄、芒果、枇杷、蓮霧、香蕉、絲瓜、苦瓜等。

    (5)健康種苗繁殖技術
      利用研發成功之植物病毒偵測檢定技術,成功的建立無病毒豇豆、菜豆、綠竹、蘭花等健康種子種苗繁殖制度,可有效抑低或延緩病毒性病害之發生,提高產量與品質。

    (6)抗病育種
      香蕉抗黃葉病品系育種成功,並正式命名為「台蕉一號」,已推廣種植於發病較嚴重之高屏地區蕉園,對穩定香蕉外銷產量及提高蕉農收益貢獻甚大。

  2. 土壤肥料

    (1)改進土壤生產力之試驗研究
      A.同一土壤經連續種植多作作物後,發現土壤鉀的釋放量大於試驗初始之土壤交換性鉀含量,顯示作物所吸收的鉀素中有一定比例來自非交換性鉀,且作物所吸收的非交換性鉀量與土壤交換性鉀之最低濃度呈極顯著相關。
      B.完成鹿野、延平、及鳳林南部之土壤採樣,累計已完成54鄉鎮土壤採樣工作,採樣面積達12萬公頃。另累計已完成分析樣品數為61,500個,並於各改良場建立臺灣地區農田土壤肥力管理資訊系統軟體。

    (2)園特產作物之營養診斷、土壤管理與施肥技術改進
      A.葡萄果實糖度與酸度均隨葉片氮濃度之增加而降低,但隨葉片鉀濃度增加而增高。葉片鎂含量高者果穗長而大且果實粒數多。
      B.印度棗每株施用 20 公斤臺肥一號有機質肥料之情況下,其化學肥料三要素施用適量為氮:磷酐:氧化鉀=460:330:950克/年/株。施用有機質肥料及硫酸鎂均提高果實糖度。
      C.蓮霧採強剪除葉之栽培模式下,當果實收量為206公斤時,其三要素施用適量為氮:磷酐:氧化鉀=1.8:1.2:1.2公斤/年/株。本處理較對照區不強減除葉並施用氮:磷酐:氧化鉀=1.2:1.2:1.2公斤/年/株之處理增產28.5%。果實糖度則以對照處理最佳,達9.1(Brix)。
      D.比較不同有機質肥料與其施用法對再來芒果果實質量之影響結果顯示,豬糞堆肥與樹皮堆肥處理之果實產量與果實糖度均相若,惟豬糞堆肥之樹幹圓周增長率稍大於樹皮堆肥。
      E.十五期作蔬菜之平均磷肥利用率僅約3,氮肥及鉀肥亦僅各16及12%。在孵育淋洗法、化學萃取法、及熱水萃取法中,僅熱水萃取法測得之土壤氮素量與無肥區產量百分率相關較佳。
      F.以廢棄金針菇木屑堆肥及粉碎稻殼為主材料調配之洋香瓜育苗介質效果良好,瓜苗乾物重可與進口培養土育苗者相若。
      G.每公頃掩施埃及三葉草29公噸、或苕子21公噸與僅施臺肥1號有機質肥料3公噸,對甘藍增產效果差異不大。
      H.盆栽洋桔梗以堆肥75%+河砂25%為介質,並配合施用氮:鉀為200:400ppm之營養液,其生育最佳。
      I.山蘇花經初步試驗以每公頃施用10公噸樹皮堆肥並澆灌氮:磷:鉀為200:50:150ppm之營養液其生育最佳。
      J.銀柳之氮、磷施肥適量分別為每公頃氮素250公斤;而磷酐為150公斤。氮肥並以分4次施用為佳。
      K.在楊梅及民間各一處土壤pH值為3.8~4.2之強酸性茶園進行苦土石灰施用試驗,結果以第一年每公頃施用苦土石灰2公噸加施臺肥一號有機質肥料8公噸之茶菁產量最高;而第二年則以苦土石灰用量減為1公噸之茶菁產量最佳。各處理間茶菁品質無顯著差異。
      L.機採與手採茶園之氮肥需要量無顯著差異,每公頃之氮素施用適量均在360~480公斤間。
      M.強酸性土壤之山葵,每公頃施用石灰 2或 4公噸可分別提高土壤pH值0.9及1.3,且增加山葵產量。石灰用量間之增產幅度無顯著差異。在缺硼之山葵園每公頃施用硼砂20及40公斤,均顯著降低根莖之黑心症及條斑病嚴重程度,且以40公斤之效果優於20公斤。

    (3)有機物與土壤微生物使用技術改進
      A.堆肥槽的醱酵條件,通氣量以0.02 vvm為最佳,相當於每分鐘送入容積1/50的空氣量。醱酵中的堆肥不需經常翻堆以免氨氣揮散損失。鮮蝦殼醱酵溫度很快上升但無法持久。添佳少量肥沃菌土對溫度上升及維持有顯著效果。
      B.在七種堆肥中以骨粉:牛糞:穀殼:木屑:米糠為1:4:4:1之配方製作之堆肥對莧菜之生長效果最佳,每公頃施20公噸可使莧菜產量達4,320公克/平方公尺。
      C.有機農業應用技術之研究結果知:旗南試區第8年之結果,二期水稻及秋作毛豆均以有機農法之產量最高、慣行法最差,兩農耕法產量分別相差5~7%及4.5~7.2%。R2春作食用玉米產量以有機農法較優,R1一期水稻則以慣行農法表現較優。花蓮試區冬作豌豆R1有機區及折衷區之產量分別為慣行區之84%及107%,R2為94%及106%;R1春作食用玉米有機區及折衷區產量分別為慣行區之79%及103%,R2則為88%及99%。
      D.乳牛廄肥施用於水稻及甘藍其氮肥效率與化學肥料氮相較,在秋作甘藍為0.254;一期作水稻為0.219;二期作水稻為0.308。
      E.以田間試驗篩選經濟豆科紅豆、落花生及綠豆根瘤菌,結果顯示均能提高作物之固氮能力及產量。
      F.在幼苗期施用溶磷菌2~3次,可顯著增加玫瑰及菊花之生長。
      G.將溶磷菌、固氮菌株接種於樹皮堆肥及廢棄金針菇木屑堆肥中,可以顯著增加堆肥中有益微生物菌數,促進甘藍、玉米、介蘭之初期生長勢。
      H.已分離純化之囊叢枝內生菌根菌有十種。另發現屬於Jimtrappea和Peridiospora兩個新屬共4種新種之菌種。
      I.已開發成功囊叢枝內生菌根菌氣霧耕式繁殖法,產孢量每克根乾重最高可達七萬個孢子。產包量多寡取決於菌種、宿主作物、及生長期。目前已將氣霧耕式菌根菌種原繁殖技術移轉給兩家廠商,俾利於菌根菌接種劑之商業化生產。
      J.百合小鱗莖接種菌根菌、溶磷菌及固氮菌之複合菌種並生長102天後,其鱗莖直徑3.4公分、葉數2.6葉、存活率34%,優於未接種之對照株(直徑3.1公分、葉數2.6葉、存活率13%)。百合單獨接種Glomus etunicatum 或Gigaspora sp. 4個月後,可提高葉片、根及球莖之鮮乾重,並顯著增大球莖直徑。
      K.經分離純化之菌根菌中以 Scutellispora sp.與Glomus mosseae對蕃茄生長促進作用最佳。菱角絲瓜以3種菌株混合接種1個月後,其菌根形成率達51.7%;反之,以單一菌種接種者其感染率均在10%以下。
      L.苦瓜接種 Glomus 屬菌根菌及溶磷菌可減少一半之磷肥用量,並增加株高及分支數。惟處理間產量無顯著差異。
      M.Glomus sp.菌根菌在蛭石、珍珠石及泥碳苔混合介質中,可以有效促進觀賞用菊科花卉等實生苗及扦插苗之生長、提高插穗之扦插成活率、增加花朵鮮重、花朵直徑及花朵數、提早生長、促進塊根生長、並可減少磷肥用量 1/4~ 3/4。
      N.以菌根菌混合溶磷菌或枯草桿菌接種一串紅、矮牽牛及彩葉草可促進植株提早開花、增長花序長度、提高株高及鮮重等。以氣霧式栽培繁殖菌根菌,發現以香水茅為宿主之菌根質量最高,每克菌根鮮重孢子數可達1024個。木瓜苗接種菌根菌後移植於田間後,無論施全量、半量或不施肥處理,其株高與莖徑均優於未接菌之對應處理。

  3. 農業機械

    (1)唐菖蒲種球播種機械
      唐菖蒲一般稱為劍蘭,為台灣地區三大切花之一,農民利用球莖繁殖,球莖型狀為球型,基部長根頂部長芽,球莖機械種植無法作正確的分辨致有倒置等情形,影響其萌芽及生長。經試驗結果,機械種植深度要淺,覆土約 3公分,長高至15公分再予中耕培土,可降低機械種植球莖落土方向不定,對萌芽及生育之影響。利用機械種植前,必須篩選球莖規格,利用荷蘭引進振動式球根種植機,平畦種植,一次種植4行,行距30公分,株距自6-46公分可任意調整,球莖配出裝置每行一組寬7 公分,兩輪相距66公分輸送皮帶輸送種球。本機振動板作用,將過多球莖流回主流板。

    (2)動力插秧機附掛施肥器
      發展高效率水稻插秧兼深層施肥機,以供稻農使用。該機係利用國產裕農牌YP-650型步行插秧機(六行式),配裝其研製之施肥裝置,主要配件有肥料桶、輸肥輪、透明塑膠管、開溝犁、動力傳動桿、及預備秧苗承放架等所組成。輸肥裝置乃由插植臂來驅動,能使插秧與施肥兩項作業同步進行。施肥深度能有效控制在6公分左右,並可將肥料覆土完成。作業機經由農友試用,認定不會因架設施肥裝置而影響操作之輕便度,一天工作量可完成插秧兼施肥面積約1.5公頃以上。

    (3)竹叢培土機械之商品化
      拋擲式竹園培土器雛型機裝配於大順牌 TS700K12PS汽油引擎中耕機上,中耕機耕寬60cm,拋土器入口直徑45cm、後傾10°。田間培土時,中耕機後進式行駛,在引擎前端加15kg配重,並調小轉向內側輪距,轉彎半徑得以減小,操控難度獲得改善。大培刀間隙角大於中耕刀,而倒畦刀間隙角與中耕刀相同,故兩種刀皆可使用於後進式行駛,有鬆土及撥土入拋土壤的效果。拋土器轉速600~700rpm、定向導板最大仰角20°時,拋土集中在3公尺範圍內,性能符合田間作業需求。

    (4)食用豆苗綠化管理設施
      為建立食用豆苗〝植物工廠〞式之生產模式,以因應季節需要穩定的生產高品質、無農藥污染之清潔苗菜,提供消費者食用。發展的食用豆苗菜自動化綠化管理作業流程與設施,包括下架承接輸送機組、入料控制機組、自動排箱推送機組、立體栽培架組、上下移動栽培轉承機組、出料輸送機組、可移動立體噴灌機組及管理控制系統。綠化管理系統採立體式多層栽培,全區滿載量1376盤,量產可依產能擴大栽培室、本系統可以完全機械化、自動化進行入、出料及綠化管理噴灌作業,並可彈性應用於豌豆芽、苜蓿芽、蘿蔔嬰、小麥草等需綠化苗的生產。

    (5)點噴式施藥車
      點噴式施藥車之自動感測系統為一組IC電路控制板、3支超音波感測器、1支DC 12V、25kg/c㎡電磁閥等三部份組成,兩組感測系統附屬裝配在鼓風式噴霧車左、右兩側而成點噴式施藥車,配合果樹栽培之病蟲害防治,可輕易變換作業速度及噴藥壓力,從事噴藥作業;在台東縣關山鎮4年生柑桔果園,其果園株距空白區域佔約56.7%,點噴式施藥車以0.9-1.1或1.8-2.2 km/hr作業速度行進,經試驗結果,比一般鼓風式噴霧車以連續性噴藥作業方式,最高可節省57.6%的施藥水量;在東河鄉之六年生番荔枝中,其果園株距空白區域佔約33.5%,最高可節省27.9%的施藥水量。

    (6)蕹菜收穫機
      研究蕹菜切割式採收機係以中耕管理機來帶動,作業機由分草桿、草莖挾持運送機構、撥入輪與骨架等所組成。配合農時進行田間試驗,其結果由於挾持帶所使用材料為軟質之橡膠海綿,對草莖及葉片等幾乎不會損傷,而往復刀剪對細嫩又中空之草莖亦能切斷自如,且切口平齊,切割高度可加以調整。該機一次收割寬度為78公分,物料乃從兩車輪跨間排山,操作輕便,作業功能尚達預期目標。

    (7)印度棗分級機
      試製兩種型式印度棗分級機進行試驗;一為「板式分級機」設計以果實之寬度大小為分級指標,一次分四級,具有果實自動整向、定量供給分級之功能,已達成適用於長橢圓形棗果分級之預期目標,分級能力每小時達1,200公斤以上。另為「重量式分級機」是以果實之重量大小為分級指標;本機採用國產直列型重量式分級機構作為分級主體,另研發自動定量、單粒供料等裝置,一次可分六級,工作能力每小時達7,200粒,相當於印度棗600公斤左右。

    (8)青芒果去核切片機
      機械去皮完成後之果粒,仍需靠人工剖成二半再挖除果核後,以手工供料方式進行切片作業,影響機械作業之連貫性,此作業方式即耗去50%之工時,致無法有效提高機械利用及工作效率,此去核切片機構亟待加以研究開發。本試驗係針對青芒果在調製過程中之去核切片問題加以研究試製,目前已研製開發完成青芒果調製一貫化作業機械,包括自動去皮、整向供料、果粒剖半、切片成形、果核果肉分離、果片出料等一貫化作業機。利用這一套機械可有效大幅降低芒果調製作業成本及提高產品品質與衛生。預估一台一貫化作業之調製機械,每天約可處理完整果片2,000公斤。

    (9)多粒式糙米外觀品質檢測系統
      本研究所研製之糙米品質檢測系統,主要利用CCD對檢測機上糙米取像,設定拍攝的一幅影像包含24顆米粒,所發展之電腦程式可同時對該幅影像中的米粒做判別。為配合選別機硬體的動作,加快軟體檢測速度,以電腦運算後取出14個參數,經決策判別將米粒區分成8類。進行選別工作時,進料散佈機構使米粒方向齊一地填佈入米粒承載孔中,由輸送帶將米粒送至取像區接受拍照及檢測,經電腦程式檢測判別後,檢測結果由電腦藉RS-232傳輸線遞送至PLC中,當米粒進入分類區時,檢測結果之資料經PLC邏輯運算後,即可正確啟動米粒所屬類別之電磁閥,將米粒吹入輸送導管。

      本系統主要針對連續快速地檢測糙米外觀品質而設計,以多量米粒進行試驗時,米粒填佈入米粒承載孔的比率較高,平均單米粒的填佈比率為81%。米粒分類吹出機構,在控制皮帶移動的調速馬達轉速設定為33r.p.m.,噴嘴氣壓值設定為4.5kgw/c㎡時,有幾乎完全正確的米粒分類。吹出機構設計36個噴嘴裝置,各噴嘴分別獨立處理分類訊號,可達高效率之並列出料。利用多量糙米進行檢測選別試驗,可得80%以上的整體分類正確率,其中80%以上的完整粒(含胴裂粒)可被正確檢出,且各類別收集筒中正確米類比率以完整粒最高,達95%以上。

    (10)有機質肥料施肥機
      國內從事研究有機質肥料施肥機械有屏東技術學院、中興大學農機系和桃園、台中、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等單位,目前研究成果均達到實用推廣階段,積極輔導農機廠商進行商品化量產,並正式推廣農民使用。在有機質肥料施肥機械依行走方式可分:曳引機承載式和自走式,另依施放方式可分為撒佈式、溝施式等兩種,各機械性能介紹如下:
      A.屏東技術學院研製之撒佈機是使用80馬力的曳引機承載,施肥桶約2立方公尺,附加吊桿裝置,有利大包裝肥料之填料作業。撒佈寬度約為2公尺,每公頃施放8噸時,可在1小時完。
      B.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研製自走式有機肥料技佈機,由農地搬運車底盤加裝施肥糧置,及吊桿裝置,配合進料、輸送、撒施等機組完一貫作業,由於使用搬運車之機體的關係,一次載肥量為800公斤,轉變半徑僅2.7公尺,撒佈寬度達6-8公尺,作業效率較人工撒施快達6-8倍。
      C.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研製果樹有機肥深層施肥機,屬於溝施型施肥機,利用20至25馬力曳引機承載,其施肥作業從開溝、施肥及覆土一次完成,施肥深度可達30公分以上,寬度為20公分,每公頃施肥時間約4小時,適合於棚架式果園,和矮性化果樹之行間使用。
      D.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研製撒佈型有機施肥機,利用45至60馬力曳引機三點聯結之承載施曳,可施放樹皮堆肥及禽畜排泄物所生產之有機質肥料,裝填容量為2.5立方公尺,並設有二段式肥料承載箱及吊卸裝置,方便剷裝機,輸送機等裝填使用。本機撒佈寬度由2至8公尺,可依農地實際狀況加以調整,每公頃作業時間約1小時可完成。
      E.國立中興大學農機系研究掘溝式深層施肥機,屬於自走式之機型,利用鏈條式挖溝機構,堆肥桶及配肥刮皮等組合,使開溝、施肥及覆土等工作一次完成,掘溝深度15至25公分,施肥作業速度每小時約180公尺,並可做環狀掘溝施肥,適用於葡萄園及蓮霧園的施肥作業。

  4. 農業氣象
      已完成84年度白菜之生長資料,並進行數值產量預估模式分析。結果顯示氣溫及降雨量對白菜生長之影響最大,其中氣溫之影響屬拋物線之形式,過高溫或過低溫均不利於白菜之生長,生長適溫約在25℃左右。而降雨量對白菜之生長則是負的影響,降雨量愈大則其生長速率愈低,其中以3日間之合計雨量影響最大,每增加 100mm,則鳳山白菜之生長速率約降低20%,而生育期間平均降雨量之影響次之,單日降雨量之影響又次之。

(五)農業推廣與經營

  1. 農業推廣與經營之研究成果如下:

    (1)農業推廣行政與相關法規之研究:農會推廣經費運用之調查研究、都市化程度與產業別農民對農業推廣需求及推廣模式之研究。

    (2)農民生產組織之研究:農民生產組織問題之研究、農業產銷經營組織及家庭農場法人化可行性之研究、蔬菜產銷班經營管理問題與對策。

    (3)農業推廣教育訓練之研究:建立漁村青少年就業及職業訓練需求資訊管道之研究、提昇四健教育功能之研究。

    (4)農漁村生活改善及高齡者問題之研究:農漁山村婦女在家庭經營決策參與之研究、稻作農家生活改善需求之研究、台北地區高齡化老人飲食習性之研究。

    (5)農漁村文化及休閒農業之研究:民宿、市民農園及觀光渡假漁業作業準則要點之研究、台灣發展觀光漁港可行性之研究、農漁村青少年休閒活動需求之研究、漁村發展民宿可行性之研究、農業民俗文物館設館區位之研究。

    (6)創新農業傳播之研究:農業推廣資訊系統之建立發展。

    (7)農業經營管理及分析診斷之研究:加入GATT後地區性重點產業之調適與因應之研究、農業產銷班共同經營電腦化記帳之研究、因應GATT高屏地區鯛魚產業經營管理對策之研究。

    (8)農民福利之研究:農民福利與保障制度需求之研究、農家對社會保險認知與需求之研究農民保險與農業天然災害救助制度需求之調查分析。

  2. 加強農產運銷技術與調查研究

    (1)農產運銷研究
      A.完成臺灣模擬設置農產品期貨市場運作之研究,提供設置農產品期貨市場運作之有關規範。
      B.探討各種果菜批發市場經營主體民營化的可行性及困難,並分析果菜批發市場經營主體民營化之重點任務及步驟。
      C.完成毛豬上市體重與實際屠體品質關係之建立,促使養豬業者重視上市體重之整齊度,藉以提升屠體品質水準。
      D.研擬整合果菜產銷資訊系統之方案,以藉由該系統及時有效資訊的傳播來達到果菜合理價格之形成與供需之穩定,並支援政府研判政策之所需。
      E.完成果菜批發市場零批系統現代化之研究,提出果菜市場零批系統現代化策略。
      F.根據花卉拍賣價格變動趨勢,產品類別間和批發市場間之價格變化關聯性的實證計量分析結果,可作為花農選擇其運銷決策之參考性資訊。
      G.完成『花卉批發市場集貨及散貨作業流程合理化之分析:合面經營(TQM)哲學之應用』促使國內花卉批發市場之經營者了解全面品質經營(TQM)之重要性,增強化卉批發市場之經營品質以因應加入WTO後之衝擊。
      H.提供主要進口漁產品的運銷管道及其對國內漁產品市場影響的資訊,以供改進漁產運銷制度,調整水產品進口措施參考。
      I.提供資訊說明台灣魚市場現有冷凍庫的利用率,對魚市場的運儲管理,行銷通路之影響以及現有管理與維護的檢討,並建立水產品之安全以及總體流程之整合,進而提昇冷凍庫之效益與效率,並作為輔導單位擬定政策之參考。
      J.瞭解柑桔市場在資訊傳遞上之問題,及資訊之被利用情形,同時根據效率市場之檢定結果,可做為促進『中文電傳視訊』傳遞資訊有效性改進之參考。

    (2)改進農產品低溫運銷作業:
      A.訂定各季節各種葉菜類採收後預冷最適當的時間及小包裝最適用的包裝袋。
      B.釐定以強風壓差預冷處理草莓最適時間與技術。
      C.建立夏季期間葉菜類採收後處理及包裝貯運技術。
      D.建立花椰菜貯藏技術,解決產銷問題及穩定菜價。
      E.釐定洋香瓜最適採收成熟度及保鮮技術,延長貯運壽命。
      F.建立蕃荔枝以機械分級技術及改善包裝貯藏技術。
      G.建立蔬果之氣變及真空貯藏包裝技術。
      H.發展適用於葉菜類之冷藏庫及底溫運銷系統。
      I.建立加濕裝置評估指標及量測程序,以得到蔬菜冷藏過程中較佳的加濕方式及條件。
      J.了解果蠟配合病害防治藥劑在台灣常見蔬果之應用效果,以減少蔬果貯藏期間之失水及腐爛;了解調理蔬果之作業流程,延長產品之櫥架期;了解應用於調理園產品之不同包裝材料特性,提供各級農會與研究單位參考,以改善現有農產品的包裝系統。

    (3)『高雄市、南投縣及嘉義市肉品市場經營管理輔導試驗計畫』
      A.釐定高雄市、南投縣及嘉義市肉品市場經營目標,並改善作業流程,增進工作意願,達到經營管理之效率與效果。
      B.藉由教育訓練、員工共識、態度啟發,使組織活性化,提升肉品市場內、外形象。
      C.輔導建立作業流程標準化、合理化、減低運銷成本,提高效率。

  3. 農產品批發市場污染防治開發利用研究
      A.輔導果菜市場辦理四次廢棄物減量宣導及訓練;選定溪湖果菜市場為示範市場,針對花椰菜、甘藍及結球白菜等三種蔬菜,由89人成立產銷班,辦理分級包裝改進工作,使市場減少廢棄物量約366,700公斤。
      B.充實果菜及花卉市場廢棄物清理設備:溪湖鎮果菜市場購置鏟裝機一台,西螺果菜市場購置路面清掃機一台,田尾花卉市場購置花卉切碎及壓縮設備一組,俾便花卉殘貨處理。
      C.台北果菜批發市場降低包心白菜及樣品拍賣到貨外葉試驗部份:選擇彰化、雲林、嘉義等地主要生產包心白菜共同運銷單位17處,共減少市場垃圾量達489,000公斤,另水果樣品拍賣部分:加強產銷班組織,實施共同選別,改進分級包裝,減少襯墊物使用,進而降低市場垃圾量,平均每件包裝減少襯墊物0.25公所,全期共減少市場廢棄物量達802,000公斤。

二、林業科技研究

(一)資源保育

  以森林及苗圃主要之病、蟲、獸害及森林火災為害,及酸雨為害為研究重點。調查其各種為害之成因及研究防救技術,彙整技術手冊,以供林業人員參考採行。並對紅樹林復育、台灣地區綠化樹種規劃、環境綠化樹種培育、原生樹種苗木耐陰性研究等,提供從事環境林業者的參考。

  森林遊樂之改進,檢討太平山、東眼山、墾丁、知本、富源、奧萬大等森林遊樂區自然教育,研究惠蓀及溪頭自然資源教育以及扇平森林教育解說活動,印製解說手冊及摺頁。

  林木種原庫建立,繼續蒐集國內重要林木種原,建立種子冷藏系統及現地種原保存園,在蓮華池設立樟科和殼斗科植物保存區,以層積法促進紅豆杉發芽,已獲成功。

(二)育林技術

  研究不同自然環境之森林培育技術。低海拔及平原地區,著重速生樹種與農地造林育林及病蟲害防治技術之研究;中海拔地區則研究本土牛樟、楠木類及櫧木類之培育及天然更新研究,並探討人工培育高價值食用菌類之可行性。至於針葉樹人工林中後期撫育之研究,則是針對現存台灣杉、柳杉及紅檜人工林進行系統性之研究,以建立作業體系供推廣之用。

(三)森林經營

  行政管理之改進,編製完成台灣林業管理、台灣五木等林業歷史資料,森林法修訂以及國有林林業行政組織績效評估。測定租地造林利用及山胞保留地之效率、公平性,探討林農經營意願及補貼標準,以及森林邊際利用影響。完成台灣林地超限利用之滲透率模式探討以及林地淨化水質之效益測定方法,完成森林經營集約度適中林道密度模式之探討。每年均舉辦研究成果發表會及彙編研究報告。

(四)林產利用

  研究開發省產造林疏伐木室內新產品、建立主要商用木材鑑別特徵之電腦圖檔管理系統。完成木材廢料利用、改良及保存方法、及家具結構品質評估檢測標準。另塗料與膠合劑之改良及應用,防焰合板製造及性質之測定,以及紙漿造紙技術等方面,完成多項成果,對改進我國林產利用技術及增加附加價值等頗受肯定。

(五)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及集水區經營研究發展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評估及審核年度研究主題及工作重點,加強研究計畫間的整合與分工,研究方向分為山坡地違規使用對策之研究、集水區水土資源保育之研究、土砂災害防治之研究等進行。

  1. 山坡地違規使用對策之研究
      辦理土壤沖蝕與保育、生產力之相關性研究及土壤沖蝕推估模式之建立;植物材料在山坡地保育之應用及管理技術之研究;陡坡地水土保持問題之研究。
  2. 集水區水土資源保育之研究辦理森林集水區水文及泥砂與土地利用關係之研究;森林(緩衝帶)對集水區水源及水質維護功能之研究;上游集水區水文特性之分析與應用;繼續辦理冬山河集水區水文特性觀測。
  3. 土砂災害防治之研究
      辦理坡地開發與災害防治之研究;防砂工程之基礎性研究;廢棄土砂災害特性及其再利用之相關研究;防砂工程技術之改進與開發之研究。

三、水產科技研究

(一)漁業技術及管理

  1. 臺灣西南海域巴鰹漁獲量變動與海況之關連研究
      巴鰹性喜暖水,漁獲量常隨著暖水舌之變動而改變。當暖水舌勢力強,且有向岸湧入時,巴鰹漁獲增加,而向岸入侵之勢力減弱時,巴鰹漁況則差。
  2. 臺灣海峽與東海陸棚產蝦類資源評估形態測定上利用形態學區分12個外部形質,班節蝦與紅班赤蝦均可概分為兩群,一群分布於東海陸棚南部、北部及臺灣海峽南部,而另一群則分布於臺灣海峽中南部、北部及臺灣東部大溪海域附近。
  3. 臺灣西南沿海鮆科稚魚資源短中期變動與環境因子之關連
      鮆科稚魚因生活史甚短,年齡組成簡單,大量發生,且群聚特性顯著,相較於人為變因,海洋環境之變動對資源變動的影響更加突顯。結果顯示,其與環境變動關係密切,當太陽黑子數產生急遽之變動時,經 8個月後南方振動指標即產生異常,進而發生El Ni(o 之異常海況,當El Ni(o 現象發生時,經11個月後西太平洋表面水溫即升高,而表面水溫升高 1個月後,鮆科稚魚之資源量即減少,同時造成魚種交替。
  4. 鮆科稚魚資源變動與魚種交替
      鮆科稚魚資源量之變動,具有 1年之週期及4.21年之週期,其中4.21年之週期與表面水溫4.27年之週期極為接近,且週期之波峰波谷成反相配置,即表示表面水溫上升時,鮆科稚魚之資源量減少,同時漁獲之優勢魚種會由日本鮆交替成為銀帶鰶。
  5. 鮆科仔稚魚資源評估-刺公鯷與異葉公鯷之初期生活特徵
      已建立日本鯷、刺公鯷、異葉公鯷、芝蕪綾鯷、島嶼小公鯷、杜式綾鯷及黃鯷等 7種仔魚之外部形態特徵,前 3種於臺灣週邊水域均有分布,其它種類則在夏秋季侷限於西部沿岸水域。
  6. 台灣沿近海域漁海況、漁業資源種類、分布、資料庫建立及其運用
      漁海況資料庫至目前為止已收集本省東部及西南部定置網漁場之日別資料共計12組86個漁獲年度,繪製成流速、流向頻度分布圖及日別水溫、鹽度等分布圖,並架設 HTTP Server,除可充分掌握該等漁場之流速、流向、水溫及鹽度等各項因子之性狀,對某特定魚類資源漁場之判別亦深具參考價值。
  7. 東港外海燈籠魚資源漁場分布與環境之關係
      在東港外海共計實施15次採集,以及每月於東港魚市場所採集之標本,進行整理分析。結果顯示七星魚、亮胸眶燈魚、纖眶燈魚及相模眶燈魚 4種燈籠魚為主要優勢種。在優勢種中,以七星魚棲息水深最淺但漁獲量最多。眶燈魚之棲息水深較深,漁獲量也較少。燈籠魚雖在整個高屏海域皆可周年漁獲,但其主要漁場以東港溝及三崙尾周邊水域漁獲量較多。燈籠魚資源量大但其壽命較短,故更應該了解其資源特性,進而加以開發利用之。
  8. 近岸立體浮魚礁群最佳投放模式
      針對以培育稚幼魚為目的之近岸型人工立體浮魚礁之投放模式、聚魚效果、生命週期、海生物附著速度與營養鹽之關係進行討論。結果發現海生物附著速度隨著時空間之不同而不同,人工魚礁投放後,10天即逐漸形成豐富之生態系,但 8個月後此豐富之生態系統即可完全成長而達到飽和,相對於鄰近之混凝土消波塊之貧脊,無生物附著及底床之單調沙灘,立體人工浮魚礁確實發揮了保育沿岸稚幼魚群之重要功能,而廢輪胎經証明為一種優良之人工浮魚礁或底礁之優良材料。
  9. 衛星遙測系統在漁業上應用之研究
      所執行之「台灣週邊海域NOAA衛星表層海溫報告」雙週報至今已完成60報。根據歷年來持續對本省週邊海域表層海溫進行之監測結果,對許多主要水文現象已大致了解其變動模式。本研究除提出對台灣週邊重要海流水團,如黑潮主流及其鋒面、黑潮支流、黑潮反流、大陸沿岸冷水、東北海域冷渦、澎湖海域冷水帶、及南海暖渦及反流等水文,歸納其可能發生型態、表水溫季節變化或出現位置、規模、梯度或發生比率、離岸位置及可能成因等之表層現象。此外並將區分台灣週邊各海域(如澎湖海域),以分析上述海流之季節性動態消長情形。
  10. 龜山島週邊水域漁業資源
      本海域之主要漁獲漁種有紅目鰱、白帶魚、鰹、鯖、小卷與魚勿仔魚等。其中紅目鰱漁期為週年,以拖網漁獲為主,主要分布於蘭陽溪北側。白帶魚則以拖網及海釣為主,盛漁期為 2 -7月,性喜暖水,屬掠食性魚種,黃昏夜晚常隨燈籠魚與大型蝦類之週日洄游浮至30-50 公尺水層覓食,冬季主要分布於龜山島東北側,而隨著季節之推移與水溫之增高,逐漸向近岸處分布。鰹魚則以曳繩釣為主,分布於宜蘭灣龜山島至澎佳嶼以北 200公尺以淺水域,漁期週年,但漁場則隨著季節與天候之變動廣泛分布於澎佳嶼至宜蘭灣間。小卷為季節性魚種,以燈火誘集捕撈,至於

    魚勿仔魚則以中表層拖網為主要漁具漁法,漁期可分為春秋兩季,為宜蘭灣主要沿岸漁業。

  11. 拖網網具模擬
      建立影像立體解析水槽漁具之水理特性,量化存取影像與特徵值,並完成網具入網漁獲量之多寡所形成之網具抗張力與抵抗特性等。
  12. 新型消波設施開發研究
      利用前年度之研究設計合理的消波結構物,並以數值解析及水工模型實驗分析該新型消波設施之消波效果。
  13. 漂砂嚴重海岸之漁港改善研究
      利用多線模式數值計算方法分析漂砂海岸之形成及了解海灘變形原因。
  14. 漁港內海水交換的改善研究
      完成建立流、浪對港內水質影響的數值模式,並以國內水質較劣之漁港為例,進行水工模型實驗驗證,了解其擴散現象,並研擬改善對策。
  15. 國際海事組織(IMO) 的漁船安全公約公佈實施後,我國漁船應配
      合改進之研究完成新舊漁船安全國際公約的比較,並提出1993年漁船構造與設備規則概要;其中包含漁船的構造、水密及設備、穩度、輪機電力,防火救火及救生設備等。此外並以某2 50噸級的拖網漁船為例,完成其因應該規則的設計範例,以供業界參考與應用。
  16. 我國漁船引擎對大氣及海洋污染改善之研究
      已完成漁船引擎對海洋環境影響之評估,並提出各類引擎所造成廢氣之處理方式。
  17. 漁船住艙及漁艙裝潢材質最佳化選用及效益分析
      主要在評估現有可供漁船隔艙使用之防火、耐火及消音之隔艙壁材料。為考量未來製造隔艙板成本的因素,本計畫進行期間亦自行開發出一種自黏式SMC/岩棉合成隔艙板。利用熱壓成行技術及SMC 製程技術,一輕便、製造成本低廉之船用隔艙材料可以快速製得。SMC 材料經過不燃材測試 (IMO 472.X11 標準) ,可通過多數的不燃材要求,但火燄發生時間未能滿足規定。若要符合不燃材測試要求,勢必需要求SMC 材料廠商更改配方。同時為了測試船用隔艙板的噪音特性,吾人亦建立了一間無響實驗室。無響室的完成,今後更能協助漁船中心未來對各種材料作噪音測試的檢驗。
  18. 漁業公害防治調查研究

    (1)自新竹至屏東沿岸水域設置80個水質監視點,採樣調查結果,有關水質項目之範圍為,PH 7.34-8.93、DO 4.5-12.4PPM、BOD0.2-5.5 PPM、酚<0.001-0.020 PPM、鉛 <0.005-0.107 PPM、鎘< 0.001-0.007 PPM、六價鉻<0.002-0.030 PPM、鋅<0.001-0.057 PPM、鎳 < 0.002-0.075 PPM、 銅<0.001-0.018 PPM 。其不合格率為鋅1.7% 、鉛0.2%。

    (2)依調查結果發現,臺灣西南部沿海養殖牡蠣銅含量有季節性差異,均以冬、春季含量較高,惟臺南縣市牡蠣體銅含量季節性變化不若北部與中部明顯。至區域別之牡蠣體銅含量,以新竹地區最高,其次為彰化地區,應特別注意其水汙染情形及防範綠牡蠣之發生。

    (3)屏東地區水產品重金屬含量以銅、鋅為高。銅含量魚體在2 ppm以下,蝦類在25.6-26.3ppm,貝類在2.1-29.4ppm;鋅含量魚體在 1.5-16.2ppm,蝦類在16.2-19.7ppm,貝類在6.6-142ppm,食用上並無問題。

    (4)調查臺南縣牡蠣體及二仁溪河口底棲魚體內多氯聯苯含量,均在可食用最大容許範圍5ppm以下。

(二)栽培漁業

  1. 建立紅蟳及點帶石斑種苗大量生產技術
      未成熟蟳投餵牡蠣可縮短母蟳卵巢成熟的時間,細珊瑚砂地可使母蟳順利抱卵與正常受精,甲寬11cm之母蟳 1次產卵可達100萬粒以上;已建立蟳苗中間育成模式,且於東港大鵬灣進行標識放流試驗中。利用黃體釋素類似物(LHRHa)促進雌石斑魚提早成熟,受精卵孵化後30天完成變態,以五角磚為棲息地魚苗成長佳,而添加蚵殼有助活存率之提昇。
  2. 黃錫鯛中間育成與標識放流
      為使放流魚種類呈多樣化,繼培育黑鯛資源後,探討黃錫鯛,中間育成、標識方法與放流移動情形。初步資料顯示黃錫鯛之育成率為 44.8%,日成長率與黑鯛相似(0.32mm/day),標籤標識之適當體長為 110mm以上,但定著性高。同時比較黃錫鯛與黑鯛兩種魚類生物特性之差異。
  3. 蝦類種苗中間育成
      為提高蝦苗之育成空間與育成率,利用澎湖廣大潮間帶的海域特性,選定地點架設圍網、驅除圍網內之敵害物,並以 P 20之斑節蝦苗 200萬尾進行 1個月之中間育成試驗,平均育成率為10%,日成長量0.30mm/day。此育成方式於達到放流體型後即可解網放流,種苗可適應海域環境,且不規則的散布於適當的定著點,提高放流效益。
  4. 開發外海箱網養殖技術
      探討外海箱網之網體構造裝設及養殖管理技術並以紅甘魚參7種海水經濟魚類經1年養殖試驗,分析養殖效益,資料顯示外海箱網養殖值得推廣。同時,針對網體之改進、附著藻類之清除、箱網監測系統、給餌方式、採捕系統之改進與病害之防治等問題進行探討。
  5. 澎湖青灣栽培漁業中心海域水理及污染擴散係數研究
      為防治澎湖栽培漁業中心箱網養殖區之環境污染進行青灣海域水深、海潮流量、潮位及水體污染擴散係數量測,結果顯示該區海底地形變化大、海潮流流動小 (最大不超過10cm/sec) 、污染擴散係數弱 (0.12m^2/sec),故需定期監測水質、妥善控制投餌量或採部分放流方式,以降低殘留餌料堆積引起之環境污染。

(三)水族繁養殖及魚病防治

  1. 單體牡蠣在草蝦養殖池養殖20週,平均體重由 0.2公克增加至20公克。單體牡蠣之體型較圓,殼寬與殼長之比例較大,適合作為烤食及生食用。本省牡蠣全年均可繁殖,只要有充足的藻類供應,可大量人工繁殖供應產業種苗。只要一家大型繁殖場,一年四季生產種苗,再配合遠方著苗技術,將足夠台灣全部養殖之需。單體牡蠣人工繁殖技術之確立,有助於將來三倍體牡蠣大量生產,品種改良以及其他相關生物技術之開發。
  2. 養殖1-2年鰻魚仍屬於黃鰻(yellow eel)的階段,雌雄性別已分化,雌鰻已達到初級卵細胞期。養殖1年魚重約 250克與2年魚重約450-1000克鰻魚之腦下垂體所含mGnRH 並無顯著差異,2年魚鰻魚腦下垂體所含之gonadotropin為1年魚鰻魚的2倍,growth hormone為1年魚鰻魚的14倍。顯示養殖愈久之鰻魚腦下垂體所含gonadotropin與growth hormone之濃度較高,也較適合於將來鰻魚人工催熟繁殖。
  3. 蜈蚣藻屬廣鹽性藻,成長最適水溫為20℃,隨著水溫上升其成長率急速下降,然在35℃下仍會生長。附著於塑膠繩上之蜈蚣藻,由一月至四月於室外 1噸之FRP 桶養殖中養成,其增重率為87%。
  4. 草蝦以胃管經口投予Oxolinic acid 50 mg/kgbw之劑量,在血淋巴之高峰濃度為26ug/ml,高峰時間為投藥後 1小時。由於草蝦病原菌弧菌株之最小抑制濃度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之平均值為1.56ug/ml。顯示Oxolinic acid 既使以大劑量投藥,在草蝦病原菌弧菌感染時,沒有治療效果。
  5. 篩選分離出12株對蝦體無病原性之菌株,經測試並發現其中的5個菌株皆能有效的降低水中的氨、亞硝酸含量,降低養殖蝦之緊迫因子,這些有益菌株之大量培養技術業己完成,田間應用測試結果顯示利用1-5ppm每星期處理一次,可有效提高對養蝦有益的微生物以提高養殖蝦活存率。
  6. 調查發現幾種台灣初次被發現的寄生蟲種類有澎湖箱網養殖的黑星銀魚共海水魚虱 Caligus acanthopagri 體表寄生及臭都魚體表寄生之 Caligus oviceps. 及 Lepeophtheirus atypicus 等,輔導最適防治方法,提高活存率減少損失。
  7. 石斑魚罹患病毒性疾病有迴游、打轉等異常行為,腦及視網膜有空泡化現象,在腦部細胞的細胞質內有大量無套膜、直徑20 nm的病毒顆粒,病變細胞的粒線體及內質網皆遭嚴重破壞,細胞內充滿空泡,鑑定病毒為Nodaviridae。
  8. 循環水養殖模式建立之研究

    (1)探討毛刷過濾循環裝置在鰻魚養殖應用模式,經測試1,000隻毛刷、2000隻毛刷、1000隻毛刷+鼓式微過濾機(以上3種過濾池池表無遮敝物)及1,000隻毛刷(過濾池池表加遮敝物)等4種模式,以2,000隻毛刷對水中懸浮物質之去除效率最佳,可達96.4%,最具推廣潛力。

    (2)利用電氣化學感應溶氧訊號原理,選用不須更換感應隔膜、不須補充電解液的電極與可多點同步捕捉電氣訊號的微電壓計及小型電腦銜接。經由電氣訊號與溶氧間的率定曲線關係可自動轉換電氣值為溶氧飽和度資料,且設計可自動判別感測電極老化程度及時提出更換電極訊息,簡化成一具有多點溶氧監測功能的儀器。並與溶氧預警軟體結合成一低造價之智慧

  9. 回上一頁
  10. 94-03-01:29,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