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93年2月蔬菜、果品、主要切花及裡作雜糧生產預測

農糧署 廖銘清‧洪忠修

壹、蔬菜 (詳表1xls pdf)

  本(92/93)年裏作期間,氣候條件正常,且無重大農業災情傳出,各種作物之生長情形尚屬良好。本月份各種類蔬菜產量增減不一,葉菜類可採收面積減少,產量遞減;根莖類胡蘿蔔值盛產階段,全省各產地皆有採收;洋蔥產地已逐漸由中部地區向南部地區移動,彰化縣已接近採收後期,高雄縣為盛產階段,屏東縣則僅為局部採收;至於蒜球部份,目前僅彰化、雲林與台南縣市部分早生種採收,須至國曆3、4月間始進入盛產期,本月份可採收面積尚不多。

  由於1月份適逢農曆新年期間,各產地已配合春節期間之需求進行採收,故本月份蔬菜之可採收面積將較上月份減少,本月份總採收量將為減產趨勢。依據各地區農情報告觀測結果,預測本月份葉菜類總產量為9萬3,025公噸,比1月份產量11萬6,148公噸,減少20%;與去年2月份產量9萬4,403公噸比較,則減少1%。茲將預測結果分述如下。

一、西瓜比上月增產63%

  冬季期間瓜類採收量不高,僅在南部地區臺南、高雄與屏東等少數產地局部生產。自12月下旬以後,接連數波大陸冷鋒過境,強烈冷氣團抑制瓜類的生長,故1月份採收量相對不多;至於本月份採收情形,因前述產地可採收面積較上月份增加30餘公頃,預測本月份產量為1,942公噸,比1月份產量1,191公噸,增加63%;與去年同期2月份比較,由於今年可採收面積較去年減少,故與去年同期2月份產量2,215公噸比較,則減少12%。

二、根莖類

(一)蘿蔔比上月減產35%:自國曆12月份起全省各產地已陸續進入裏作採收期,本月份各產地採收情形增減互異,其中主產地彰化、雲林、嘉義與臺南等縣,於1月間因應年節消費之需,多數已完成收穫,故本月份全省可採收面積比上月份減少近300公頃。預測本月份產量為2萬7,205公噸,比1月份產量4萬1,682公噸,減少35%;與去年同期2月份產量2萬4,491公噸比較,則增產11%。

(二)胡蘿蔔進入盛產期,增產幅度大:胡蘿蔔為冬季重要作物之一,採收階段主要集中在國曆2、3月間,目前各產地皆已陸續採收,為裏作之採收高峰期。尤其中、南部地區彰化、雲林與台南等縣逢採收階段,全省可收穫面積較上月份增加近490公頃。預測本月份產量2萬8,870公噸,較1月份採收初期產量8,638公噸,增加234%;與去年同期2月份產量2萬4,888公噸比較,則增加16%。

(三)洋蔥與上月份維持相同產出水準:本月份各產地採收情形互異,其中彰化與高雄縣已屆採收後期,採收量較上月份略減;至於最大產地屏東縣則有部分較早種植之田區採收,惟採收面積與產量尚不多。根據主產地農情報告員與田間調查員表示,由於今年期洋蔥種植期間相繼遭杜鵑與米勒颱風侵襲,故92年9月間早植之洋蔥與稍後10月間補植者皆碰上大雨侵害,生育情形不佳。預測本月份產量3,485公噸,與1月份產量3,482公噸,維持在相同產出水準;與去年同期2月份比較,因今年同期彰化縣種植面積較去年增加60餘公頃,故今年2月份總產量較去年同期產量2,583公噸,增加35%。

(四)蔥比上月減產13%:秋冬之後為北蔥之主要產期,且自上月份起全省各產地皆進入裏作產期,目前各產地皆維持在正常採收水準,惟由於宜蘭、彰化、雲林與高雄等地,本月份可採收面積較上月份(逢農曆新年)之採收面積減少近80公頃,產量將較上月減少。預測本月份產量為1萬2,075公噸,比1月份產量1萬3,930公噸,減少13%;與去年2月份同期產量1萬3,961公噸比較,則減少14%。

三、葉菜類

(一)葉菜類總計比上月減產20%:目前各產地仍為裏作採收期間,採收情形良好,其中部分地區已完成裏作蔬菜採收,並進行一期水稻播種,故與上月份逢農曆新年消費增加,市場需求較強情形比較,本月份可收穫面積與單位面積產量皆較上月份明顯減少。預測本月份產量為9萬3,025公噸,比1月份產量11萬6,148公噸,減少20%;與去年2月份同期產量9萬4,403公噸比較,則略為減少1%。

(二)甘藍比上月減產19%:上月份起由於各產地皆進入裏作採收期,且1月中旬逢節慶消費需求,故上月份甘藍可採收面積與單位面積產量皆相對提高,至於本月份雖仍為裏作採收階段,但總產量已較為減少。預測本月份產量為3萬7,203公噸,比1月份產量4萬6,024公噸,減少19%;與去年2月份同期產量3萬6,119公噸比較,增加3%。本月份甘藍主要產地在彰化、雲林、嘉義與臺南等縣。

(三)結球白菜比上月減產23%:農曆年後,各產地多數已配合市場之需而完成採收,故本月份各產地可採收面積相對上月份較為減少,其中彰化與雲林等可採收面積較上月份減少170餘公頃。預測本月份產量為1萬9,615公噸,較1月份因應年節需求下的產量2萬5,545公噸,減少23%;與去年同期2月份產量2萬862公噸比較,則減少6%。

(四)其他葉菜比上月減產19%:冬裏作期間之菠菜、茼蒿等短期葉菜類已逐漸進入採收後期,產量為減產趨勢。預測本月份產量3萬6,207公噸,與1月份產量4萬4,580公噸比較,減少19%;與去年同期2月份產量3萬7,422公噸比較,則略為減少3%。本月份主要產地在台北、桃園、彰化、雲林、嘉義與高雄等縣。

四、花椰菜比上月減產10%

  花椰菜的產期主要集中在國曆1、2月間,因上月份適逢農曆年節消費之需,故1月份已有不少產地完成採收,目前並已開始進行春耕稻作,因此本月份相對可收穫面積將較為減少。本月份主要產地在苗栗、彰化、嘉義與高雄縣等地,可收穫面積比上月份減少近60公頃,預測產量為1萬3,245公噸,比1月份產量1萬4,757公噸,減產10%;與去年同期2月份產量1萬7,418公噸比較,則減少24%。

貳、果品 (詳表2xls pdf)

一、香蕉比上年增產2%

  台灣香蕉分布在中南部及東部地區,北部地區為零星種植,香蕉生長期因緯度不同而有差異,緯度越低,生長日數越短,所以高屏主產地區多為春夏季採收,稱春夏蕉,而中部主產地南投、臺中等縣香蕉於秋冬季採收,稱秋冬蕉。近年國內市場香蕉銷售暢旺,價格持穩,蕉農種植意願高,種植面積略有增加。今年南部地區高屏二主產縣產量增減互異,高雄縣因收穫面積增加,預估產量隨之增加,屏東縣則受去年9月間杜鵑颱風侵襲影響,預估產量略為減少,惟整體而言,春夏蕉仍將小幅增產;而中部如不受天然災害影響,秋冬蕉亦可增產。依據各地農情預測結果全年總產量為22萬7,817公噸,比上年產量22萬3,079公噸,增產2%,若與前3年平均年產量21萬8,108公噸比較,亦增加4%。主要產地鄉鎮有南投縣中寮鄉、國姓鄉,高雄縣旗山鎮、美濃鎮,屏東縣高樹鄉等,種植面積都在400公頃以上。

二、鳳梨比上年減產6%

  鳳梨為多年生草本果樹,臺灣栽培地區主要分布在中南部,以嘉南及高屏地區較多,果實生產期在自然狀態下,約有80%集中在6~8月間,為配合市場消費,實施產期調節,以延長產期,全年均可見鳳梨上市。根據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資料顯示,民國85年至91年各類鳳梨年平均批發價格為每公斤15.1元,由於價格持穩,種植面積持續增加。惟因鳳梨最主要產區之屏東縣,去年九月間遭杜鵑颱風侵襲影響鳳梨生育,且去年下半年雨量少,預估均將影響本年單位面積產量。依據各地農情觀察結果,預測今年產量有42萬4,663公噸,比上年產量45萬215公噸,約減產6%,與近3年平均年產量41萬8,395公噸比較,則增加2%。主要產地鄉鎮有高雄縣大樹鄉,屏東縣高樹鄉、內埔鄉、萬巒鄉、長治鄉,台南縣關廟鄉、山上鄉、新化鎮,嘉義縣民雄鄉,南投縣名間鄉,雲林縣古坑鄉,彰化縣芬園鄉等地。

三、番石榴比上年增產5%

  番石榴為熱帶果樹,主要分布在中南部,以高雄、台南及彰化地區較多,週年可開花結果,惟自然生產期大都集中在7-9月,為紓解市場供需,並增進果實品質,番石榴果農均實施產期調節,避免產期過於集中,以維持售價平穩。由於果農經營管理技術成熟,單位面積產量提高。本年收穫面積與去年差異不大,如氣候條件適宜,預測今年總產量為20萬7,715公噸,比上年產量19萬8,086公噸,約增產5%,若與前3年平均產量19萬5,719公噸比較,則增加6%。主要產地鄉鎮為高雄縣燕巢鄉、大社鄉、阿蓮鄉、美濃鎮、內門鄉,台南縣玉井鄉、楠西鄉、大內鄉,彰化縣社頭鄉、溪州鄉、員林鎮、二水鄉以及屏東縣高樹鄉與宜蘭縣員山鄉。

四、梅比上年減產4%

  台灣梅樹主要分布在南投、台中、台南、高雄及台東等縣之中高海拔山坡地,梅樹性喜寒冷,花芽孕育期需低溫,因去年逢暖冬且氣溫冷暖起伏不定,影響開花齊一度,此外由於近年來青梅產地價格不穩定,導致種植面積持續減少,經營管理亦較為粗放。依據各地農情觀察結果,預測今年產量為4萬8,753公噸,較上年產量5萬0,981公噸,減產4%,若與前3年平均年產量5萬718公噸比較,亦減少4%,主要產地鄉鎮有南投縣信義鄉、水里鄉、國姓鄉、仁愛鄉,台中縣和平鄉,台南縣楠西鄉,高雄縣桃源鄉、三民鄉,台東縣卑南鄉、東河鄉、池上鄉。

參、主要切花 (詳表3xls pdf)

一、菊花產量比上月份減產18%

  近年來,台灣菊花生產及消費市場表現甚為平穩,其中又以秋冬季菊花之品質較佳。上月下旬適逢農曆春節期間,菊花之應景消費需求尤為明顯,各產地為因應市場需求已先行進行調節,又近期氣溫明顯偏低,影響作物生育,故本月份之可採收面積較上月份減少近30公頃,總產量將較上月份減產。預測本月份產量為2,960千打,較1月份產量3,609千打,減少18%;與去年同期2月份產量2,777千打比較,增加7%。2月份主要產地在彰化縣田尾鄉、永靖鄉、埤頭鄉、田中鎮、溪州鄉,南投縣南投市,嘉義縣太保市,嘉義市,高雄縣美濃鎮與屏東縣萬丹鄉等地。

二、唐菖蒲產量比上月份減產12%

  唐菖蒲別名劍蘭、褔蘭,台灣地區週年均可栽培,但因氣候條件差異,夏季生產的切花品質與產量相對不佳,種植面積亦較少,因此國產唐菖蒲主要集中於秋、冬季節。上月份因值農曆春節期間,對有褔蘭之稱的唐菖蒲應景需求較強,多數產地已於上月份集中採收,故本月份可採收面積較上月份減少。預測本月份產量906千打,較1月份產量1,030千打,減少12%;與去年同期2月份比較,因今年主產地台中與彰化等縣之種植面積較去年同期作減少,故相對去年同期2月份產量1,110千打,亦減少18%。本月份主要產地在苗栗縣三義鄉,台中縣后里鄉、外埔鄉,彰化縣溪州鄉、北斗鎮、田中鎮,雲林縣大埤鄉、莿桐鄉,高雄縣美濃鎮與屏東縣新園鄉、萬丹鄉、東港鎮等地。

三、香石竹產量比上月份減產26%

  香石竹為明顯應景花卉,主要以每年5月間母親節為最多,上月份則因逢農曆年節,故市場消費需求較強。由於主產地彰化縣於上月份同時配合花卉博覽會與農曆新年多數完成採收,故本月份可採收面積較上月份明顯減少,其他產地則維持正常採收,惟產量並不高,故本月份產量因而相對上月份為減產趨勢。預測2月份產量299千打,較上月份產量402千打,減少26%;與去年同期2月份產量355千打比較,則減產16%。2月份主要產地在彰化縣田尾鄉、永靖鄉等地。

四、百合產量比上月份減產11%

  台灣地區百合主要種植季節為國曆2至5月的一期作期間,採收階段分別在6月與8月間;至於冬季期間,各產地可採收面積較為減少,產量普遍不高。由於上月份下旬因逢農曆年節慶,因應年節消費之需,多數產地已於上月份完成採收,故本月份產量將較1月份減少。預測本月份產量552千打,較1月份產量623千打,減少11%;與去年同期2月份產量521千打比較,則增加6%。本月份主要產地在苗栗縣三義鄉,台中縣后里鄉、新社鄉、和平鄉,彰化縣田尾鄉,南投縣仁愛鄉、埔里鎮,嘉義縣阿里山鄉與台南縣安定鄉等地。

五、玫瑰產量比上月份增產7%

  玫瑰是國內重要的切花項目之一,台灣地區四季均可生產,其中平地產期主要在秋、冬與春季,中高海拔地區則以夏季為主,惟夏季期間因過於炎熱致切花長度短且花瓣數少,切花品質相對不佳。本月份逢西洋情人節,市場需求量將較為增加,且氣溫較一月間暖和,產量將略為增加,預測2月份產量為1,356千打,較1月份產量1,262千打,增產7%;與去年同期2月份比較,則增產12%。本月份主要產地在苗栗縣大湖鄉,台中縣新社鄉、豐原市,彰化縣溪州鄉、永靖鄉、田中鎮,南投縣埔里鎮、草屯鎮、國姓鄉、仁愛鄉,屏東縣九如鄉與花蓮縣吉安鄉、壽豐鄉等地。

六、文心蘭產量比上月份減產4%

  台灣地區文心蘭栽培已遍及各縣市,採收高峰期主要集中於國曆9至11與4至5月兩個階段,目前則為採收淡季。由於文心蘭屬於較高價消費性切花,近年間已成功外銷日本且價格仍具一定水準,出口部分之數量普遍維持在正常水準,至於國內消費情形變化不大。1月份則因逢農曆節慶之需,中南部產地已完成調節產期進行採收,故本月份產量較為減少。預測本月份產量504千打,較上月份產量526千打,減少4%;與去年同期2月份產量488千打比較,則增加3%。本月份主要產地在台中縣后里鄉、新社鄉、東勢鎮,南投縣埔里鎮,草屯鎮,雲林縣斗南鎮,嘉義縣大林鎮,台南縣玉井鄉、歸仁鄉,高雄縣美濃鎮、旗山鎮與屏東縣內埔鄉、鹽埔鄉等地。

肆、裡作雜糧(92/93年期) (詳表4xls pdf)

紅豆產量較去年同期減少8%

  台灣地區紅豆栽培因春夏作產量極不穩定,且產品品質不佳,不符經濟價值,故主要以秋冬裡作為主;栽培區域集中在屏東、高雄、台南等3縣,其中又以屏東縣種植面積最多,占總面積八成以上,另在雲林、嘉義地區亦有零星栽培。

  近10年來紅豆每公斤生產成本大體維持在30元上下,平均產地價格每公斤約48元,農民尚有些許利潤,惟紅豆之國際價格為每公斤13-15元,在國內、外價差極大之情況下,國產紅豆較不具競爭力,且容易受到國外進口量增加而導致產地價格之下跌;此外,受國內工資居高不下,且近年來紅豆種植期間屢遭天然災害及病蟲害,致使單位面積產量偏低等因素影響,紅豆種植面積逐漸減少。本年期紅豆因去年同期產地價格不理想,且受契作面積減少影響,種植面積較去年同期減少11%,其中又以台南縣栽培面積減少251公頃幅度最大,惟紅豆生育情形良好,預估平均產量將較去年同期略高,預測本期作紅豆總產量6,646公噸,比去年同期作7,224公噸減少8%,若與近3年同期作平均6,150公噸比較,則增加8%。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4-05-02:14,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