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6月(第144期)
93年6月主要農作物生產預測
一、一期作水稻比上年減產16%
依據農情調查結果,本(93)年一期作水稻種植面積減少幅度較大之縣市,主要集中在公告停灌休耕之台北、桃園、新竹、苗栗、嘉義及台南等縣市,減少幅度達四成,其餘縣市除南投縣增加約500公頃外,均呈小幅減產之勢。總種植面積經統計為13萬9,464公頃,較上(92)年同期作減少13.48%;在產量方面,本期作水稻已陸續收割,估計本期作稻米總生產量為72萬5,474公噸,比上年同期作86萬332公噸減少15.68%,若與近3年同期平均年產量89萬3,765公噸比較,則減少18.83% 。
二、糯米比上年減產14%
本期作初估種植面積8,595公頃,其中圓糯2,984公頃,長糯5,611公頃,與上年同期比較,圓糯面積減少625公頃(-17.32%),長糯面積則增加391公頃(7.49%)。稻穀總產量估計為5萬1,570公噸,折合糙米為4萬1,256公噸,與上年同期之4萬8,094公噸比較,減少14%,若與近3年同期平均年產量5萬8,236公噸比較,則減少29% 。由於糯米產地多集中在中南部地區,又以彰化、雲林、嘉義及台南等縣市佔大宗,目前已從高屏地區逐漸往北陸續收穫上市中。
三、一期作落花生減產14%
依據農情調查結果,93年一期作落花生因受去年價格長期低迷之影響,農民種植意願不高,雲林、彰化及嘉義等各主產縣種植面積均較上年減幅約二成,總種植面積經統計為8,681公頃,較上年同期作減少21%;在產量方面,由於生育狀況良好,估計每公頃平均產量約3.4公噸左右(去年同期每公頃平均產量約3.1公噸左右),預測本期作落花生總產量2萬9,580公噸,比上年同期作3萬4,506公噸減少14%,若與近3年同期產量3萬523公噸比較,每公頃單位面積產量略為增加,但因種植面積減少,產量則減少3%。
一、梨比上年增產3%
梨主要產區分布在臺中及苗栗縣,以寄接梨為主,高海拔溫帶梨已被寄接梨替代,逐漸式微。本(93)年中北部地區寄接梨第一次嫁接及開花期間遭遇多次低溫侵襲,致接穗成活率降低,影響該次寄接梨產量;惟據農情調查員持續實地觀察,再次嫁接之梨穗生長良好,未來產量仍十分可觀,且因本年農曆閏2月,產期較往年將稍有延後,且集中於7、8月果品盛產期採收,仍將有盛產壓力。預測本年梨總產量12萬5,604公噸,比上年產量12萬2,138公噸,增產3%,再與近3年平均年產量11萬5,220公噸比較,亦增產9%。
二、荔枝比上年減產25%
荔枝為台灣重要經濟果樹之一,種植面積有1萬1,845公頃,品種之中以黑葉種最多,占九成左右,由於成熟期集中,產期短暫,而又不耐貯存,易發生產銷失調情形,尤其荔枝常有隔年結果習性,開花結實期間如氣候不良易引起落果,產量不穩定,因此每年生產變動很大,如遇到豐收的時候,市場無法容納,也常發生滯銷。上(92)年為荔枝豐產年,價格相對偏低,本年荔枝開花結果情形不如上年,依據產地農情調查人員於5月下旬再次赴實地觀查,預測本年產量為7萬8,585公噸,較上年10萬4,186公噸,減產25%,若與近3年平均年產量8萬8,115公噸比較,亦減產11%。
三、檸檬比上年減產1%
檸檬性喜亞熱帶氣候,台灣地區種植面積約在1,400公頃左右,約85%分布在高屏兩縣,其他縣市則有零星種植,檸檬全年均可生產,惟夏季為主產期,7至8月產量最多,本年檸檬收穫面積較去年增加4%,惟因主產地區氣候炎熱乾燥,影響檸檬植株正常生育,單位收量將少於上年,預測本年產量為1萬7,951公噸,較上年產量1萬8,161公噸,減產1%,若與前3年平均年產量1萬9,686公噸比較,則減產9%。
四、改良種芒果比上年減產27%
改良種芒果係指本地種以外品種,包括引進種馴化及本地選育改良品種,產區分布在台南及高屏等三縣,並大面積栽培,如遇豐收年期,容易發生產銷失調現象,根據台南、高雄、屏東等縣產地觀測,本年收穫面積與去年面積差異不大,其開花期間狀況尚佳,但結實期氣候異常,著果率不佳,預測總產量為12萬2,080公噸,較上年產量16萬6,634公噸減產27%,比近3年平均年產量16萬2,235公噸亦減產25%。主要產地之產期各地間略有差異,屏東枋寮地區於6至7月盛產,台南地區則在7至8月。
五、本地種芒果比上年減產23%
俗稱土檬果,其果實不大,惟味美芳香可口,很受消費者喜愛,目前種植面積有6,219公頃,收穫面積6,050公頃,比上年略有減少,土檬果主要分布在屏東及臺南等兩縣。依據產地農情觀察,屏東地區受去年9月杜鵑颱風侵襲,影響本年產量,而台南縣則因結實期間氣候異常,著果率不佳。綜合評估預測今年產量為4萬1,291公噸,較上年產量5萬3,879公噸,減產23%,若與前三年平均年產量5萬3,350公噸比較,亦減少23%。主產期在5-7月,並以6月份產量最高。
六、龍眼比上年減產26%
台灣龍眼種植面積有1萬2,206公頃,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山坡地,上(92)年為龍眼盛產年,產地價格亦因量多而滑落,並影響果農經營管理投入程度,本(93)年各主產區開花結果情形普遍不如去年,預測全年總產量為9萬9,401公噸,比上年產量13萬4,583公噸,減產26%,若與近3年平均年產量11萬8,570公噸比較,亦減產16%。
七、紅龍果比上年減產10%
紅龍果為仙人掌科三角柱屬,是一種多年生攀爬性多肉植物,由於果實富含高纖維與維生素,為近年新興果樹,適應力很強,自北而南都可栽培,目前種植面積有997公頃,結實面積923公頃,分散在各縣市,面積都不大,而以中部較多,其中又以彰化縣二林鎮種植面積超過100公頃為最多,果實產期自5至11月,連續採收達半年。紅龍果於引進推廣初期,市場售價高,農民紛紛搶種,目前陸續成長達結實期,產量急速增加,由於品質良莠不齊,且市場未能同步拓展,而有過剩現象,銷售價格逐漸下跌走低,導致果園遭荒廢或砍除,面積較去年略有減少。預測本(93)年產量為2萬700公噸,較上(92)年產量2萬2,925公噸,減產10%,若與近3年平均年產量1萬9,351公噸比較,則增加7%。
本月份為93年一期作採收階段,各種類蔬菜產量增減不一。根莖類之青蔥各產地採收正常,竹筍則將進入盛產期,西瓜與蘿蔔則較上月份為減產趨勢。
依據各地區農情報告觀測結果,預測本月份葉菜類總產量為5萬5,717公噸,比上(5)月份產量5萬9,081公噸,減少6%;與上年同期產量5萬1,575公噸比較,則增加8%。茲將預測結果分述如下。
一、西瓜比上月減產8%
近期氣候條件良好,有利於瓜類生育,各產地採收正常。由於本年第一期作西瓜採收期,主要集中在5月份,且目前產地已有逐漸由中南部向北部地區移動,各產地採收情形增減產互異。其中彰化、雲林、嘉義與台南等縣,多數已完成採收,致本月份可採收面積較上月份減少近500公頃。預測本月份產量為6萬4,630公噸,比上(5)月份產量7萬506公噸,減少8%;另因上年同期部分產地受雨害影響,採收面積略減,故與上年同期產量5萬4,234公噸比較,本年期同期產量增加19%。
二、根莖類
(一)蘿蔔比上月減產30%:由於蘿蔔生育條件較適宜冷涼的氣候環境,入夏之後僅有彰化與南投縣部分產地進行採收,可採收面積不多,比上(5)月份減少近30餘公頃。預測本(6)月份產量為2,457公噸,比上(5)月份產量3,532公噸,減少30%;與上(92)年同期產量2,816公噸比較,因本年同期種植面積較少,產量部分相對減少13%。
(二)竹筍比上月增產167%:上(5)月份起中南部產地已陸續進入採收初期,自本月份起各產地則進入採收階段,故本月份可收穫面積與每公頃單位產量皆較上月份提高。本月份主要產地在台北、台中、雲林、嘉義、台南與高雄等縣,預測產量4萬6,135公噸,比上月份產量1萬7,253公噸,增加167%;與上年同期產量3萬8,036公噸比較,則增加21%,係因上年部分產地在竹筍生育期間發生乾旱缺水,故產量相對不高。
(三)蔥比上月減產2%:本月份起各產地即將進入一期作採收期間,各產地採收正常,各產地採收情形增減產互異,總產量較上月份略為減產。預測本月份產量為1萬542公噸,比上月份產量1萬718公噸,略為減少2%;與去年同期產量1萬1,368公噸比較,則減少7%。本月份主要產地在宜蘭、彰化與雲林等地。
三、葉菜類
(一)葉菜類總計比上月減產6%:目前為93年一期作採收期間,由於本月份短期葉菜類之採收面積,較上月份減少200餘公頃。預測本月份產量為5萬5,717公噸,比5月份產量5萬9,081公噸,減少6%;與上年同期產量5萬1,575公噸,增加8%。
(二)甘藍比上月增產3%:夏季期間氣溫偏高,甘藍產地由平地向較高海拔地區移動,其中平地主產地彰化與雲林縣產量較上月份略減,但宜蘭縣大同鄉與南投縣仁愛鄉等高冷地逢採收階段,可採收面積與每公頃單位面積產量則較上月份增加。預測本(6)月份產量為2萬1,284公噸,比上(5)月份產量2萬678公噸,略為增加3%;與上年同期產量1萬9,600公噸比較,則增加9%。
(三)結球白菜比上月減產32%:本月份各產地之採收情形增減產互異,其中主要產地雲林縣可採收面積較上月份減少50餘公頃,採收量為減產趨勢;至於其他產地產量變化不大。預測本月份產量為6,773公噸,較上(5)月份產量1萬18公噸,減少32%;因本年雲林縣部分地區種植面積較上年同期增加,故本年可採收量較上年同期增加,與上年同期產量5,385公噸比較,增加26%。
(四)其他葉菜比上月減產3%:近期氣候條件正常,台北、宜蘭、彰化、雲林、嘉義與高雄等葉菜類主要產地產量變化不大。預測本(6)月份產量2萬7,659公噸,與上(5)月份產量2萬8,385公噸比較,略為減少3%;與上年同期產量2萬6,590公噸比較,則增加4%。
四、花椰菜比上月減產30%
本月份主要產地在彰化、嘉義與高雄縣等地,其中由於彰化與高雄縣可收穫面積比上月份減少50餘公頃,產量為增產趨勢。預測本月份產量為4,228公噸,比上(5)月份產量6,056公噸,滅產30%;與去年同期6月份產量4,390公噸比較,則減產4%。
一、菊花產量較上月份減產11%
台灣地區以種植秋、冬菊為主,本(6)月份各產地採收情形增減產互異,其中除屏東縣部分產地尚值採收,可採收面積些微增加外;其餘產地彰化、南投、雲林等縣在國曆5月份以後,於外銷市場需求趨弱後,農民即將進行園區剪枝作業,可採收面積相對減少。總體而言,本(6)月份的可收穫面積及產量均減少,預測產量為2,048千打,較上(5)月份產量2,292千打,減少11%;與上年同期產量1,873千打比較,因本年多處產地栽培面積略增,致產量相對增加9%。本月份主要產地在彰化縣田尾鄉、永靖鄉,南投縣南投市,雲林縣林內鄉,嘉義市、高雄縣美濃鎮與屏東縣萬丹鄉等地。
二、唐菖蒲產量較上月份減產2%
入夏以後,氣溫日益炎熱,各產地採收量相對不高。本月份除台中縣后里鄉、外埔鄉因逢採收階段,產量略為增加外;彰化、南投與屏東等產地,已過採收階段,採收量減少,致本(6)月份可收穫面積及總採收量相對較少。預測本月份產量749千打,較上(5)月份產量764千打,略為減少2%;與去年同期產量666千打比較,則增加12%。本月份主要產地在苗栗縣三義鄉,台中縣后里鄉、外埔鄉,彰化縣溪州鄉、田尾鄉,南投縣集集鎮、南投市,高雄縣美濃鎮與屏東縣新園鄉、萬丹鄉等地。
三、香石竹產量較上月份減產21%
香石竹為明顯之應景花卉,採收期間主要以每年5月份最多,目前各產地皆因應上(5)月份母親節進行採收,故本(6)月份採收量將為減產趨勢。預測本月份產量539千打,較上月份產量684千打,減少21%;但與上年同期產量692千打比較,則減少22%,係因本年可採收面積與產量較去年同期減少所致。本月份主要產地在彰化縣田尾鄉、永靖鄉與南投縣埔里鎮等地。
四、百合產量較上月份增產15%
由於百合生育性喜較為冷涼之氣候環境,故一期作主要種植季節為國曆2至6月,採收盛產階段則分別在國曆6至8月間,其中主產地南投縣仁愛鄉將進入第一期作採收高峰期。預測本(6)月份產量525千打,較上(5)月份產量457千打,增加15%;與上年同期比較,由於上年期百合種球進口價格相對較低,農民種植誘因相對較高,種植面積較本年期增加,故與上年同期產量727千打比較,本年期產量減少28%。
五、玫瑰產量較上月份增加8%
本(6)月份為一期作採收階段,各產地增減產情形不一,其中中北部地區產地因氣候條件正常,採收量將較上月份增加;至於南部地區嘉義則因氣溫高低變化較大,故產量減少。預測產量為1,745千打,較上(5)月份產量1,611千打,增加8%;與上年同期產量1,517千打比較,則因本年期栽種面積增加,產量相對增加15%。本月份主要產地在苗栗縣大湖鄉、公館鄉,台中縣新社鄉、豐原市,彰化縣溪州鄉、永靖鄉、田中鎮,南投縣埔里鎮、草屯鎮、國姓鄉,嘉義縣新港鄉,台南縣安定鄉等地。
六、文心蘭產量較上月份減少1%
本(6)月份各產地採收量消長互異,其中台中、南投、雲林與嘉義等縣因氣候適宜,採收量微量增加;但台南與屏東等縣則因氣溫偏高,採收量相對減少。預測本月份產量462千打,較上(5)月份產量469千打,略為減少1%;與上年同期比較,因上年部分地區雨水不足,切花品質不佳且產量較少,故今年產量較上年同期產量417千打,增加11%。本月份主要產地台中縣后里鄉、新社鄉、東勢鎮,南投縣埔里鎮,草屯鎮,雲林縣斗南鎮,嘉義縣大林鎮,台南縣玉井鄉、歸仁鄉與屏東縣內埔鄉、鹽埔鄉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