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93年「國產新米收獲祭」活動紀要

農糧署 黃怡仁

一、前言

  「米」在傳統上為國人的主食,但近年來由於營養來源的多樣化,使得米食的主角地位逐漸受到挑戰。再加上現代生活步調加速,對於吃的要求也趨向速食化,西式餐點成了國人飲食另一種選擇,這些因素都使得米的消費量逐年遞減。在米食消費量逐年遞減的狀況下,加上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開放稻米進口,進口的外國食米也取代一部分的國產米,造成國產米的銷售量減少,使得國內稻米產業面臨極大的壓力。因此,如何提振國產米的消費量,更是政府、糧食業者與消費者的一大考驗。

二、93年新米收穫祭活動規劃思維

  以往的米食推廣宣導活動,常以實體展售為主要目標,並以鼓勵家庭多吃米食為策略。本年度米食推廣宣導活動則嘗試以不同的觀點與思維來規劃。在國內40歲以上的族群,從小就習慣以米飯為主,但其消費量亦多已固定。至於對米食消費能力最強的青壯年及青少年這一年齡層的族群,米食不再是唯一的選擇。加上課業或工作上的關係,選擇外食的機會將遠遠大於回家吃飯。

  因此,考量不同消費族群的消費習性,以維持或提昇整體稻米消費,兼顧文化傳承與聯結,便為本年度辦理米食宣導及整體行銷推廣活動的基本概念;而「國產新米收穫祭」之推廣活動就是在這樣的思考邏輯下誕生。

  台灣地區稻米的收穫期是自南部開始收割,然後逐漸向中、北部收穫,因此就以國產米收穫的時間為主軸,搭配新米收穫上市為行銷話題,再配合著國產米收穫上市的時間於主要消費地辦理「國產新米收穫祭」活動。

三、活動重點與內容

  在整個「國產新米收穫祭」的活動中,可以區分為三大軸心,分別為展示、展售及舞臺活動。在展示的部份以知性教育推廣、親子互動的規劃理念,包含米食文化的傳承與教育為主,輔以國產優質好米產品的特性展現,以結實累累的稻株實物、曬穀場的佈置、傳統農具的模型,讓長輩們的回憶與故事和後輩們產生互動與連結。讓年輕的世代體會先人的辛勞,也讓民眾體會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此外,在現場設置了小型的礱穀機與直立式精米機等小型的碾米設備,讓民眾體驗如何將稻穀脫殼成糙米,再將糙米碾製成白米的過程,以及瞭解白米是怎樣從稻穀變來的。而在整個操作的過程中,並將品質的觀念融入其中,讓民眾可以實際比較白米品質的差異,以作為往後買米選擇的依據。

  在展示現場的設計規劃中,還有另外一個重點,就是曬穀場。在以往,稻穀收穫後總要在大太陽下不斷的翻曬,讓一粒粒飽滿的稻穀透過太陽的熱力,而乾燥到可以長久保存的程度,這樣辛勞曬穀的景像,在現代以大型機械烘乾的情況下,除了極少的地方或是追求復古風的農民,還有以人工翻曬的方式進行稻穀乾燥外,已不多見了。因此在展場中的曬穀場配合著現今大型烘乾設備圖片的展示,讓民眾更清楚瞭解時代的進步。

  此外,由於產品銷售的策略則是以品質為導向,以新米上市為話題,提供來自各縣市CAS良質米―台灣好米、經過有機認證的有機米、健康取向的發芽米等各式具特色且高品質的好米。因此利用面對面的行銷方式,提供現場試吃,讓民眾可以現場品嚐各家新米,同時向消費者展現並推介產品的特色,讓消費者先感受到好米的滋味,再轉化為購買的動力,以期建立符合品質的價格區隔。

  為了吸引潛在的消費族群,以拍攝介紹好米生產地的節目來推薦各地好米,並在舞臺上協助良質米品牌進行行銷,另外並示範製作各式簡單好吃的米食與民眾互動。對於外食為主的消費族群則以知名的廚師,於現場進行壽司創意教學及「異國米食料理」,教導民眾運用台灣好米,以及簡單的料理方法烹調異國風味的米食料理,並於現場製作義大利雞肉飯、西班牙海鮮飯、新疆羊肉抓飯等等具有特色,且色香味具全的米食料理讓民眾嚐鮮。透過這樣的料理示範,一方面可以展現臺灣好米的另一番風華,再者亦可擴大臺灣好米的使用廣度。

四、活動辦理情形

  本年度「國產新米收穫祭」活動,配合93年一期作新米上市時間,分別在北、中、南三處主要消費地辦理活動。台北場活動,於7月23日至8月1日在臺北市京華城舉辦;台中場活動則自8月13日至8月22日在臺中市德安購物中心辦理。南部高雄場活動,則將在10月1日至10月10日,於高雄市大樂民族購物中心舉辦。三場活動,均選擇在都會高消費之購物中心舉辦,一方面突顯高品質米的形象,另一方面,也藉此拓展食米之不同消費群。

  台北、台中兩場活動,參觀人潮不斷。尤其是週末、假日時,配合舞臺各項宣導及示範教作活動,吸引眾多消費者佇足。

五、結語

  本年度「國產新米收穫祭」的活動將辦理三場,由於創新規劃,更貼近年輕世代。這樣的嘗試期待能開拓潛在的消費族群,並且配合媒體宣傳擴大廣度,讓國人瞭解台灣CAS良質米優良的品質及新鮮好吃的口感,讓國人可以大聲說出「台灣米最好吃!」。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4-03-01:14,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