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93年9月主要農作物生產預測

農糧署 徐滄淇、蕭清開、廖銘清、洪忠修

壹、二期作稻米 (表1 xls / ods / pdf)

一、稻榖產量預估比上年減產約16%

  93年第二期水稻種植面積經估計為10萬1,000公頃,較去年同期作之110,944公頃,減少9,944公頃,減幅為-9%。單位面積產量如以最近3年之平均值計算,每公頃稻榖產量估計為4,943公斤,總生產量預估為49萬9,243公噸,比上年同期作之592,630公噸減少9萬3,387公噸,減幅為-16%。如與最近3年平均總產量625,710公噸比較,減少12萬6,467公噸,減幅為-20%。

貳、果品 (表2 xls / ods / pdf)

一、香蕉比上年減產19%

  台灣香蕉分布在中南部及東部地區,北部地區僅是零星種植,香蕉生長期因緯度不同而有差異,緯度越低,生長日數越短,所以高屏主產地區多為春夏季採收,稱春夏蕉,而中部主產地南投、台中等縣香蕉於秋冬季採收,稱秋冬蕉。近年國內市場香蕉銷售暢旺,價格持穩,蕉農種植意願高,本年年初曾預測種植面積將比上年略增,惟因本年7月間遭受敏督利颱風侵襲,高屏地區與南投、台中等香蕉主產地區均遭受損失,除影響本年秋冬蕉產量外,全年產量估計亦將大幅下跌。依據各地農情預測結果,全年總產量為18萬683公噸,比上年產量23萬3,061公噸,減產19%,若與前3年平均年產量21萬8,102公噸比較,亦減產17%。

二、番石榴比上年減產1%

  番石榴為熱帶果樹,主要分布在中南部,以高雄、台南及彰化地區較多,週年可開花結果,自然生產期大都集中在7~9月,為紓解市場供需,並增進果實品質,番石榴果農均實施產期調節,避免產期過於集中,以維持售價平穩。由於果農經營管理技術成熟,單位面積產量提高。本年收穫面積比上年減少1%,加以7、8月間遭敏督利、艾利颱風相繼侵襲,影響本年度番石榴單位面積產量,預測本年總產量為19萬6,272公噸,比上年產量19萬8,408公噸,約減產1%,若與前3年平均產量19萬5,827公噸比較,則約略持平。

三、檸檬比上年增產10%

  檸檬性喜亞熱帶氣候,台灣種植面積約在1,400公頃左右,約85%分布在高屏兩縣,其他縣市則零星種植,全年均可生產,以夏季為主產期,7至8月最多,92年高屏地區遭杜鵑颱風侵襲導致檸檬減產,本年7月間雖有敏督利颱風來襲,惟對檸檬產區影響不大,整體而言單位面積產量較上年增加,加以本年屏東縣收穫面積比上年增加45公頃,預測今年總產量為1萬9,947公噸,比上年產量1萬8,161公噸,增產10%,若與前3年平均年產量1萬9,686公噸比較,亦增產1%。

四、柿比上年減產3%

  柿為落葉性果樹,以往栽培的品種為先民自華南地區引入之澀柿品種,依其用途可分為製作柿餅的品種,以石柿為代表,主要產地在苗栗及新竹;第二種為軟柿品種,主要品種為四周柿,以台中縣栽培較多;第三種為以脆柿食用之牛心柿,主要產地在嘉義及苗栗縣。近年來自日本引進之甜柿試種成功,由於甜柿果實成熟時在樹上可完全脫澀,不須經過人為處理即可當脆柿食用,且有果大、糖度高、果色美、耐貯藏等優點,在經濟價值上較澀柿為優,造成一股栽種風潮。依據農業統計年報資料,柿種植面積由民國82年之1,705公頃,逐年遞增至民國92年3,410公頃;再從市場行情觀察,近年來甜柿交易數量、價格變動極大,民國85年全年交易量為248公噸,平均交易價格每公斤145元,到民國92年全年市場交易量達4,597公噸,平均交易價格則滑落為每公斤73元。本年柿子收穫面積較上年增加3%,惟台中、嘉義、苗栗等主產地區遭受敏督利颱風侵襲,造成柿落果減產,依據農情預測結果,總產量為3萬7,269公噸,比上年產量3萬8,247公噸,減產3%,若與近3年平均年產量3萬3,054公噸比較,則增加13%。

參、蔬菜 (表3 xls / pdf/  pdf 檔下載(52.05KB) 將另開新視窗)

  本月份為93年第二期作採收階段,各產地各類短期蔬菜產量皆較上月為增加趨勢。其中西瓜與根莖類之青蔥與蘿蔔採收面積皆較上月份為增加,竹筍則為採收後期,各產地產量遞減;至於葉菜類亦較上月份為增產。

  依據各地區農情報告觀測結果,由於此次艾利颱風蔬菜主要產區彰化、雲林、嘉義等縣並無重大災情傳出,本月份各產地皆可正常採收。經各縣農情報告員檢討艾利颱風災損後所做預測結果,本月份葉菜類總產量為4萬6,663公噸,比上月份產量3萬7,646公噸,增加24%;與上年同期產量4萬7,918公噸比較,略為減少3%。茲將預測結果分述如下。

一、西瓜產量比上月增加22%

  雲林、嘉義與台南縣等地為93年第二期作採收階段,每公頃單位面積產量明顯增加,預測本月份產量為8,561公噸,比上月份產量7,032公噸,增加22%;與上年同期產量1萬602公噸比較,因本年同期種植面積較少,且第二期作生育期間遭受雨害,故本年產量相對減少19%。

二、根莖類

(一)蘿蔔產量比上月增加68%:由於蘿蔔生育條件較適宜冷涼的氣候環境,夏季期間僅有彰化與較高海拔南投縣部分產地進行採收。入秋之後,各產地可採收面積與每公頃單位面積產量皆提高,預測本月份產量為2,839公噸,比上月份產量1,692公噸,增加68%;與上年同期產量3,165公噸比較,因本年同期主產地南投與彰化縣種植面積較上年減少,產量相對減少10%。

(二)竹筍產量比上月減少25%:目前各產地已逐漸進入採收後期,每公頃單位面積產量皆較上月份減少,預測本月份產量4萬1,803公噸,比上月份產量5萬5,726公噸,減少25%;與上年同期產量5萬1,378公噸比較,則減少19%,一方面係因受到本年夏季期間多次風災雨害影響,各產地產量低於正常水準;另一方面,本年部分產地因竹筍加工業者減少收購數量,致管理趨於粗放,產量減少。

(三)蔥產量比上月增加35%:上月間因受到敏督利颱風與72水災影響,致上月份各產地蔥的收穫量不高,尤以主產地雲林縣受害較為嚴重;至於本月份各產地採收正常,預測本月份產量為9,425公噸,與上月份產量6,996公噸比較,增加35%;與上年同期產量1萬2,186公噸比較,則減少23%。

三、葉菜類

(一)葉菜類產量比上月增加24%:目前已屆第二期作採收階段,各產地短期葉菜類之採收正常,可採收面積較上月份受敏督利颱風與72水災之影響而有增加。預測本月份產量為4萬6,663公噸,比上月份產量3萬7,646公噸,增加24%;與上年同期產量4萬7,918公噸,則減少3%。

(二)甘藍產量比上月增加19%:本(九)月份逢第二期作採收,各產地皆為增產趨勢,本月份可採收面積較上月份增加50餘公頃。預測本月份產量為1萬7,743公噸,比上月份產量1萬4,911公噸,增加19%;與上年同期產量1萬5,174公噸比較,則增加17%,主要係因宜蘭縣大同鄉本年種植面積較上年明顯增加,故本年產量較上年增加。

(三)結球白菜產量比上月增加67%:本月份進入第二期作採收階段,採收面積較上月份增加110餘公頃,又每公頃單位面積產量亦較上月份增加。預測本月份產量為6,020公噸,較上月份產量3,604公噸,增加67%;與上年同期產量8,206公噸比較,則減少27%。

(四)其他葉菜產量比上月增加20%:本月份為第二期作採收階段,各產地短期葉菜類可採收面積相對於上月份受到風災雨害影響之面積增加。預測本月份產量2萬2,900公噸,與上月份產量1萬9,131公噸比較,增加20%;與上年同期產量2萬4,538公噸比較,則減少7%,係因主產地本年期可收穫面積較上年期減少所致。

四、花椰菜產量比上月增加56%

  本月份主要產地在彰化、嘉義與高雄等縣,其中彰化與高雄縣可收穫面積比上月份增加30餘公頃,且每公頃單位面積產量較上月份提高。預測本月份產量為2,911公噸,比上月份產量1,870公噸,增加56%;與上年同期產量3,364公噸比較,則減產13%。

肆、主要切花 (表4 xls / pdf/  pdf 檔下載(50.08KB) 將另開新視窗)

一、菊花產量比上月份增加36%

  台灣地區以種植秋、冬菊為主,入秋之後,氣候轉為冷涼,有利於菊花生育,目前各產地為二期作採收階段,產量將增加。本月份的可收穫面積及產量均較上月份增加,預測產量為1,572千打,較上月份產量1,157千打,增加36%;與上年同期產量1,912千打比較,因本年7、8月間產地接連受到颱風雨害影響,致產量相對減少18%。本月份主要產地在彰化縣田尾鄉、永靖鄉,南投縣南投市,雲林縣林內鄉,嘉義市、高雄縣美濃鎮與屏東縣萬丹鄉等地。

二、唐菖蒲產量比上月份增加2%

  目前各產地為二期作採收階段,產量將增加,預測本月份產量559千打,較上月份產量546千打,增加2%;與上年同期產量551千打比較,增加2%。本月份主要產地在苗栗縣三義鄉,台中縣后里鄉、外埔鄉,彰化縣溪州鄉、田尾鄉,南投縣集集鎮、南投市,高雄縣美濃鎮與屏東縣新園鄉、萬丹鄉等地。

三、香石竹產量比上月份增加22%

  本月份彰化縣田尾鄉、永靖鄉等地逢二期作採收階段,產量將較上月份增加,預本月份產量351千打,較上月份產量287千打,增加22%;與上年同期比較,因本年可採收面積比上年同期增加,故較上年同期產量286千打,增加23%。

四、百合產量比上月份增加10%

  本月份主產地台中縣和平鄉、南投縣仁愛鄉等地皆逢採收階段,預測本月份產量749千打,較上月份產量678千打,增加10%;與上年同期比較,由於上年期百合種球進口價格相對較低,農民種植誘因提高,種植面積較本年期增加,故與上年同期產量928千打比較,減少19%。

五、玫瑰產量比上月份減少1%

  本月份各產地增減產情形互異,其中苗栗縣大湖鄉與雲林縣斗南鎮等地逢產期,產量略增;另台中縣東勢鎮、后里鄉、新社鄉與嘉義縣大林鎮等地,因應8月間中國情人節已進行產期調節;至於南投縣埔里鎮則因八月間艾利風災,部分園區流失,產量減少。預測本月份產量為1,444千打,較上月份產量1,452千打,略為減少1%;與上年同期產量1,260千打比較,則因本年期栽種面積增加,產量相對增加15%。

六、文心蘭產量比上月份增加1%

  本月份雲林縣斗南鎮,嘉義縣大林鎮,台南縣玉井鄉、歸仁鄉與高雄縣美濃鎮、旗山鎮等地逢採收階段,產量增產;惟台中縣后里鄉、新社鄉、東勢鎮與屏東縣內埔鄉、鹽埔鄉等地遭受雨害,南投縣埔里鎮則因農田流失埋沒,致產量減少。預測本月份產量360千打,較上月份產量357千打,微增1%;與上年同期產量395千打比較,則減少9%。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4-03-01:14,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