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四、自然景觀及野生動植物保育

(一)野生動植物保育

  臺灣地區地理環境特殊,孕育許多野生動植物資源,其中包含多種特有及珍稀物種,彌足珍貴。為有效保育及管理這些生態資源,本會推動各項野生動物之生態調查研究、野生動物利用型態研究等計畫。92年度針對維管束植物、穿山甲、臺灣特有亞種蝴蝶之模式標本的整理與查證、臺灣哺乳動物誌的編印、海貝類、魚類及猛禽之資料庫建立等計畫為重點。

  為強化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案件之成效,本會自83年1月起特向警政署借調6名警政人員,成立「野生動物保護小組」,結合各級政府查緝執法,並加強執行查緝行動,92年度查緝違法及走私案件共計114件,有效遏止違法情事發生,使現階段我國保育成效深獲國內外的高度重視與肯定。

(二)重要棲息地經營管理

  為有效保育臺灣珍貴之動植物資源,將國內特殊生態系,以及具有豐富野生動植物資源地區劃設為各類保護區加以保護。本會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共公告19處「自然保留區」;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劃定16處「野生動物保護區」及30處「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各類型保護區(含國家公園)總面積已達全臺灣面積19.5%。

(三)生物資源調查及生物資料庫建立

  行政院於81年指定本會成立調查小組推動臺灣生物資源調查工作,從87年起將臺灣分成北、中、南及東4區,並於本會林務局建置「臺灣生物資源資料庫中心」,建置標準資料88萬筆,為臺灣最大之生物資源資料庫,完成網際網路傳輸系統,可即時提供本會制定政策計畫之資訊依據,包括珍貴稀有野生動物八色鳥的重要分布範圍分析、海龜在全島海岸的登陸地點分析、蘭嶼珠光鳳蝶的分布等等。未來保育類野生動物之等級分類、保護區域網路之劃設、生物技術材料之蒐集、土地利用規劃與生態環境影響評估等。

  臺灣的森林覆蓋面積約有60%,植群為最基本的自然背景,進行國土規劃或開發案環境影響評估時最重要及最基礎的生物資訊。92年度工作為籌組調查工作團隊、邀請國內植群專家,成立國家植群分類委員會,研商國家植群分類系統標準、整合現有資料,配合遙測技術完成臺灣植群層級的植群圖,完成調查700個野外樣區,建立調查資料網際網路即時傳輸系統,成立臺灣植群調查中心,協商彙整推動及管制工作進度及檢核品質、編印國家植群調查工作手冊及出版臺灣植群分類論文彙編。

(四)推廣自然保育教育活動

  為全面推廣保育野生動物觀念,落實教育宣導功效,92年活動成果為:舉辦生物多樣性保育宣導講習、生物多樣性相關特展、生物多樣性保育研習會、中小學及高中教師生物多樣性研習班及中小學教師海洋生物多樣性研習班等項活動,參與活動的民眾近4,500人;辦理針對農民、教師、學生、行政人員、司法人員及社會大眾為對象之宣導研習活動計59場次,約有5,000人參與;另舉辦生態攝影展、候鳥季賞鳥、賞蝶活動、專題演講等活動計150場次,約有民眾3萬人直接參與;此外,並於各項活動中配合編印論文集、海報、宣導摺頁、攝影集等資料,提供各界參考、推廣之用。

(五)國際交流與合作

  我國為善盡國際保育責任,積極派員出席重要國際保育公約或組織相關會議與活動,如世界保育聯盟、華盛頓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等20餘次,以瞭解國際自然保育趨勢。

  本會於85年至92年共捐助73個國際保育計畫,包括各類保育宣導計畫、非洲地區反盜獵計畫、亞洲地區黑面琵鷺保育研究計畫、泰國及尼泊爾之老虎保育研討會、賽內加爾彎角劍羚再引入計畫、協助華盛頓公約執法計畫、重要野鳥棲地計畫等;並與國際重要保育團體保持聯繫,邀請英國、加拿大、南非、美國、泰國、越南、菲律賓、斯里蘭卡、尼泊爾、巴基斯坦及香港等國際保育專家來臺或派員赴國外學習新技術;出版英文版我國保育現況簡介、自然保留區簡介、保育通訊等,加強對國際宣導我國保育成果。

(六)生物多樣性推動方案

  行政院90年8月核定「生物多樣性推動方案」,藉各部會的互動、協調及落實推動生物多樣性工作,以達本土生物多樣性保育及永續利用之目的,提昇臺灣國際競爭力,達成保育全球生物多樣性及促進人類永續發展之目標。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於91年12月通過之「生物多樣性行動計畫」,除要求政府各部會依據該行動計畫從事生物多樣性的保育、教育與研究工作外,92年度以「建構及整合國家生物多樣性資料庫」、「復育漁業資源」及「加強入侵種管理」為核心重點工作。

  生物多樣性研究,92年度繼續委託大專院校辦理「臺灣野生物遺傳多樣性與保育遺傳研究」、「我國生物多樣性資源永續利用開發之研究」、「野生動植物生態調查及資料庫之建立」等3項統籌計畫、26項子計畫。

  為促進國際生物多樣性保育資訊及合作交流,本會與專家學者共同出席於加拿大舉辦的生物多樣性公約(CBD)第9屆科諮機構會議和於南非召開的世界保護區大會等2項國際會議。

  另為讓國人對生物多樣性有基本之概念,印製2萬份的宣導摺頁,發行英文版的「臺灣豐采-生物多樣性探索」手冊2千本。

(七)地景保育

  臺灣地區有關地景的登錄、保育及管理等工作,本會繼續洽請學者專家倡導推動,辦理研討座談交換經驗,並提供網路資訊,期能結合相關計畫之功能,基於生態與地景互為表裏之通性,於國土利用計畫、重大經建計畫、公共工程計畫等體系,從規劃階段即予參與,藉環評作業落實追蹤,以善盡管理之職責。大部分機關多已逐年編列經費進行調查研究,作為充實解說教育及經營管理的基本素材。92年度著重於臺灣地區地質公園觀念之推動,參考國際先進經驗,選定優先地區,如野柳、金瓜石、利吉泥岩與卑南山礫岩、泡泡泥火山、龜山島、鼻頭角、龍洞岬、三貂角等地景所在地區,具有相當之示範作用。

  • 回上一頁
  • 94-03-14:14,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