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一、重點產業及資源保育利用研究發展

(一)作物育種及生產技術之研究發展

  1. 育成並通過命名新品種計22個,包括:水稻「高雄144號」、「台南糯10號」及「台中191號」,小果蕃茄「台南12號」、「花蓮亞蔬13號」,嘉寶瓜「西瓜澎湖5號」,小白菜「台農2號」、「台農3號」,落花生「花蓮2號」、「台農7號」,西瓜「台農6號」,番木瓜「種苗7號」,梨「台中1號」、「台農3號」,菊花「台中1號」、「台中2號」,銀柳「蘭陽1號」等。

  2. 利用枯草桿菌微生物製劑,其對稻米產量與病害抑制有顯著效益,將微生物製劑施於土中或以噴施方式可降低水稻紋枯病及白葉枯病危害程度約20~30%,並可增加5~14%稻榖產量。

  3. 育成新品種梨-台中1號,應用其可再催芽萌發花芽之特性,可有效調節低海拔地區梨之產期;番荔枝與鳳梨釋迦人工異花授粉,可使番荔枝增加產量30%;以1%H2CN2及5%KNO3處理台農甜蜜桃植株,可提早開花並提早產期10天。

  4. 發展茄子V型整枝方式栽培技術,可提高產量12%以上;完成蒜球適期栽培早生技術研發,有效規避早植生產面臨高溫、生育不良及病蟲害等問題;完成四季蔥健康種苗快速繁殖技術之發展;完成甘藍耐熱育種—平地甘藍親本採種技術開發。

  5. 完成開發菊花電照省電技術,可節省菊花電照電費60%以上;完成金花石蒜種球量產模式建立,已輔導農友進行金花石蒜鱗片繁殖,切割3,000個母球產生9萬個子球。

  6. 完成改善印度棗缺鎂黃化減產及果品低劣之情況,增加產量,提高果農收益至少30%;蓮霧在肥培管理上以0.2%硫酸錳處理,可改進蓮霧外觀顏色吸引消費者選購。

(二)漁業生產科技之研究發展

  1. 記錄臺灣週邊海域瀕臨絕種之鯙科魚類2亞科7屬35種1,189尾;同時在水族環境中飼養並研究6屬28種鯙類,嘗試進行初步的成長及繁殖試驗,以維護我國海洋生物之多樣性。

  2. 完成建構臺灣週邊海域底拖魚類資源資料庫網站(coatbp.sinica.edu.tw),其資料庫包括魚類142科597種、頭足類12科23屬60種、蝦類13科48種等,提供社會大眾查詢底魚資源之相關生態資料。

  3. 92年初東北角養殖九孔成貝大量死亡病因證實與疹病毒(herpesvirus)感染有關。感染之九孔腹足肌纖維及頭部神經節壞死及少量炎症細胞浸潤等現象,從發病九孔培養出雙股核糖核酸病毒(Birnavirus),分離率為25%。

  4. 將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pyrenoidosa)及紅球藻(Haematococcuspluvialis)包埋在褐藻膠珠保存在黑暗中長達3個月後重新培養發現數目增加約5-10倍,顯示微細藻經長期保存仍能存活,證實微細藻以包埋於褐藻膠珠方式進行長期保種可行。

  5. 研發沿近海漁船監控系統(VesselMonitoringSystem,VMS)船位管理網路維運作業系統及漁撈作業之虛擬訓練等系統,並完成高效率省能源冷凍系統開發與提昇裝載漁獲效能及品質、各型漁船經濟噸位(含主副機馬力配置)及玻璃纖維(FRP)積層材長年使用及低溫環境下安全性之研究。

(三)畜牧生產科技之研究發展

  1. 完成生物資訊中心第2期軟硬體之建置工作,並另開發自動化cDNA/EST之註解程式,建立1,500個cDNA片段的cDNA微矩陣晶片,完成豬隻睪丸20個重要EST的物理定位工作,完成熱緊迫處理公豬睪丸之蛋白質樣品分析,並確認與公豬睪丸發育及熱緊迫反應有關之特定蛋白質,並已分析出肉中脂肪酸含量與3種不同HFABP基因型的相關性。

  2. 研發完成以抽取鹹鴨蛋白之溶菌及製成鹹鴨蛋白粉末等方式,加強利用摘取鹹蛋黃後的剩餘蛋白,不僅可增加業者收益,並可解決環保問題。

  3. 完成乳鐵蛋白之酵素免疫分析法建立,以協助早期診斷乳房感染與簡易鑑定羊乳品質。

  4. 研發多重聚合酉每鏈鎖反應(PCR)檢測技術,可作出包括5種轉殖玉米特定DNA片段,與玉米本身Inv基因片段,這項技術能極顯著地提高轉殖飼料檢測效率。

  5. 使用比重法分離獸骨,並利用chelex-100可對肉骨粉或飼料樣品中DNA進行快速分離。在敏感性分析結果顯示,低於1%肉骨粉使用量亦可被偵測出。

  6. 在一般玉米豆粉配方中添加纖維酵素,能提高肥育豬(60~110kg)增重11%,並改善飼料效率6.2~7.2%。同時糞便中氮含量降低5.6%、總脂肪減少7.5%,明顯降低養分的排放。

(四)農業廢棄物再利用及公害防治技術研究

  1. 利用農業廢棄物經高溫並以二氧化碳炭化後可做成活性碳,以不同炭化與活化程序將高碳質之農業廢棄物製成觸媒擔體,應用於酚、染料與洗氣等有機廢水之氧化作用。

  2. 引進美國白花苜蓿臭氧定量指標植物監測系統,並成功建立超敏感臭氧指標植物Bel-W3菸草的組織培養技術。

  3. 建立以離子交換樹脂埋入法應用於水田土壤有效性六價鉻之現址監測技術,作為土壤鉻污染農田之整治復育。

  4. 以改良式幾丁質硫酸鹽處理蝦殼及魷軟甲等漁業廢棄物之成本為每公斤13,100元,較傳統方式節省22,200元,且藥品可重複使用,減少環境污染。

  5. 使用厭氣阻板反應器(anaerobicbaffledreactor,ABR)串聯活性污泥系統,可培養更多種微生物,獲更佳去有機物及硝化/脫氮性能,有效提昇三段式廢水處理設施效能。

  6. 慢性熱緊迫會影響家禽多項生理現象,於重複暴露於溫室效應中尤然,但有逐漸適應趨勢,於4週到6週齡時生理反應轉趨緩和。

(五)水土森林資源保育利用及水利科技之研究

  1. 完成建立台灣人工林生產力評估系統,以光反應、溫度、土壤、有效氮等因子的生態地位評估方法來評估紅檜、台灣杉在台灣25個造林中心區之生產地位。

  2. 完成苗栗縣後龍、通宵兩地區之植群分布及變遷情況分析,得知木麻黃林與相思樹林,主要受到人為活動與火燒因子影響,若火燒強度大或頻率過於頻繁,則有可能淪為草生地。

  3. 建立主題式林業知識架構,完成建置的關鍵詞彙計有知識文件中文關鍵字2,635個、英文關鍵字1,834個;造林樹種資料表建置1,975個;造林技術詞彙2,447個,扣除重複詞彙後,總計建置詞彙8,273個。

  4. 完成銀合歡入侵對生態系之影響之研究銀合歡種子萌芽到成株的過程中,因土地利用類型不同有顯著差異,未經干擾之天然林銀合歡無法入侵,經調查結果顯示,銀合歡於廢耕地樣區之平均擴散速率為42.3%。

  5. 完成遞迴式類神經網路生成法之研究及其於農業水資源之應用、農業水庫最佳操作策略之研議、田間地下水補注量對防止沿海地區鹽化問題以及新竹地區乾旱特性與農業用水調度等探討與研究。

  6. 持續加強進行農業工程事業技術基準之編擬與推動、回歸水對水田灌溉用水量之影響評析、水稻深水灌溉對涵養地下水源功能效益和智慧型灌溉系統之研究等。

  7. 訂定各水利會資料之標準格式,供各農田水利會於資訊系統開發時之參考;以地理資訊系統為平台,將各水利會及研究單位歷年所建置之空間資料,提供便捷之農田水利資料查詢方式;試辦部分農田水利會工作流程電腦化。

(六)氣候變遷對農業的影響之研究

  1. 調查東勢地區寄接梨受氣象災害之損失情形、研擬受霜害之結霜警示系統及防護措施(水蒸氣法、防雨防低溫塑膠棚等),估計可減低30%以上之霜害損失,以89年東勢地區寄接梨受霜害損失達3億元為基準計算,可減少損失1億元以上。

  2. 將毛豆生育期間重新劃分為營養生長期與生殖生長期兩個階段,分別記錄日數、平均氣溫、平均日照時數、平均日射量及平均降雨量等數據,用以建構及更新估計毛豆合格莢產量之計算模式,對提昇毛豆之產量與品質均有幫助。

  3. 建立並更新福山及六龜森林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及氧化亞氮之排放資料庫,試驗結果顯示人工林5公尺高之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較天然林平均約低27ppm;又初步研究評估氣候變遷對台灣森林淨初級生產力之影響,研究結果在所設定之2倍二氧化碳氣候情境下,塔塔加地區雲杉林之淨初級生產力約增加3.3%。

  4. 當ElNino發生頻繁時期,環境條件有利於黃鰭鮪與正鰹,但不利於長鰭鮪及大目鮪,而太平洋水溫十年震動週期(PDO)「冷相」期間則呈現相反之狀況。1998年PDO氣候信號週期再次反轉時,長鰭鮪及大目鮪又增至28%,同期之正鰹及黃鰭鮪則降為71%。

  5. 烏魚漁獲量變動則具有20年與30年之長期變動周期,與3.5年及2.3年的中期變動周期;烏魚漁獲量之長期變動趨勢與表水溫呈同步反向之變動情形,並與大陸冷高壓呈同步同向之變動趨勢。
  • 回上一頁
  • 94-03-14:14,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