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九二一震災農業重建
一、農業產業重建及振興
(一)套裝農業休閒旅遊
- 整合農業資源發展重建區休閒農業
輔導及建設4條農業休閒旅遊路線(中潭公路線、集集信義線、公館和平線、古坑竹崎線),結合產銷班農業資源,加強基本休憩設施、指示、解說設施及景觀改善,提供遊客優雅舒適環境及知性之旅,增加農產品銷售管道及吸引遊客至重建區休閒農場消費,增加重建區農民收益。計輔導77個園區,受益產銷班120班,農民約1,979人;辦理經營管理訓練7班,編印導覽地圖及園區簡介資料5式、各6萬張,設置網站,辦理促銷宣傳活動;今並與25家旅行社合作,推出「果然好玩」套裝行程共10種。吸引遊客至重建區休閒農場消費,增加重建區農民收益。
- 發展保健植物及藥膳產業
輔導石岡鄉農會整體規劃,設置多功能保健植物園區面積10.5公頃,內含植物園、教育農園、親水區、體驗認養區、展示館、展售中心、藥膳餐廳、商店街等設施。前述藥膳餐廳為國民旅遊卡特約商店,增設停車場3處、標示導覽系統設施4處、印製宣傳單張82,500份,並充實保健植物展示館內容及重建區域的軟硬體設施、增置產品開發設備2項、強化解說員教育及推廣訓練10次、辦理園區相關活動3次。
輔導成立「台中縣石岡鄉休閒農園旅遊協會」,加強園區管理,並擴大同業及異業聯盟,截至92年12月底,經與旅遊業策略聯盟安排園區參訪之遊覽車計1,024輛次,連同其他管道前來參觀者,超過30萬人次,年增加消費收入6千萬元以上,增50人長期就業機會及2萬人日短期就業機會,年可增就業收入4千萬元以上,有效帶動地方繁榮。
- 重建區生態旅遊
完成奧萬大、八仙山、大雪山等三條生態旅遊遊程規劃。辦理遊樂區人員、社區及解說志工教育訓練共11場,培訓人數共385人次。結合重建區生態旅遊策略聯盟辦理生態之旅行銷活動6種,另為推展重建區社區發展生態旅遊,補助天輪等3社區辦理生物觀察箱DIY、觀光行銷跨年晚會等活動,並以東勢舊製材廠為主軸區,辦理「123木頭人~大雪山舊製材廠文化饗宴」,有效結合山城四鄉鎮農特產品、觀光產業、木工DIY等,內容豐富精彩,達到預期目標。辦理中寮鄉植物染研習活動及木工DIY活動,結合在地產業與文化特色,擴大生態旅遊效益。印製生態旅遊宣導摺頁中、英文版及解說手冊共3種。
(二)農業文化園區
- 茶文化園區
開發麒麟潭賞螢園區,以生態工法之低開發度施工法規劃,提供遊客安全的賞螢空間;內樹皮賞櫻園區,由當地居民自動自發栽植櫻花樹,村民並利用自有農舍發展民宿,帶動該區之休閒旅遊風氣;大崙山茶園及銀杏林景觀區,規劃銀杏林步道、日出、眺望景觀亭等景點,與內樹皮賞螢園區串聯。未來將另開發鳳凰山麓之景觀休閒、教學旅遊路線,並結合國立鳳凰谷鳥園、麒麟潭等景點,豐富鹿谷鄉茶文化園區旅遊資源。
- 竹文化園區
完成園區土地水土保持計畫、環境影響因應對策等作業,取得非都市土地開發許可審議通過,並獲行政院同意撥用土地。另委託專業建築設計團隊規劃設計竹文化館館舍,於92年12月完成細部設計。
(三)水果酒鄉營造
建立農村酒莊及酒品評鑑制度與推廣工作;輔導重建區9處農村酒莊於加強釀酒與導覽人才之培育、酒品研發、品管制度之建立、營運規劃及周邊設施之改善。本會於92年9月15日公告施行「農村酒莊評鑑規範」、「農村酒莊評鑑作業程序」、「農村酒莊評鑑申請書」及「農村酒莊評鑑表」等規範,以供農村酒莊評鑑之依據。完成6處已正式開幕農村酒莊及其酒品之評鑑,包括南投縣信義鄉農會酒莊、水里鄉車埕酒莊與奕青農場酒莊、台中縣東勢鎮石圍牆酒莊與后里鄉樹生酒莊、以及苗栗縣大湖地區農會酒莊。
(四)傳統產業再造
- 茶產業振興計畫
「茶葉」是重建災區重要農業項目,92年繼續輔導農民團體(產銷班)產製茶設備並協助促銷茶製品,並加強茶園栽培,提高茶葉品質,降低生產成本,發展多樣化產品,促進產業升級。計舉辦技術及合理化施肥講習5場次,改善茶園耕作及製茶流程,與包裝機械設備計510台;協助辦理茶產品促銷活動18場次,以改善重建區茶產業生產機械設備及產品運銷。
- 重建具競爭性之本土化產業
以重建區未來較具競爭力之百香果、鳳梨釋迦、枇杷、葡萄、柑桔、楊桃、鳳梨、荔枝、龍眼、蓮霧、香蕉、桃等具本土特色之果樹為輔導對象。透過農民團體(產銷班),加強輔導調整生產結構、產銷技術、生產環境改善,提高產品品質,並增進經營效率。經完成集貨場重(復)建6處440坪、冷藏庫重(復)建6座141坪、蓄水池重建40噸32座及20噸29座、灌溉設施10公頃、產銷設施21公頃。
- 新興竹製產品研發與推廣
利用竹產品開發高附加價值產物,並推廣使用,提高重建區竹農收益。已研發電氣化學工業用碳素材料,如高性能電池碳極、高容量電容材料等電氣元件材料,開發超微細碳素粉末添加於抽紗紡織製程技術,使纖維布具遠紅外線保溫特性,可提高攝氏溫度達11度,並已技術移轉國內業者生產中;開發健康及醫療復健用竹炭材料,如活性竹炭纖維口罩等民生用品,已商品化且生產上市中;開發養殖業及工業廢水用之水質淨化用竹炭生物機能反應槽系統,將推廣應用於水庫水質改良應用;開發完成竹炭窯溫控程式設計,可促進竹炭生產製程自動化,提高收炭率,降低生產成本。
- 菇蕈產業振興計畫
完成設置環溫控菇類栽培室420坪,冷藏庫30坪,採收後處理包裝設備3組,廢棄太空包處理機與塑膠熱熔機各1組,發展杏鮑菇、巴西蘑菇、牛樟芝等新興菇類,提升經營作業效率,防止環境污染,辦理國產香菇標章之宣導推廣,促進國內產業發展。
- 輔導竹農改善竹林經營及高附加價值竹製品之研發與應用
輔導竹農集約經營竹林面積210公頃,提高筍產量、竹原材利用,並與觀光產業相結合;另為加強宣導推廣竹產業,特於溪頭森林遊樂區舉辦竹文化節活動,結合當地竹農,展現地方特殊產業,使國人認識國產竹製品之優點。
(五)設立埔里多功能花卉處理展售中心
為有效提昇南投重建區花卉產業競爭力,本會於埔里鎮投資1億9,300萬餘元(92年度4,428萬餘元),設立「多功能花卉處理展售中心」。其功能包括花卉採收後集貨與處理、品牌行銷、花卉生態教育及休閒觀光等,並規劃發展外銷花卉市場,以促進地區經濟繁榮。本計畫,建築工程已於92年9月完工,為利後續之經營管理,本會經訂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埔里多功能花卉處理展售中心委託經營要點」,並依據促參法及委託經營要點,於92年12月15日遴選經營主體完成委託經營,12月31日完成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