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一、糧政管理

(一)確保糧食安全與強化糧政管理

  1. 掌握糧源,調節供需

      為掌握糧源、穩定糧價及維護農民收益,92年本會除辦理計畫及輔導收購外,並增辦第2期作餘糧收購措施,全年收購農民稻穀48.8萬公噸,支付收購價款91億8,219萬元。公糧部分,撥供軍糧、法務糧、機關糧、學午糧、釀酒糧、加工用米等經常糧計11萬6,954公噸,另銷售進口米及良質米共9萬3,747公噸,辦理人道援外與國內救助食米為6萬5,319公噸,全年銷售處理公糧27萬6,000公噸。

  2. 健全糧政管理體系,調節進口米釋出量

      確實掌握糧商動態,92年底登記糧商計有7,311家,並協助碾米業者2家完成土地變更編定,取得工廠用地,擴大一貫作業經營。在稻米進口採關稅配額方面,92年配額數量為14萬4,720公噸糙米。其中5萬652公噸由民間以標售權利金方式進口;由政府進口9萬4,068公噸,納入政府公糧,視市場需求釋出調節,穩定糧價。另配額外進口米及米製品數量計30公噸。

(二)提昇國產稻米品質及競爭力

  為因應加入WTO稻米進口之壓力,本會積極輔導提昇國產稻米品質,以提高競爭力,設置良種田2,272公頃,更新面積15萬9,082公頃,並推動稻穀分級收購及分倉貯存等措施,嚴格檢驗各委託倉庫加工之各項公糧,確保公糧稻米品質。抽檢市售米892件,其中標示符合率95%、品質符合率89%,並通知未符合規定之廠商限期改正。

  輔導生產CAS良質米,建立消費者對本土農業之信心與支持,截至92年底,取得CAS良質米廠商共有14家,計有19種品牌通過CAS良質米產品認證。辦理稻米加工業者品管人員訓練,落實稻米分級檢驗制度,提昇檢驗人力品質,計有163人取得加工業者品質檢驗人員合格證書。

  建構台灣地區「稻米品質資訊網」,建立92年1、2期各縣市生產稻米品質資料庫,並提供稻米檢驗法規、檢驗方法等參考資料,供民眾查詢。推動成立「稻米產銷策略聯盟」5個單位,參加廠商計93家,各聯盟推出自有之地區性品牌,以高品質、高價位之產品定位,建立「好米賣好價」之市場機制。

  • 回上一頁
  • 94-03-14:13,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