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三、園藝作物產銷改進

(一)花卉產銷調整及技術改進

  改良花卉品種,篩選適於聖誕紅切花用栽培品種,選育出3個矮性單瓣夜來香品系及1個矮性重瓣品系。改進蝴蝶蘭生產技術,採用蛇木屑、蛭石和發泡煉石栽培促進根系的健康。辦理大宗花卉如菊花、玫瑰、文心蘭等設施栽培技術示範推廣27.8公頃,提高品質,提昇產業競爭力。

  輔導台北花卉產銷公司訂貨交易及重要花卉產區之優良產銷班70班,改進採收後處理技術,並定期公告瓶插品質室觀察之花卉壽命資料。輔導設立產銷班集貨包裝場、冷藏庫等計220坪,充實貯運設施,落實分級包裝及保鮮技術,提升品質,進而建立品牌信譽,創造市場區隔。

  輔導外銷商與花農辦理大宗花卉,如菊花、唐昌蒲外銷契作,92年外銷量為1,200萬枝;針對具競爭力之文心蘭、蝴蝶蘭等,於海外市場建立台灣形象廣告、舉辦國際性及地區性蘭展等。辦理文心蘭、火鶴花海運海外試銷10次,積極拓展東亞市場。

(二)種苗產銷改進

  1. 舉辦種苗產業發展及相關法規修正座談會

      邀請國內專家學者及種苗業者舉辦種苗產業發展座談會,藉由產官學界溝通及經驗交流,釐訂輔導種苗產業發展方向;為強化農作物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研修完成「植物品種及種苗法」修正草案,已送請立法院審議中;輔導桃園縣等6個縣市政府及民間團體辦理優良種苗展售促銷,以活絡種苗市場及促進種苗業發展。

  2. 柑橘健康種原培育與接穗

      辦理柑橘種原培育管理,包括原種樹92品種,採穗樹464株,盆植者52品種409株,露地者14品種112株。提供晚侖西亞等接穗9,000芽予健康苗圃。播種柚類等3種砧木500株供育苗使用。

  3. 建立種子純度品質檢定體系與草種指紋鑑定

      接受民間種子公司委託茄子雜交品種6種,種子批4種,每批種子100粒,完成分析。在草種命名管理方面,已收集海雀稗原生種156樣品,馴化百慕達草146樣品,並完成外部型態調查及RAPD分子標記篩選20組。

  4. 辦理種苗節成果展及促銷活動

      輔導國內種苗改進協會辦理第六屆種苗節慶祝大會及優良品種品嚐會,並舉辦種苗展示促銷活動;輔導台灣省拖鞋蘭協會辦理拖鞋蘭新品種展示暨種苗促銷與市場取向調查活動,促進國內拖鞋蘭種苗產業之發展。

(三)加入WTO果樹產業結構調整

  輔導不具競爭力之果樹產業調適,包括椰子、梅、文旦、檳榔、芒果等粗放果園廢園造林86.25公頃,廢園種植綠肥450.2公頃,合計536.45公頃;輔導文旦、椪柑、桶柑、柳橙、葡萄柚、楊桃、番荔枝、鳳梨、荔枝、芒果、海梨柑、金柑等老舊或有超產之虞品種,利用新興早、晚熟品種更新,計1,163.4公頃;改善果園產銷環境及設施,包括印度棗、葡萄、楊桃、番荔枝之網室設施,葡萄不織布套袋,芒果疏果,計1,211公頃;改善果園灌溉設施,冷藏庫、集貨場及選果設備,推行省工機耕作業,受益面積3,050公頃;輔導無競爭力果樹轉型結合地方觀光景點或文化,發展觀光休閒農業,包括輔導南投縣自強、愛國、民德等村及苗栗縣卓蘭、獅潭等8處梅園及梨園,轉型為觀光農園。

(四)改進蔬菜生產及供需調節

  針對具市場發展潛力葉菜類、花果菜類、西瓜、洋香瓜、草莓、小果番茄、菇類等蔬菜,加強產銷環境及技術改善,92年度完成輔導搭建、溫室、網室等生產保護設施51公頃,設立集貨場、冷藏庫等共同作業場所1,000坪;並推動國產香菇、金針、蓮子標章認證及宣導推廣,使消費者容易辨認選購新鮮、安全之高品質國產農產品。

  為加強蔬菜供需調節,除推動冬季大宗蔬菜種植登記外,並輔導外銷、購貯冷藏、加工或耕鋤等措施,依據產銷失衡預擬狀況處置表之規定,於蔬菜產品價格偏低時,輔導外銷512.3公噸,購貯冷藏甘藍及結球白菜共3,111.5公噸,花椰菜收購加工1,096.6公噸,以穩定市場供需。

  • 回上一頁
  • 94-03-14:13,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