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94年農業生產目標

 

企劃處經濟研究科 陳祈睿

壹、前言

  由於農漁牧產品之生產特性,易發生產銷失衡,常引起社會大眾之關注。為避免農產品產銷失衡,穩定農產價格,進而達到調整產銷結構、提升農民收益等政策目標,依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訂定農業年度生產目標作業要點」規範,除通盤檢討93年產銷狀況、農產品價格與農民收益的合理性外,並考量國內外農業環境變化、市場需求等因素,訂定94年農業生產目標。

貳、94年農業生產目標說明

  茲就94年農業生產目標及其變動情形,說明如次:(詳見表1pdf DOCX

一、農作物類:

  93年受到颱風及豪雨侵襲之影響,部分蔬果又逢減產年,單位面積產量減少,故整體產量下降,94年度若天候正常,產量預計將回升。考量加入WTO進口農產品增加之影響,部分競爭力較低之農作物類產品將規劃適度減產;另就部分產銷穩定,具競爭力之產品,規劃適度增加產量,並積極拓展外銷。主要增產項目包括香蕉、柳橙、檸檬、龍眼、芒果、蓮霧、葡萄、荔枝及蘭花等;主要減產項目包括飼料玉米、落花生、李、梅、梨、棗子、番荔枝、百合、大宗蔬菜、洋蔥與蒜頭。

(一)稻米:93年第一期作受停灌休耕影響,種植面積大幅下降至24.2萬公頃。考量國內稻米年消費量約133萬公噸糙米,94年預計進口數量14.4萬公噸糙米,規劃94年國內稻米計畫生產面積及產量分別為25.8萬公頃及119萬公噸,分別較93年增加6.6%及1.2%。

(二)雜糧:飼料玉米及高粱生產量依據「水旱田利用調整後續計畫—雜糧保價收購計畫」,逐年調降生產面積及保價收購之政策目標辦理,94年規劃種植面積均較93年減少5%。甘藷、落花生以維持產銷平衡為目標,甘藷面積訂在8,600公頃,較93年略增1.8%,產量預估增加4.6%;落花生面積訂為2萬公頃,減少8.3%,產量預估減少12.5%。

(三)特用作物:因應市場開放及烏龍茶具外銷潛力,乃積極輔導茶園更新及改善管理設施計畫,種植面積為18,500公頃,較93年略增1.2%,總產量略增1.4%。

(四)水果:由於93年受颱風、豪雨又逢低產年等因素,單位面積產量較低,預估94年單位產量將提高,總產量亦將增加。部分果樹其產量隨樹齡增加而呈現逐年增加之趨勢,惟因不具競爭力,宜輔導疏果、廢園及更新品種。香蕉、柳橙、檸檬、龍眼、番石榴、蓮霧、葡萄、荔枝等,預估94年單位產量普遍提高,總產量將增加6%至40%不等,將積極進行產業產銷輔導,以避免產銷失衡。桶柑、文旦柚、李、柿、梨、番荔枝及椰子等為平衡產銷,栽培面積略減,產量減少2%至10%不等;梅較不具競爭力,將適度調降栽培面積7.5%,總產量預估減少19%;另香蕉、芒果、木瓜等產銷已趨穩定之果樹,仍具市場競爭力,規劃增產並加強外銷宣導。

(五)花卉:由於批發價格下降及外銷量趨於飽和,且露天栽培易受天候影響採收量,故調降露天栽培面積,其中玫瑰及百合等花卉分別規劃調降種植面積1.9%及6.3%,菊花、火鶴花面積維持與93年一致,唐昌蒲面積則增加1.8%。由於蘭花類如蝴蝶蘭深具外銷潛力,94年種植面積預估增加19.6%,預估產量將增加29.1%。

(六)蔬菜:甘藍、結球白菜、花椰菜等大宗蔬菜,將逐年調降生產目標,以解決產銷失衡問題,預計94年分別減產7.3%、3.9%及8.8%。洋蔥、蒜頭因92/93年期產銷失衡,規劃93/94年期產量分別減少16.9%、13.6%。香菇因應進口量漸增,規劃適度減產4.3%,並積極輔導產業轉型。而結球萵苣為具外銷競爭潛力蔬菜作物,94年將積極加強外銷,預估面積與產量將增加7.6%。

二、漁產類

  93年整體產量因受到鰹鮪圍網、魷釣及秋刀火誘網等遠洋漁業產量皆未達往年水準,漁獲量減少;加上93年初寒害及年中颱風影響,導致虱目魚及文蛤等養殖魚類產量下降,整體產量比92年大幅下跌,94年隨產量回升,預估總體產量會逐漸恢復,其中遠洋漁業因預估生產量可回升,產量增加4.5%;近海漁業為配合政府辦理收購老舊漁船及獎勵休漁,規劃減產0.9%;沿岸漁業因政府長年投放魚礁,漁業資源漸趨穩定,增產2.8%;海面養殖方面,預期牡蠣、文蛤產量可以回升,整體海面養殖增產3.3%;內陸養殖雖然虱目魚、文蛤生產水準回升,但吳郭魚、鰻魚外銷市場仍有阻礙,總產量預估將減產3.6%。

三、畜產類

  93年受到美加發生狂牛症、仔豬育成率低、低病原性禽流感H5N2疫情影響,導致豬及肉牛價格上揚,禽品價格則下跌。考量94年畜產品受到全面自由化進口(乳製品除外)及豬隻口蹄疫尚未解除出口等因素影響,大部分禽畜生產將減產。

(一)家畜類:

  肉豬產業雖然93年豬價平均每百公斤達6,000元,但考量94年豬腹脅肉及豬雜全面開放進口,經評估國內外產銷之趨勢,生產目標訂為940萬頭,小幅增產0.5%,並維持豬價平均每百公斤5,200元;肉牛因國外發生狂牛症疫情,導致93年國內肉牛市場供不應求,惟考量其飼養期長、風險高,94年生產目標維持穩定中求發展,增產約3.5%;肉羊為期價格平穩與產銷平衡,並預期市場需求增加,而刺激飼養意願,故94年生產目標微增至130,000頭,增產約8.3%;牛乳因應液態乳進口及國內產銷狀況,規劃適度調減產量6.7%;羊乳因飼養戶及產量減少下,規劃生產目標略減2.1%。

(二)家禽類:

  亞洲各國家禽流行性感冒疫情仍陸續發生,恰為我國禽品拓展外銷市場之利基,將持續強化國內防疫制度,防杜禽流感病毒入侵,並積極參與國際食品展與加強外國之行銷宣導工作,將國產禽品拓銷至美國、日本及新加坡等國;94年雖將完全開放雞肉產品進口,無配額限制,惟考量國內消費之供需平衡及外銷市場拓展之機會,規劃將最受進口衝擊之白肉雞及有色雞分別減產14.1%及7.1%,另除雞蛋為零成長外,調漲其他各項禽品之生產目標,分別包括鴨2.0%、鵝3.9%及鴨蛋1.5%。

  依據94年度各產品生產目標,估算94年度農業部門整體成長率為0.4%,其中農、林、漁、牧分別為1.4%、○%、1.1%及負1.5%,其中畜產因將全面自由化進口,預估其價格將受衝擊而下跌,因此其對產值衝擊與影響層面將較大。(詳表2、3pdf DOCX)。94年農林漁牧各產業佔農業總產值之比例則分別為:42.6%、0.2%、26.%、31.2%。

參、結語

  94年農業生產目標,在考量國內外供需環境可能之變化,以及檢討93年產銷環境後研訂,本案經本會93年12月9日第650次主管會報核定通過。為能落實推動94年農業生產目標,本會農漁牧相關業務主管機關(單位)將依據規劃之生產目標,積極利用計畫引導生產,協調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推動辦理;並落實推動產業預警監測系統,預擬先期預防措施,避免產銷失衡發生,以穩定農產價格,提升農民收益。

  展望未來,我國農業發展目標,將考量永續發展、轉型升級、產銷平衡以及國外低廉農產品進口之影響,部分不具競爭力之農產品,規劃適度休耕、廢園造林等相關減產措施;對於產銷穩定、具競爭力之農產品,適度增產與加強外銷。本會將積極輔導產業轉型,發展精緻化的一級產業、高附加價值的食品加工業,及具特色且無法進口取代的休閒產業,以發展優質、安全、休閒、生態之現代化農業,增加農業產值。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4-03-24:14,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