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民俗文化活動與休閒農業結合之探討

(休閒農驛站之三十二)
國立台東大學 陳美芬
國立台灣大學農推所 謝錫銘

 

一、前言

  休閒農場要發展休閒旅遊,第一個課題就是必須先瞭解自身有何休閒觀光資源?不過,這個問題並非如此簡單,因為,許多休閒觀光資源並非只是自然的風光,它也有許多是來自於人為或文化的部分,因此,休閒農場的經營如何有效運用地方民俗文化資源,首先要瞭解當地的民俗文化資源有哪些。

  文化資源調查本身並非只是靜態的,還應思考其包含許多未來的可能性。文化是人類生活經驗的累積,民俗文化與人類生活經驗息息相關,故生活的融入與展現亦是休閒農業的另一種運用方式。近年來日本及德國流行植物醫療法,紐西蘭最令人神惘之處除了如茵的大草原和成群的牛羊之外,還進一步利用天然資源,將花草充分用在生活中,花瓶內的鮮花、乾燥花、押花相框擺飾、花茶、香精油、沐浴、護法用品等,另外還具有巧思的將有染色功能的花草,用來染毛線進而編織毛衣、靠墊或各種美麗的家飾。有些休閒農場除了販售自製的產品外,並教導遊客自製香精油、乾燥花、香皂等,同時為加強遊客對花草的認識,提供遊客花草解說的導覽,讓遊客的旅程內容更加豐富。

  因此,當我們在思考休閒農業經營的走向時,必須發揮創造力,將自然空間和人文巧思巧妙的連結起來,才能創造更大的吸引力。不過,目前在台灣,這樣整體地方資源的塑造仍然比較少見,只有災後重建區較常看到。此外,休閒農場的活動配合各地觀光文化節慶的發展尤具重要性。因為文化節慶的動態以及創造觀光吸引力的特性都值得農場經營者與觀光業者攜手合作;而在政府挹注文化節慶補助的同時,也應該同時思考每一次的文化節慶可以留下什麼樣的紀念性產物,尤其是在公共空間的模塑方面,比如說雕塑、拱門、噴泉…等。目前台灣的文化節慶比較缺乏的是產生具有特色與質感紀念品。如果可以一年一年累積下來,以全台灣每年舉辦20~30個重要文化慶典來看,則10年之後必能累積可觀的文化產物。與台灣不同的是,歐洲發展觀光時經常把當地的古老建築當作是觀光的主角或是重要的配角,尤其是一些音樂會也選擇古老教堂作為表演場所。不過,台灣的建築物本身比較少具有這樣的功能。從這個思考方向來看,這一兩年與農業有密切關聯的產業文化活動,諸如宜蘭的綠色博覽會、彰化的花卉博覽會、屏東的熱帶農業博覽會、台南的世界糖果文化節等,這些年度盛會政府皆大力的支持,但活動過後是否能累積一些值得帶動週邊地方發展或讓遊客印象深刻的事物,就值得大家省思。

二、民俗文化的意義

  文化是人類群體為應付其環境,由經驗累積所得的固定特有的因應方式,亦是經過學習而得的。即文化是人類生活經驗的累積,也是民族智慧的結晶,舉凡食、衣、住、行、家族組織、社會結構、倫理、宗教、一切人類精神活動乃至於器物文明的發展,都屬於文化的範疇,而由此產生的一切活動為文化活動。

  一般將文化分為常民文化與精緻文化,常民文化則包含了民俗文化和生活文化兩部分,而累積的民俗文化就是民族文化,所指的是遺留下來的習俗文物藝術,民俗文化活動可以發人懷古幽思,年幼者可以有機會接觸傳統的習俗活動,年長者則藉此回憶童趣。

  民俗是一個民族社會中所流行的,比較標準化的習慣行為或活動方法,而為該民族社會文化的構成與內容表徵,也就是一個地方的習慣、傳統慣例、禮貌、風俗及民德,其所表現的是民間的信仰,禮教觀念的生活背景,並具休憩作用。包括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及神話、傳說、民謠、格言、遊戲、謎語、手勢、舞蹈、咒罵語、祝福等流傳於民間的文學、藝術、音樂。它表達一種群體意識,也使人們的情緒有一個適當的發洩,並提供給大眾一個良好的創作靈感,在題材及研究方法上,常與人類學重複。民俗中流傳比較久遠而約制性較大者,便成為風俗,如過年過節之慶賀方式,各社會中的食、衣、住、行、婚喪、喜慶的傳統方式等。因此民俗文化是指與國民生活有關食、衣、住、行、敬祖、信仰、年節、遊樂及其他風俗習慣等。地方民俗則是居住同一地方的人經過長時間一同生活,逐漸形成的風俗習慣,包括民間信仰、生命禮俗、歲時節慶、地方戲曲、民間雜技等。

  信仰與習俗是一個民族或地區住民,因應自然、地理及人文環境,歷經常久的時間適應與調整,所形成的文化心理結構與生活行為模式,反應其文化深層的宇宙觀與生命觀。尤其民俗信仰的可貴在於它提供人們心靈的慰藉與寄託,它內在的意義與價值更不是現代工業科技社會所能取代的。

  漢民族在數千年的文化傳衍之下,形成一套豐富而龐雜的信仰習俗,反映於國人的歲時節慶、生命禮儀與迎神賽會等各種文化生活之中。漢民族在台灣的發展可追溯自明末清初時期,先民在移墾這塊土地之時,除了帶來健康的種子,很自然地也將原鄉的信仰習俗一起帶來;但在300年來的台灣社會發展與變遷之下,這些信仰習俗由早期的「內地化」傾向、經歷日據「皇民化」破壞,再逐漸轉變成今日「在地化」的特色;也許禮文形式有了變化,但不變的是堅韌的禮儀內涵。因此考察今日台灣的信仰習俗,雖然由於時間與地域關係的變化與互動,形成了與原鄉之間互有異同的生活習慣,顯現出各有異趣的生活心態,但在這一變動的現象之下,卻仍舊存在一種較為穩定的、主導國人精神生活的內在力量,此即文化心理結構,亦即除了血緣、地緣之外的文化緣之外,相當深刻地影響廣土眾民的生活方式與生活心態,值得我們深入探索的是國人精神生活中潛伏的文化特質。

  因此,當休閒農業在發展生產、生活、生態三面向時,更可著重於早期台灣傳統生活的資源的再利用,由於台灣早期傳統生活的面貌受到工業化的快速摧殘,至今大多已蕩然無存,休閒農場正是可以重拾這些舊時的歲月軌跡,讓遊客重新認識台灣早期生活的樣貌。

三、民俗文化應用於觀光遊憩

  台灣民俗文化是大量的台灣居民,長期久遠生活於台灣島嶼,由於人與自然、與他人、與團體,還有與自己相處、適應、調適的過程中,所形成台灣人或台灣社會特有的習慣、風俗,各種規範、法律觀、道德觀等。因此台灣民俗文化所包含的內涵甚廣,舉凡台灣的鄉土民俗,包括古蹟、民間技藝、豐年祭、山歌對唱、民謠、採茶歌、打水井、採水車、打石墨、坐牛車、捉泥鰍、摸田螺、補蝴蝶蟋蟀、烤地瓜、觀賞螢火蟲、垂釣、撈蝦、滑草、劈柴木等,甚至是人文藝術,例如寺廟廣場之迎神賽會、南管北調、博奕對棋、放風箏、玩彈珠、野台戲、舞龍舞獅、划龍舟、賞花燈、名勝古蹟、雕刻、書法等範疇皆屬之。台灣人特有的感覺方式、語言文字、思考方式、生活方式、行為模式也形成台灣人特有的宗教行為與態度;台灣人共有的價值觀,甚而愛情觀、人生觀、生命觀等,終而凝聚提昇為台灣人特有的哲學思考(存在觀、價值觀等)。另一方面,在台灣人特有價值觀、生命觀、人生觀、愛情觀,以及行為模式、生活方式之下,創造了台灣獨特的藝術、文學、科學及學術等等。

  茲就地方民俗分為民間信仰、生命禮俗、歲時節慶、民俗技藝等四部份別探討如下:

(一)民間信仰

  宗教是人類生活與文化的一部份。三百年前台灣的先民們,為了拓展自己的生活空間,謀求生活的出路,遠自閩、粵渡過險惡的黑水溝來到了台灣。為了生活,他們努力工作,在「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辛勤開墾過程中,不斷遭遇到的挫折與大自然的挑戰,時時威脅著他們的生命安全,而來自家鄉的宗教信仰就成了他們求生奮鬥時的重要精神寄託。

  台灣的宗教既然是直接由閩、粵移植而來,當然也就承襲了中國民間信仰的特質-多神論。因此根據調查,在台灣的宗教信仰當中,所奉祀的神明就多達247種,而在這些諸多的神明中,我們會發現有很多並不是全國性的神祗,反而是地方性、鄉土性的神明居多,這正反映出台灣的獨特的移民歷史與台灣的文化淵源,而看似複雜而難以理解的信仰行為,正反映了民眾敬天、崇祖、感恩、福報、平安的內心祈願以及對於現世生活的期望。

  這種的信仰及儀式行為常表現在許多不同的生活面向上,從而藉由天地間的神祇保境安民、恩威浩蕩,例如廟會、進香、王船祭等活動上來虔誠酬神,表達對神明的感恩之情。

(二)歲時節慶

  有關台灣的歲時節慶,是源自於福建、廣東,依農曆而做自然適當的配置,具有濃厚的農業社會生活的色彩,且許多地方神與鄉土神的祭典,成為歲時節俗的主要部分,每逢這些節令 便有民間信仰的民俗活動,同時又有祭祖、拜神、崇佛等「祈福於神」的活動,因此台灣民間祭祖與祭神並重,歲時節令、婚喪喜慶,也必須祭祖、祭神,便源自於這種節俗。

(三)生命禮俗

  每個族群的生命禮俗大不相同,但大致依人類的生命週期可分為生命的誕生、成長的喜悅、結婚禮俗、生命的終點四部份。例如台南府城「做十六歲」,「做十六歲」習俗在府城歷史已久,它在府城的民俗文化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意義在於說明已屆齡成年,可以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與思考判斷負責。又如原住民族群布農族的成年禮(拔門牙代表成年自立的象徵),通常男女到十五、六歲時,都須將上顎的兩側之兩顆門牙拔掉,男人若不拔牙則作戰出草時不勇敢,或狩獵時不會有獵物,女人若不拔牙,則不會織布作衣服,男女缺齒後,對家庭生計就必須開始負起責任。

(四)民俗技藝

  「民俗」即是「人民的生活習俗」,也就是指某個地區人民約定俗成,代代傳承的生活文化。「技藝」即是「技術與藝能」,也就是手工藝術及表演藝術。因此「民俗技藝」(或「民俗藝術」)是指長久傳承於鄉土區域,並且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手工藝術和表演藝術。「民俗藝術」的內涵繽紛豐富,風貌華美多姿。在分類上可分成兩大主要部分,即傳統手工藝術及傳統表演藝術。根據現況調查結果,傳統手工藝術約分為八類,即雕藝、編藝、繪畫、塑藝、剪裁、女紅、童玩、其他製作等;傳統表演藝術則有布袋戲、傀儡 戲、歌仔戲等。

  另有關民俗技藝包括藺草編織、皮影戲、捏麵人、炊糖、紙傘、糖葫蘆、花燈、龍鬚糖等;而民俗童玩則包括竹筷槍、風箏、風車、扯鈴、打彈珠、陀螺、毽子、打陀螺、跳房子、跳繩、摺紙、丟沙包、竹蜻蜓、葉編等。此外台灣民俗小吃,小吃冠之以民俗,是基於層次與內涵上的考慮,比之於盛宴,猶如俗之於雅,層次既不同,味道也有所差別。其範疇概括大陸各省家鄉口味小吃與台灣各地的鄉土小吃,也就是台灣四大族群的庶民文化之結晶與表徵。其實,民俗小吃包括飲食與土產兩類。大致上說來,從任何一種民俗小吃都可體會到不同味道、鄉土情懷、文化性格以及歷史背景等深層意義。

  綜合上述台灣地方民俗的類型來看,最常見且應用於觀光遊憩的活動有傳統節慶,例如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原住民傳統祭典;民俗藝術與遊樂活動,例如寫春聯、提燈籠、龍舟競渡、賞月、放風箏等;配合節慶之各種應景民俗小吃,例如年糕、元宵、粽子、月餅等極具民族風味的小吃或美食。

四、民俗節慶活動在休閒農場的運用

  民俗或節慶活動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當地人們的生活與習俗,從正面的意義來看,至少它可以發揮三個方面的效果:一是可以藉著民俗活動的進行,充實它的文化氣息,使廣大的民間社會能欣賞到比較精緻性的文化內涵;二是民俗活動的過程,是一種富於社會教育意義的行為,可以促進人際溝通、加強族群整合方面。三是民俗活動為珍貴的觀光資源,如能有計畫地導引各地多彩多姿的民俗活動,提升其內容與品味,並配合全國觀光資源的開發與整合,當可創造豐富的區域性特色。因此,休閒農業的發展如果能善用民俗節慶活動,不但可以將民俗活動的內涵發揚光大,更可以提供遊客觀光遊憩的機會。

  由於民俗文化的範圍非常廣泛,舉凡宗教信仰、歲時節慶、童玩、民俗技藝等皆是,因此本文主要著重在探討民俗節慶活動在休閒農業上的運用,使農場在規劃設計活動內容時能更多樣、更豐富。

(一)民俗節慶活動在休閒農業的運用

  休閒農業在近年來蓬勃發展,活動的規劃時有節慶的融入,也展現了一定的功能。然而,節慶的內容與未來的發展卻需要不斷的檢討與提升,否則台灣的「節慶文化」也有可能因為經營不善而隨之衰退。因而,我們不僅只是舉辦節慶,更需要思考如何提供一個名符其實的文化與觀光的饗宴,這樣才能夠持續的成長。

  節慶或民俗、祭典等有些活動的陣仗大,通常需有多數人或團隊參與,例如宋江陣、車鼓陣、蜈蚣陣、中元祭、豐年祭等,將這些節慶活動直接引進農場的可能性較有限,因此休閒農場如何運用這些節慶活動,其思考運用的方向如下:

  1. 節慶活動通常能吸引大量遊客參與,藉由這些活動吸引觀光客到本地觀光消費,休閒農場能在此時作為贊助商或與活動策略聯盟,將部份遊客引導至農場住宿或參觀。
  2. 以宗教信仰而言,例如大型的廟會活動,其活動儀式頗為繁複,將其引進休閒農場可能會失去原有之宗教意義與精神象徵,故可行性較低。不過,可以擷取活動過程中之精彩部份,並配合活動之舉辦,引導遊客前去參觀或進行解說服務,增進農場活動的多元性。
  3. 以節慶習俗的運用而言,例如農曆過年、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此類活動主要係以各種民俗技藝表演節目娛神,休閒農場的活動規劃則可以應景配合推出節慶活動,例如清明節打秋千,可擴大舉辦野外活動或盪鞦韆;而端午節則舉辦包粽子、做香包、立雞蛋、植艾草等活動。
  4. 以地方節慶所特有的傳統地方名產或小吃而言,這些因具有地方特性,亦為一項頗具潛力的觀光資源,休閒農場如能引進配合當地節慶的特產及小吃,或配合傳統節慶活動的應景食物至遊憩區內,必能提高觀光旅遊活動之吸引力。同時在品嚐過程中,利用文字或媒體介紹其源由、製作材料、方法及食用方式,或藉參觀其製作過程時配合解說,將更能引發觀光客之興趣,進而豐富其旅遊之經驗。
  5. 為提高節慶活動的參與性,通常有些節慶活動都有規劃一些遊樂類民俗活動,其不僅具有獨特之操作方式,亦有相當高之趣味性與益智性。休閒農場則可以適當的引進遊樂類活動,例如打陀螺、扯鈴、放風箏、踢毽子、端午立蛋等,提供更多樣的遊憩活動供觀光客選擇及利用,豐富其旅程及遊憩體驗。

  總之,許多休閒農場多屬小規模經營,雖然有些個別休閒農場的休閒資源屬於獨佔性質,但礙於農場本身資源的有限性及「市場機能不足」,只能吸引遊客光顧一次。因此,在種種有限因素下,農場活動內容的獨特性或豐富性便成為能否永續經營的重點。

表 歲時節慶休閒農場運用方式表

 

節 令 時 令 習 俗 意 義 休閒農場運用方式
春 節 寫春聯 農曆正月初1 吃甜粿 代表發財、發達 學做甜粿
元宵節 農曆正月初15 元宵圓仔提燈籠 團圓 學做燈籠、搓圓仔
端午節 農曆5月5日 粽子、插菖蒲、艾草、戴香包 保平安 包粽仔、做香包
中元節 農曆7月15 放水燈 祭祀孤魂野鬼,保平安 觀賞放水燈活動
中秋節 農曆8月15 中秋月餅、吃柚子、賞月 全家團圓吉祥 做柚帽、說故事等
冬 至 農曆12月22日或23日 吃冬節圓 添歲 做湯圓 、菜粿
除夕 農曆過年前一夜 除舊布新 壓歲錢、貼春聯 寫春聯

 

(二)國內外「地方文化」運用案例介紹

  世界各地以民俗風情吸引觀光客的例子相當多,如:巴西之嘉年華會、德國10月之黑啤酒節、泰國的潑水節、日本之櫻花季等,皆是以動態或靜態方式將國情或地方特色介紹給遊客;遊客在節慶期間內可享受傳統的、熟悉的慶祝方式,在今日快速變遷的社會中,保存傳統之生活方式及節慶活動不但可以薪火相傳,更可以提供懷舊的機會。

日本沖繩縣首里城傳統民俗服飾

圖 日本沖繩縣首里城傳統民俗服飾

  而要將這些地方文化活動充分運用於休閒觀光上,首重論述的傳播,因文化產業的三大核心要素為「美感、故事與價值」。整體區域的文化印象與觀光想像常需要研究、論述形成、文章撰寫、出版、傳播、甚至影像化、電影化等種種環節來構成,從而讓遊客有許多想像空間,休閒觀光經營者並致力開發系列產品或遊程,以滿足遊客旅遊的需求。

  例如花蓮的「水牛文化節」活動,以花蓮縣壽豐鄉水璉牛山地區豐富自然生態與人文資源,作為介紹水牛生態與阿美族生活文化的生態旅遊推廣活動地點。因水牛在水璉當地有著重要的地景意象,遊客只要一進入水璉,就可以看到成群的水牛,在台灣東海岸,水牛更一直與農業、族群互動,甚至與飲食文化交織著密切的關係。另外水璉部落為台灣東部傳統阿美族古部落之一,擁有豐富的海岸、山林、動物、植物資源,為國內重要生態旅遊地。水牛文化節系列活動一方面讓社區民眾清楚瞭解自己生活環境的文化、生態、產業資源的重要,使得社區民眾正視、關懷,且有效整合地方原有資源,另一方面也讓遊客從參與生態旅遊認識東海岸水璉村特有的水牛文化、生態環境,學習尊重自然環境,族群文化等相關課題,從活動中養成尊重自然資源,落實自然保育、環境保護及永續生態觀念。

  法國普羅旺斯的亞爾小鎮,因畫家梵谷在此作精神療養,而成為觀光客到普羅旺斯的重要觀光景點。此外當地因梵谷而成名,所以就有完全模仿梵谷的名畫《夜間的露天咖啡座》的色彩與配置的露天咖啡廳。梵谷(Vincent van Gogh)在普羅旺斯(Provence)的亞爾(Arles),筆下曾變幻出兩百多幅色彩強烈、奔放的作品,其中的知名畫作「夜間的露天咖啡座」,就是取材自亞爾廣場旁的一間小咖啡館,由於這幅畫而使得這家咖啡館從此聲名大噪,至今仍是訪客不絕於途的觀光勝地。而亞爾的鄉村景色,例如麥田、向日葵的美麗風光,以及距離亞爾15英里的聖雷米小鎮的精神療養院(梵谷於1889年曾進入當地精神療養院繼續接受治療)皆吸引了絡繹不絕的慕名者前來觀光。從尼斯後一路前往亞爾、聖雷米,處處可見以梵谷為名的商店、餐廳及旅館,形成了整個遊客觀光的絕佳動線。

 

法國聖雷米小鎮的精神療養院 法國普羅旺斯聖儂克修道院薰衣草
圖 法國聖雷米小鎮的精神療養院 圖 法國普羅旺斯聖儂克修道院薰衣草

 

  例如法國Prade為偏遠小鎮,因為西班牙大提琴家Pablo Casals 的音樂節,而帶動了當地的觀光,它以寧靜祥和做為吸引旅客的地方,自然風光扮演重要角色,但更重要的是也包含人文與藝術的氣息,許多鄉村行之有年的傳統祭典,本身富涵的宗教、人文等意義反而變成是最重要的主角。

 

  德國的歌廷根城區中『美麗的鵝女孩』雕像成為當地觀光景點,鵝女孩原本是公主,卻被身邊的年輕女僕迫害,一度成為看守鵝群的女孩,而當地歌廷根大學有一傳統,當博士班學生通過論文考試、取得學位時都會來此親鵝女孩慶祝一下,這已成為歌廷根大學的非常羅曼蒂克傳統,鵝女孩也順理成章成了歌廷根的精神象徵,鵝公主麗莎爾的銅像就位於市政廳廣場,這個銅像也是清涼的噴泉,每到夏天,很多人都喜歡在這裡掬把清水醒醒神,因此當地常有各國的學子到此一親鵝女孩的芳澤。

德國艾斯菲爾德~小紅帽的故鄉童話噴泉 德國傳統文物展示
圖 德國艾斯菲爾德~小紅帽的故鄉童話噴泉 圖 德國傳統文物展示

 

  德國哈美恩城市原本只是威澤河岸的一個城市,正因為『補鼠人』的故事太有名了,整個城市好像都和老鼠有關,旅客到處可以輕易的發現以老鼠為造型的各式各樣紀念品或糖果餅乾等,每年也為當地帶來豐富的觀光收入,這些地方筆者都親自前往參訪旅遊,留下深刻的印象和難得的體驗。

德國慕尼黑黑森林景觀 德國慕尼黑傳統民俗舞蹈
圖 德國慕尼黑黑森林景觀 圖 德國慕尼黑傳統民俗舞蹈

 

  可喜的是,台灣的一些地方文化人士,已經能夠將地方的文化歷史、人文特色結合觀光的需求來加以呈現。電影「戀戀風塵」改變了我們對九份的印象,讓九份的狹小窄巷顯現出一種特殊地方文化情感。或許電影之青睞可遇不可求,但是,文字之表現卻是一件必要的工作。將這些文化的美感,以故事的文字描述,無形中更提高它的附加價值。

五、結語

  在農業社會,人類循著季節時序,環繞著宗教祭儀及社區活動工作或休息遊樂,而這些時序節令曾經深深地牽引著老祖宗們的生活習慣,老祖宗們依據節令來決定作息以及舉辦慶典活動。因此,台灣農村社會才有富地方色彩的民俗文化。在現今社會中,過去傳統的農村豐富的民俗文化隨著工業化而逐漸流失,傳統的民俗技藝在內容、活動上都是依附在農業社會裡,可是近三、四十年來,台灣社會急遽轉型,一般人的生活環境、人際關係與價值標準隨之改變,民俗文化也失去既有的生長背景,導致萎縮失傳,實在可惜。

  民俗文化與休閒農業的結合不但有保存與提昇民俗活動的意義,且可以維護傳統文化資產,發揮農村傳統文化之美,倘能使民俗與日常生活結合,賦予更積極的功能,則保存自會有效果。因此,在休閒農業的發展中,將休閒農業結合民俗文化不但可以充實休閒農業的內涵,更使休閒農業的發展具有獨特風格,這也正是我們充實休閒農業內容時可以努力的方向。

註釋

 

  1. 中華民族以農立國,將一年分為二十四節氣立七十二候。這些時序節令,牽引著老祖宗們的生活習慣並依據節令來決定作息以及舉辦慶典活動。二十四節氣中以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與冬至等八節氣最為重要。它們之間大約相隔46天。一年分為四季,「立」表示四季中每一個季節的開始,而「分」與「至」表示正處於這季節的中間。
  2. 冬至的湯圓,俗稱冬節圓,分紅白兩色。拜過祖先的冬節圓,照例要黏貼一兩顆在門扉、窗戶、椅桌、床櫃等處。據說這些冬節圓,日後乾燥給小孩吃,能保佑小孩平安長大。
  3. 台南地區的冬至有祭拜「菜粿」的習俗,台南地區的冬至,除了祭拜祖先以外,還有祭拜神佛、灶王爺、三界公(三官)及地基主的習俗,供品除了湯圓以外,還有一種「菜粿」。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4-05-23:46,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