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9月(第243期)
農產貿易全球布局、跨越兩岸-淺論臺灣蝴蝶蘭產業的崛起
國際處 陳郁卉
臺灣花卉在多年經營下,累積豐富的外銷能量,尤其是臺灣蝴蝶蘭產業備受國內外矚目,被視為臺灣外銷農產業成功模式之一。
早期臺灣蝴蝶蘭屬趣味玩家之活動,從 80 年代起,臺大園藝系李哖教授與台糖公司慧眼選擇這個項目並積極發展相關技術,為蝴蝶蘭產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蝴蝶蘭與生俱有明星產品的特質,包括容易系統化管理、耐運輸、可以大量穩定規格化生產、花色及植株高度可隨市場喜好變化多端、觀賞期長,葉片討喜 … 等;然而天生良質以外,還需要後天的栽培來發揮,以下簡要敘述近 10 年來本會施政作為中促成蝴蝶蘭成功外銷的幾個重要因素。
蝴蝶蘭的外銷崛起
恰如群群彩蝶翩翩飛舞的臺灣蝴蝶蘭,顏色繁複多變,這歸功於國內業者及研究人員的長年育種功力。目前供商業化栽培的品種多達 500 餘種,每年更推出 100-200 餘新品種,如此多元化的選擇,提供外國買主可依當地市場需求及氣候等條件選擇合適的品種栽培,也因此維繫臺灣產地在國際蝴蝶蘭市場的重要供應地位,據說全球市場中每 3 株蝴蝶蘭,就有 1 株來自臺灣,臺灣堪稱「蝴蝶蘭王國」。
依據台灣區蘭花發展協會於 99 年進行之產業調查指出,該年度蝴蝶蘭溫室面積約 182 公頃(近幾年已成長超過 182 公頃),主要集中在臺南、嘉義、屏東、雲林,其次是高雄及彰化,臺中及花東區亦有少數業者。經查農產貿易統計資料,自民國 86 年始有蝴蝶蘭的外銷實績,當年的外銷出口值為 353.3 萬美元(換算當年匯率約 1 億元新臺幣),而 15 年之後, 100 年蝴蝶蘭外銷出口值達 9,847.4 萬美元(換算當年匯率約 29 億元新臺幣),成長 20 餘倍。又臺灣花卉整體外銷自 96 年突破 1 億美元以上,而蝴蝶蘭自 97 年起即占外銷值 50% 以上,主要外銷市場為美國、日本、歐洲等高價市場,外銷維持正成長走勢。
專業輔導產業聚落、凝聚產業共識
為培養臺灣花卉生產實力,本會鼓勵形成蝴蝶蘭產業群聚生產,透過集中生產面積,聚焦資源運用,順利推動產業升級,同時亦有助提升運銷效率,降低出口成本。其中代表性措施為推動設置「台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該園區自 93 年 2 月動土建設,目前已邁入第五期開發,總面積共達 200 公頃,廠商進駐率達 9 成以上。每年 3 月於台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所舉行的「台灣國際蘭展」,亦成為國內外、產業間跨領域交流的一大平台,國內外買主、業者、學者、專家及官員藉此機會共聚ㄧ堂,互換訊息,有助凝聚產業共識。為協助輔導廠商技術升級, 90 年初,本會委請嘉義大學沈再木副校長領導國內產官學團隊組成產業技術服務團,輔導全國蘭花業者一步一步建置標準化生產流程,帶領臺灣蝴蝶蘭走向世界。 97 年再由農業試驗所整合研究專業人員成立「花卉重點產業研究團隊」,與業界保持密切聯繫交流,進行雙向互動,業者從中獲得專門技術,研究人員從中瞭解市場脈動,形成產學間良好交流,促使蝴蝶蘭業者精益求精,而學術人員亦更貼近市場消費者需求。產業聚落的形成,輔以產官學界人員之間的多重互動交流,促成產業意見的整合,加速產業升級,進而成就外銷亮麗的成果。
蝴蝶蘭帶介質出口(輸美溫室計畫)搭配長程海運保鮮技術
蝴蝶蘭附帶介質出口加上長程海運保鮮技術的運用,有效提升蝴蝶蘭外銷產品品質,更有效降低臺灣蝴蝶蘭外銷成本。民國 94 年以前,蝴蝶蘭須以裸根、空運方式輸美,到岸成活率介於 70%-90% ,恢復期長達 2 個月,外銷成本及接力栽培成本較高。經過長達 10 年的諮商, 93 年 7 月臺美簽署「臺灣輸美附帶栽培介質植物工作計畫」,確立蝴蝶蘭帶水草介質輸美之檢疫工作程序後, 94 年 1 月台大蘭園首次將輸美帶介質蝴蝶蘭產品出口, 同年本會國際處為提升保鮮技術,補助台灣區花卉輸出業同業公會結合業者進行海運試銷,實際試驗由農業試驗所黃肇家博士開發之保鮮技術,試銷美國、日本、荷蘭三地(日本及荷蘭原本就可以帶介質輸入),開啟業者對長程海運及保鮮技術之信心,也開啟了蝴蝶蘭大量外銷歐美之先河。如今業者採海運帶介質方式輸美,經 20 餘天運輸後,到達美國成活率均在 90% 以上,恢復期約 3 週,大幅提升接力栽培之溫室周轉率,並節省裸根重新種植之人工成本;又海運貨櫃容納量大, 40 呎櫃一次可運輸 2 萬棵大苗,大幅降低運輸成本單價;加上保鮮處理,更大幅降低苗株運輸耗損率。透過長程海運加上保鮮儲運技術輸出,有效提升臺灣蝴蝶蘭產品價格競爭力,產品廣受歡迎,市場開拓幅度大增,近十年間臺灣蝴蝶蘭外銷遠距離歐美市場之比例逐年增加。
積極參展曝光拓展國際行銷通路
本會自 93 年即開始推動農產品之國際行銷方案計畫,協助拓展國際市場及形塑優質形象。在蝴蝶蘭部分,長期展覽行銷的區塊主要為日本(亞洲)、北美及歐洲。本會每年輔導花卉團體帶領業者參與數場國際重要展覽,包括亞洲最大之東京巨蛋蘭展、全世界矚目之荷蘭 Horti Fair 及 IFTF 展、美國重要蘭花商業交易之哥倫布 OFA 展,及參與各國輪流主辦的世界蘭花會議。透過穩定的參展曝光,拓展產業國際視野,點滴累積臺灣蝴蝶蘭業者的國際聲譽及訂單契機,而業者也積極參加競賽、國際會議等活動,培養臺灣產地的好名聲,爭取臺灣蘭界在世界舞台之發言權。而每年的參展佈置工作,亦不知不覺累積出花藝創意設計的臺灣軟實力;近三年參加之英國最知名園藝展覽-雀兒喜( Chelsea )花展,即以優美的形象佈置受到伊莉莎白女王青睞,使臺灣蝴蝶蘭於國際間聲名大噪。自 100 年起,臺灣蝴蝶蘭可附帶栽培介質輸銷澳洲及紐西蘭,因此澳洲(大洋洲)也成為第四個開拓行銷的重點區塊,是亟待開發的潛力市場。
臺灣蝴蝶蘭產業的成功崛起,背後累積了產官學界多年來的辛勤耕耘,除了上述幾點以外,尚有諸多的因素持續推進產業發展,包括爭取國際品種權保護、提升溫室管理效率、加強健康種苗生產及人才教育訓練等,皆是促進臺灣蝴蝶蘭產業競爭力不斷提升的關鍵,並且有機會引導我國蝴蝶蘭產業發展不同獲利型態的商業模式。未來期許臺灣蝴蝶蘭產業在產官學的努力下,持續成長茁壯,開拓全球商機。
國內業者以溫室大量規格化生產蝴蝶蘭苗
2012 年英國雀兒喜花展現場,台灣區花卉輸出業同業公會以臺灣蝴蝶蘭佈置出「龍掌乾坤」主題區,再度贏得金牌
臺灣花卉及蝴蝶蘭產品近 15 年之出口值統計表
年度及重要事紀 |
花卉產品總出口值(千美元) |
蝴蝶蘭產品出口值(千美元) |
|
---|---|---|---|
86 |
19,133 |
3,533 |
|
87 |
33,412 |
12,138 |
|
88 |
48,219 |
16,397 |
|
89 |
54,387 |
18,442 |
|
90 |
54,793 |
18,356 |
|
91 |
59,765 |
20,858 |
|
92 |
66,166 |
24,092 |
|
93 (通過輸美溫室計畫) (蘭花生技園區動土) |
64,488 |
23,392 |
|
94 (首批蝴蝶蘭帶介質海運輸美國) |
71,673 |
27,053 |
|
95 |
77,890 |
35,383 |
|
96 (出口突破 1 億美元) |
106,272 |
49,610 |
|
97 |
107,771 |
52,234 |
|
98 (莫拉克風災) |
110,700 |
62,683 |
|
99 |
149,512 |
82,553 |
|
100 (日本 311 震災) |
175,898 |
98,4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