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貳、我國加入WTO第一年農業整體情況

一、WTO因應措施執行情形
二、農業產銷與就業情況
三、綜合分析

  我國已在九十一年元旦加入WTO,並履行入會談判承諾,調降農產品關稅、開放市場及減少扭曲生產之農業補貼。為因應加入WTO之衝擊,本會積極推動各項因應對策,並於九十一年一月七日成立「WTO緊急因應專案小組」,加強農產品進口監視機制,運用價格穩定、進口防衛與損害救助等措施。經檢視加入WTO一年來農業整體情況如下:

一、WTO因應措施執行情形

  政府加強辦理稻米、水果、花生、養豬、家禽及養殖漁業等產業結構調整計畫,以及農業勞動力之調整與訓練等工作,輔導部分不具競爭力之農產品減少生產,並積極發展具有競爭優勢之農產品。同時,加強農產品進口管理,對進口稻米採取限量進口與加價措施,對花生、大蒜等二十二項敏感性農產品實施關稅配額制度,配額外課徵足以反映國內外差價之高稅率,對國內農業提供適度的保護。另外,九十一年東方梨、柚子、柿子、檳榔、紅豆、雞腿翅、乾金針等七項農產品之進口量因超過基準數量,已先後啟動特別防衛措施(SSG),加徵三分之一的額外關稅,避免因農產品大量進口影響國產品價格。

  本會針對加入WTO後最有可能受到衝擊之二十種敏感性農產品,推動短期價格穩定措施,於產品價格下跌至啟動門檻時,分別採行促銷、收購、冷藏、加工、低利貸款及耕鋤廢園等各項措施。去年第四季稻米產地價格明顯滑落,及部分農產品價格下跌,本會於十月下旬啟動「短期稻米價格穩定措施實施計畫」,加強收購稻米,並降低農會及糧商收購自營稻穀週轉金貸款之利率。其他部分農產品則透過產銷失衡處理計畫、產業結構調整計畫、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基金或其他相關經費分別因應處理。此外,亦隨時檢討經常發生產銷失衡之農漁畜產品,調整年度輔導計畫,以根本解決產銷失衡問題。

  為維護農民收益,本會自九十二年起放寬短期價格穩定措施之啟動門檻。以稻米為例,當產地稻穀價格下跌至總生產成本九0%以下(即每公斤十六.二八元)時,即加強辦理收購及調降糧商與農會收購自營稻榖週轉金之貸款利率;當產地稻穀價格低於直接生產成本(即每公斤十五.二元)時,則開始啟動「稻農緊急救助措施」,補貼稻穀基準價與市價間之價差。

二、農業產銷與就業情況

(一)農業生產量

  九十一年全年農業生產指數初估為一0二.九0(以九十年為一00),較九十年增加二.九0%。主要係九十年受颱風、豪雨影響,農作物減產、漁獲量不佳,九十一年上半年雖較乾旱,但有利果樹開花結實,五月豪雨帶來豐沛水量,及時紓解旱象,農作物恢復正常生長,此後氣候平順,全年未發生重大天然災害,農產豐收且漁獲良好所致。以各產業分類指數分析,農產類中,稻米、雜糧、蔬菜、水果及花卉等明顯增產,增幅四.五五%;漁產類中,雖遠洋漁業減產,惟高價位鮪類漁獲增加,又沿近海及養殖等各種漁業均增產,上升五.五四%;畜產類除牛乳外均減產,下降二.三四%。

(二)農產貿易

  九十一年農產品出口值三一.五億美元,進口值七一.二億美元,均較九十年微幅增加約四%。其中在進口部分,稻米、雞肉、東方梨、大蒜及龍眼等原限制進口之農產品,改採限量進口、關稅配額或開放自由進口,相關產品進口明顯擴增,其中稻米進口值三千萬美元,較九十年同期明顯增加;水果及其製品三.八億美元,增加十一%;活畜禽、肉類及雜碎三.二億美元,增加二四%;魚類及其製品一.九億美元,增加三七%。

另一方面,九十一年加強農產品國外拓銷,已活絡國產農產品之出口,農產品出口值較九十年同期增加約四%。以個別品目分析,芒果二一六萬美元,較九十年同期成長四九.二%;茶葉一、八九一萬美元,成長十六.一%;荔枝四三九萬美元,成長七%;楊桃等其他水果三六六萬美元,成長三八%;花卉及種苗五、二七六萬美元,成長十一.二%。

(三)農產價格

  加入WTO第一年,農產品價格漲跌互見。九十一年農林漁牧產品的躉售物價指數,較九十年微幅下跌0.一七%,農園產品平均下跌四.七%,其中蔬菜及水果跌幅較大均達十九%,蔬菜係因九十年受颱風侵襲較多致使價格偏高,加上九十一年蔬菜盛產所致;水果則受到去年瓜果類盛產,以及加入WTO後進口水果種類增加,產生替代效果所致。稻米價格波動較大,九十一年上半年價格較九十年為高,雖然下半年呈現下跌趨勢,尤其九十一年第四季為二期稻穀盛產期,加上糧商對國外稻米陸續進口之預期心理因素,稻米產地價格明顯滑落,惟全年平均價格仍較九十年上漲二.六一%。至於畜禽產品及水產品之價格尚稱穩定,畜禽產品上漲七.0八%;水產品躉售物價微幅上漲0.四七%。

(四)農業勞動力

  傳統上農業部門具有吸納非農業部門失業人力的特質,緩衝經濟不景氣時之失業壓力。九十一年由於受經濟景氣不佳、國內整體失業率超過五%之影響,失業人口自九十一年初有回流至農村從事農業之現象,惟隨著經濟景氣逐漸復甦,回流人數逐漸減緩。九十一年底農業就業人口為七0.九萬人,較九十年增加三千人,若加上農業就業人口每年約有二至三萬人之自然減少數(因農民老化或死亡而移出),估計加入WTO一年來回流人數約二萬三千至三萬三千人。

三、綜合分析

  整體而言,加入WTO對農業將造成一定之衝擊,惟經過一年來之考驗,顯現影響未如預期般大。由於我國在入會前後均持續採取農業產銷調整措施,推動先期產業結構調整計畫,並強化進口監控與價格穩定措施,紓緩了一部分的衝擊,九十一年農產品進口量值與九十年比較,相差不多。加入WTO以來,雖因天候因素導致多項農產品增產,敏感性農產品進口量也增加,惟國內農產價格漲跌互見,其中以九十一年下半年二期稻米及水果的價格下跌幅度較大,農業受衝擊程度較預期小,農業就業人口未減反增,緩衝經濟不景氣對國內失業之衝擊。但九十二年起須增加敏感性農產品之進口配額量及降低配額外稅率,隨著進口業者逐步建立行銷通路及擴大開放大陸農產品進口等因素,農業部門仍須加強注意因應,以降低持續自由化之影響。

  • 回上一頁
  • 94-03-01:11,984